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菱甚夥,自編文集之外,尚有集外文二百多余萬言。選家加以取舍,于作者是表達某種理解,于讀者則是要呈現一個經我理解之后的作者也。取舍不當,亦即理解不夠,工呈現錯了。此種理解實有兩足,或為縱向的,即歷史發(fā)展地看待作者的成就;或為橫向的,即將其作品一并納入某一價值體系,予以平衡。最理想的當然是二者兼顧;然而實行起來,卻往往顧此失彼。以選本而言,大約前者旨在求“全”,企圖反映作者的全貌;后者旨在求“好”,希望選取最精彩的篇章。既然不能得妝,則我的選法,乃以求“好”為主,求“全”為輔。茲編只收周氏自己的散文作品,且以生前發(fā)表和意欲發(fā)表者為限,是以譯作、新舊體詩、小說、書信和日記等,均未遴選。散文之中,一般雜文與限于單純介紹的“看書偶記”,較少收錄;而闡發(fā)思想為主的“看書偶記”,“賞鑒里混有批判”的“閑適文章”,《中國的思想問題》、《過去的工作》、《兩個鬼的文章》等“正經文章”,《賦得貓》、《關于活埋》、《無生老母的消息》等“別扭的寫法”,“以及懷人悼亡之作,要占去主要篇幅。計前期九十七篇,中期一百八十三篇,晚期四十六篇,亦約略可見前述”個人口味之側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