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先秦兩漢士人“從周”、“崇漢”文學主題之演進及其意義
第一章 秦漢之際的士風轉向及其歷史意義
第一節(jié)\t秦之“焚書坑儒”與先秦士林的汩沒
第二節(jié)\t秦漢之際士人浮現樣態(tài)及其精神型式
第三節(jié)\t漢帝國的建立與入漢士人的精神轉型
第二章 陸賈的時代“新語”與兩漢士風、兩漢文學的精神源起
第一節(jié)\t秦漢之際陸賈行事及其儒士成因之考論
第二節(jié)\t陸賈說南越王辭與漢大賦“崇漢”主題的源起
第三節(jié)\t陸賈《新語》與兩漢士人的精神“新語”
第四節(jié)\t陸賈與兩漢士人、兩漢士大夫的精神原型
第五節(jié)\t陸賈對“士”與“大夫”雙重身份的整合及其意義
第六節(jié)\t漢賦之宗陸賈與兩漢士大夫文學的產生
第三章 經世、悲世、超世:賈誼與兩漢士大夫文學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jié)\t從陸賈到賈誼的精神衍化
第二節(jié)\t賈誼的政治器識、大國之心及其對兩漢士風的遙領意義
第三節(jié)\t賈誼以禮義移風易俗的文化理思及其時代意義
第四節(jié)\t經國大體《新書》的文本意義與中國士大夫文士的經國品格
第五節(jié)\t賈誼赴湘與南中國貶謫文學的產生
第六節(jié)\t賈誼賦作與中國士大夫文學的基本內涵
第七節(jié)\t賈誼與中國大一統(tǒng)文學品貌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藩府士人群體的出現與漢初辭賦之士的產生
第五章 走向漢武盛世:枚乘、司馬相如賦作的文學意義
結論
附錄 《詩》亡然后《春秋》作——對一個文學缺失時代的文學反題之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書審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