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BIOS、注冊表與軟硬件終極調整

BIOS、注冊表與軟硬件終極調整

BIOS、注冊表與軟硬件終極調整

定 價:¥28.00

作 者: 蘇國彬[等]編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BIOS/CMOS

ISBN: 9787111147732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4cm 頁數(shù): 28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更好地發(fā)揮計算機的性能以及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是計算機用戶孜孜以求的目標。而BIOS、注冊表與計算機軟硬件的深度調整則一直是深入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三個熱點專題,深入了解這三個專題是計算機穩(wěn)定、高效、快速運轉的前提和保證。本書詳細地介紹了BIOS、Windows9x/NT/2000/XP操作系統(tǒng)注冊表的基礎知識、設置和修改方法,以及計算機軟硬件的深度優(yōu)化調整(包括CPU超頻,內(nèi)存、主板、顯卡、顯示器、光驅和硬盤的優(yōu)化調整,以及硬盤分區(qū)、數(shù)據(jù)備份與修復等內(nèi)容)。本書適合各類計算機用戶,是廣大讀者深入了解計算機及日常維護的必備工具書。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

暫缺《BIOS、注冊表與軟硬件終極調整》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認識BIOS
1.1 什么是BIOS
1.1.1 BIOS的基本概念
1.1.2 BIOS芯片
1.1.3 BIOS芯片的容量及型號
1.1.4 BIOS的種類
1.2 什么是CMOS
1.2.1 CMOS的基本概念
1.2.2 BIOS與CMOS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3 BIOS的功能和作用
1.4 BIOS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1.4.1 BIOS的工作原理
1.4.2 計算機的啟動過程
1.5 如何進行BIOS設置
1.5.1 何時應該進行CMOS參數(shù)設置
1.5.2 BIOS的設置內(nèi)容
1.5.3 進入BIOS設置程序的方法
1.5.4 修改選項參數(shù)設置的方法
1.6 BIOS設置中的常用術語
1.6.1 中斷號(IRQ)
1.6.2 即插即用(PnP)
1.6.3 免跳線技術
1.6.4 BIOS在線刷新技術
1.6.5 內(nèi)存異步調整技術
1.6.6 擴展槽分頻技術
1.6.7 BIOS安全保護技術
1.6.8 I/O地址
第2章 Award BIOS設置
2.1 進入Award BIOS設置程序
2.2 標準CMOS特性設置
2.2.1 設置系統(tǒng)日期和時間
2.2.2 設置硬盤和其他驅動器
2.2.3 設置出錯處理方式
2.3 高級BIOS特性設置
2.3.1 設置系統(tǒng)啟動驅動器的順序
2.3.2 設置開機時是否進行軟驅檢測
2.3.3 啟用密碼檢查
2.3.4 設置CPU的超線程功能
2.3.5 設置顯卡優(yōu)先啟動順序
2.3.6 設置最大可用顯示內(nèi)存和共享內(nèi)存的大小
2.3.7 其他BIOS版本中的高級特性設置
2.4 BIOS集成外設設置
2.4.1 設置芯片組使用內(nèi)置IDE控制器
2.4.2 設置IDE連接線規(guī)格
2.4.3 啟用USB設備支持
2.4.4 設置是否使用主板集成聲卡
2.4.5 設置是否使用內(nèi)置網(wǎng)卡
2.4.6 設置串口的中斷和地址
2.4.7 設置并口的中斷、地址以及模式
2.4.8 設置I/O模式
2.4.9 設置Midi和Game端口地址及中斷
2.4.10 其他BIOS版本中的集成外設設置
2.5 電源管理設置
2.5.1 設置ACPI掛起模式
2.5.2 設置軟關機的方法
2.5.3 設置電源管理事件喚醒功能
2.5.4 設置網(wǎng)絡喚醒功能
2.5.5 設置定時開機功能
2.5.6 設置鍵盤、鼠標開機功能
2.5.7 設置斷電后來電恢復狀態(tài)
