時光流淌,歌仙劉三姐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仍念念不忘劉三姐在哪里?她的故鄉(xiāng)如何?作者楊立、李妍長途跋涉。三次深入可池地區(qū),用筆和鏡頭記錄了劉三姐故鄉(xiāng)的山水風光和風俗人情。劉三姐的故鄉(xiāng)山清水秀,宜州的下枧河是傳說中劉三姐的出生地,這里有諸多劉三姐遺跡:砍柴的山崖上插著她的扁擔,垂掛著她的白手帕,可西岸有她當年的對歌臺,特別是流河寨,可以讓游客親身感受壯家姑娘的熱情和能歌善舞。除了宜州,作者描繪的羅城.環(huán)江、南丹、天峨.鳳山、巴馬、大化的山水風光都別具特色。特別是小環(huán)江、崖宜河、布柳河、川洞河、紅水河、盤陽河的風情畫卷,以及居住在沿河兩岸的壯族、番瑤、白褲瑤、仫佬族、毛南族等各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讓人猶如身臨其境。在作者筆下,我似乎看到盤陽河的風情“一路歡快地唱響山谷、田野,成片成片的水稻在盤陽河水豐足的灌溉下,跌跌撞撞地笑彎了腰,偶爾有偉岸挺拔的大片玉米地英氣逼人地點綴在盤陽河畔,伴著奔騰可水呼拉拉地隨風搖蕩。水稻、玉米、紅薯、豆類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輪番者描摹盤陽河畔的風情長卷”。白褲瑤是河池地區(qū)至今保存最完整也最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作者細微入微地觀察了白褲瑤民俗風情,生動地描述了他們的服飾、住宅、婚俗、葬禮、細話歌、瑤寨以及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獨具魅力的畫卷,不由人不神往。我為書中多處的描述而感動,是游記,也不乏作者的感悟。希望她能更深入觀察生活,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