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文字中,陶文是年代最古老的一種,分刻款和印款兩類。陶文不僅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數(shù)據(jù),也是研究古代工官制度、姓名制度、度量衡制度以及地理沿革的寶貴數(shù)據(jù)。出土陶文目前以戰(zhàn)國陶文數(shù)量最大。自清末以來,陶文的著錄和研究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并有幾種印本陸續(xù)問世,其中1943年孫潯、孫鼎所編的《季木藏陶》是極負盛名的一種。知識該書為選本,不免有遺珠之恨,且印數(shù)較少,流傳不廣。《新編全本季木藏陶》由周季木先生親囑周紹良先生提供了經他整理的季木藏陶中有文字部分的全套拓本,李零先生進行了對重分類,并加考釋,以《新編全本季木藏陶》為名,對推動陶文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