2.5.8 其他BIOS版本中的電源管理設置
2.6 即插即用與PCI狀態(tài)設置
2.6.1 設置PCI插槽的中斷號
2.6.2 其他BIOS版本中的即插即用與PCI狀態(tài)設置
2.7 電腦健康狀態(tài)設置
2.7.1 監(jiān)視電腦機箱打開狀態(tài)
2.7.2 顯示電腦健康狀態(tài)
2.7.3 設置CPU高溫報警
2.7.4 設置風扇故障報警
2.7.5 其他BIOS版本中的健康狀態(tài)設置
2.8 頻率與電壓控制
2.8.1 自動偵測CPU的倍頻
2.8.2 查看默認頻率和電壓
2.8.3 對CPU進行超頻設置
2.8.4 設置內(nèi)存運行頻率
2.8.5 超頻時電壓的調節(jié)
2.9 使用最高性能
2.10 選擇BIOS語言
2.11 裝載最佳默認設置和最安全設置
2.12 設置管理員密碼和用戶密碼
2.13 退出時是否保存更改的設置
2.14 其他BIOS版本中的芯片組特性設置
2.14.1 支持SDRAM的Intel主板BIOS中內(nèi)存模塊設置
2.14.2 支持SDRAM的VIA主板BIOS中內(nèi)存模塊設置
第3章 AMI BIOS設置
3.1 進入AMI BIOS設置程序
3.2 標準CMOS特性設置
3.2.1 設置系統(tǒng)的日期與時間
3.2.2 設置磁盤驅動器
3.2.3 設置根區(qū)病毒保護
3.3 高級BIOS特性設置
3.3.1 設置快速引導
3.3.2 設置是否全屏幕顯示LOGO
3.3.3 設置啟動順序
3.3.4 開啟硬盤的S.M.A.R.T
3.3.5 設置在OS/2操作系統(tǒng)下是否使用大于64M的內(nèi)存
3.3.6 設置是否啟用APIC模式
3.3.7 選擇MPS版本
3.3.8 設置CPU一、二級高速緩存的讀寫方式
3.3.9 設置BIOS刷新保護
3.3.10 優(yōu)化系統(tǒng)BIOS高速緩存
3.3.11 設置如何控制顯卡影子內(nèi)存
3.4 高級芯片組特性設置
3.4.1 設置內(nèi)存時鐘
3.4.2 設置AGP可使用內(nèi)存區(qū)域的大小
3.4.3 為顯卡劃分固定顯存
3.4.4 設置顯示設備
3.5 電源管理特性設置
3.5.1 ACPI設置
3.5.2 啟用高級電源管理功能
3.5.3 設置進入休眠前的等待時間
3.5.4 設置開機按鈕的功能
3.5.5 斷電后來電恢復狀態(tài)設置
3.5.6 事件監(jiān)控設置
3.6 即插即用與PCI狀態(tài)設置
3.6.1 清除NVRAM
3.6.2 設置PCI延遲時鐘
3.6.3 設置初始化顯示適配器的優(yōu)先權
3.6.4 設置IDE控制器能否控制PCI總線
3.6.5 設置每個PCI插槽的IRQ值
3.6.6 設置每一個中斷的控制總線
3.6.7 設置是否分配DMA通道給ISA總線使用
3.7 集成外設設置
3.8.1 提供USB設備支持
3.8.2 設置是否使用主板集成設備
3.8.3 設置輸入/輸出端口
3.9 監(jiān)視電腦健康狀態(tài)
3.10 頻率與電壓控制
3.10.1 頻率干擾控制
3.10.2 選擇CPU的倍頻和外頻
3.10.3 CPU電壓控制
3.10.4 DDR與AGP的電源電壓設置
第4章 Phoenix BIOS設置
4.1 Phoenix BIOS主要菜單介紹
4.2 Main菜單設置
4.2.1 設置系統(tǒng)日期和時間
4.2.2 設置軟、硬盤驅動器
4.2.3 設置PS/2定點設備
4.2.4 設置是否顯示屏幕摘要和自測信息
4.2.5 顯示內(nèi)存信息
4.3 高級選項設置
4.3.1 I/O設備配置
4.3.2 設置是否啟用二級高速緩存
4.3.3 支持即插即用操作系統(tǒng)
4.3.4 設置大容量磁盤訪問模式
4.3.5 設置外部熱鍵
4.3.6 設置使用外部顯示設備和顯示模式
4.4 安全選項設置
4.4.1 顯示是否使用了密碼
4.4.2 設置密碼
4.5 電源管理設置
4.5.1 設置電源切換模式
4.5.2 電源管理控制
4.5.3 設置電源管理超時方案
4.5.4 電源管理超時設置
4.5.5 低電量掛起設置
4.5.6 設置掛起模式
4.5.7 Modem振鈴恢復
4.5.8 設置定時恢復
4.5.9 通過屏幕調節(jié)節(jié)能
4.6 引導設置
4.7 退出設置
第5章 BIOS優(yōu)化與故障排除
5.1 通過BIOS對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設置
5.1.1 優(yōu)化系統(tǒng)自檢速度
