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全球史歐亞學刊(第四輯)

歐亞學刊(第四輯)

歐亞學刊(第四輯)

定 價:¥36.00

作 者: 余太山主編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東方學

ISBN: 9787101042191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史學家多半以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為已任,其主要手段不外是分析、把握史料。雖然學者們所謂史料在許多場合只是文獻資料,卻鮮有人甘心在文本研究方面下大功夫。這篇重要的文本研究完成于1984年,曾先后兩度發(fā)表(《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1986,PP.237-244和《中亞學刊》第3輯,中華書局,1990年,pp.71-76),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得到研究者應有的重視,似乎有必要在這里乘機強調一下。史料固然不等于歷史,但迄今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與其說是歷史本身,不如說只是史料。迄今通過史料窺測歷史本來面目的一切嘗試都還不能說是很成功的。這不能歸咎于手段的落后,只能說是史料的本質決定了這一點。盡管史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歷史本來面目,但史料作為歷史的遺存物,即便僅僅是歷史的一些虛幻、殘缺的投影,畢竟也依附著某些往日的哪怕是被扭曲的信息。由引可見恢復史料本來面目的意義不容忽視。章丹楓先生致力于文本研究的價值在于此。

作者簡介

暫缺《歐亞學刊(第四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人雙獸母題考
脫解神話的比較研究--新羅三姓初王神話原構圖
噠族屬伊朗說
九姓胡與中原地區(qū)出土的信制拜占庭金幣
渤海與唐朝押蕃使關系述考
從《遼史·國語解》到《欽定遼史語解》--契丹語言資料的源流
朝鮮司譯院“日本語學”教科書
歷史時期的胡漢葬俗:吐魯番的例證
蒙古帝國的牌符--以實物為中心
清代學者對西域的認知
生命吠陀:西域出土胡語醫(yī)學文獻的知識來源
論絲綢技術的傳播
《伊朗瑣羅亞斯德教村落》中譯本序
《后漢書·西域傳》要注
編后記
《歐亞學刊》章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