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代傳統(tǒng)學術之繼往開來者,劉師培不僅承襲了《左氏》家學的深厚淵源,而且吸收了大量西文近代社會科學的先進成果,并在中西結合中成功開辟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因此,劉師培的學術生涯雖很短暫,然在國學領域中,他卻獲得了頗多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顯赫成果。劉師培的一生,無論是性格命運還是學術思想,都充滿了復雜多變的特征。但是,從客觀上看,他仍屬著述宏富,涉獵廣博,且多有創(chuàng)見。齊師培生活于乾嘉學派日益衰歇之際,卻因家庭以樸相傳,猶有其經史小學的固有基礎,又值新學東漸,故所涉當時新學亦廣,可謂出于乾嘉而不固守乾嘉,創(chuàng)立新義,既富且精。尤其是他的學術思想史及文學史論著,均具時代特色,形式和內容皆與舊學不同。蔡元培先生在談及他的學術成就時,曾說:“凡關于論群經及小學者二十二種,論學術及文辭者十三種,群書校釋二十四種,除詩文集外,率皆民元前九年以后十五年中所作,其勤敏可驚也。向使君委身學術,不為外緣所擾,以康強其身而盡瘁于著述,其所成就寧有限量?惜哉!”我們編選的這本書是從劉師培的全部著述中精選出來的,偏重于經學和文學兩方面,它可以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提供一面人生思考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