5.1.2 縮短系統(tǒng)檢測時間
5.1.3 優(yōu)化系統(tǒng)引導順序
5.1.4 提高系統(tǒng)運行速度
5.1.5 提高IDE數(shù)據(jù)存取速度
5.1.6 提高內(nèi)存的工作性能
5.1.7 提高鍵盤速度
5.1.8 提高顯示速度
5.2 BIOS聲音報警故障處理
5.2.1 AMI BIOS報警聲音及其故障原因
5.2.2 Award BIOS報警聲音及其故障原因
5.2.3 Phoenix BIOS報警聲音及其故障原因
5.3 常見CMOS出錯提示信息
5.4 CMOS的解密及清除方法
5.4.1 通用密碼破解方法
5.4.2 使用工具軟件
5.4.3 DEBUG方法
5.4.5 CMOS放電方法
5.4.6 跳線短接法
第6章 升級BIOS
6.1 確定BIOS是否需要升級和能否升級
6.2 確定BIOS的版本號
6.3 下載最新的BIOS版本及升級工具
6.4 進行刷新操作
6.4.1 BIOS設置及跳線的設定
6.4.2 制作BIOS刷新和啟動盤
6.4.3 啟動計算機并備份BIOS
6.4.4 開始升級操作
6.5 在Windows下在線升級BIOS
6.6 升級BIOS失敗的處理辦法
6.6.1 可能導致BIOS升級失敗的原因
6.6.2 BIOS升級失敗的處理辦法
第7章 修改BIOS
7.1 修改BIOS中“能源之星”的LOGO
7.1.1 修改“能源之星”LOGO的一般方法與修改工具
7.1.2 修改“能源之星”LOGO圖片
7.2 在BIOS中存儲其他信息
7.3 修改BIOS中的顯示信息
7.4 修改BIOS全屏開機畫面
第8章 注冊表基本常識
8.1 什么是注冊表
8.2 為什么要了解注冊表
8.3 注冊表是如何工作的
8.4 注冊表的文件組成
8.4.1 Windows 9x注冊表的文件組成
8.4.2 Windows NT/ 2000/XP注冊表的文件組成
8.5 注冊表編輯器
8.5.1 Windows 9x中的16位編輯器
8.5.2 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中的32位編輯器
8.5.3 Windows XP中的64位編輯器
8.6 注冊表的數(shù)據(jù)結構
8.6.1 注冊表的層次結構
8.6.2 注冊表中的鍵值數(shù)據(jù)格式
8.6.3 注冊表中的鍵值類型
8.7 注冊表的編輯方法
8.7.1 新建一個子鍵
8.7.2 刪除子鍵
8.7.3 鍵值項與鍵值的編輯
8.7.4 注冊表的查找操作
8.7.5 32位注冊表編輯器中的編輯操作
第9章 注冊表中的根鍵與子鍵詳解
9.1 HKEY_CLASSES_ROOT根鍵
9.1.1 注冊表中關聯(lián)文件執(zhí)行步驟
9.1.2 HKEY_CLASSES_ROOT根鍵中的子鍵類型
9.1.3 HKEY_CLASSES_ROOT根鍵中常見子鍵的含義
9.1.4 HKEY_CLASSES_ROOT根鍵下的子鍵結構
9.2 HKEY_CURRENT_USER根鍵
9.2.1 AppEvents子鍵
9.2.2 Control Panel子鍵
9.2.3 Identities子鍵
9.2.4 Keyboard layout子鍵
9.2.5 Printer子鍵
9.2.6 Software子鍵
9.3 HKEY_LOCAL_MACHINE根鍵
9.3.1 HARDWARE子鍵
9.3.2 SAM子鍵
9.3.3 SECURITY子鍵
9.3.4 SOFTWARE子鍵
9.3.5 SYSTEM子鍵
9.3.6 Windows 9x注冊表中的HKEY_LOCAL_MACHINE根鍵
9.4 HKEY_USERS根鍵
9.4.1 Control Panel子鍵
9.4.2 Keyboard Layout子鍵
9.4.3 Software子鍵
9.5 HKEY_CURRENT_CONFIG根鍵
9.6 Windows 9x系統(tǒng)中的HKEY_DYN_DATA根鍵
第10章 注冊表的備份、維護與優(yōu)化
10.1 注冊表破壞后的現(xiàn)象及原因
10.1.1 注冊表破壞后的常見現(xiàn)象
10.1.2 注冊表被破壞的原因
10.2 Windows 9x注冊表的備份與恢復
10.2.1 直接進行備份與恢復
10.2.2 利用注冊表編輯器自帶的導出及引入功能
10.2.3 利用Windows 98中新增的注冊表自動備份功能
10.2.4 利用Eru.exe工具備份Windows 9x注冊表
10.2.5 注冊表的快速更新
10.3 Windows NT\2000\XP注冊表的備份與恢復
10.3.1 使用注冊表編輯器進行注冊表導出與導入
10.3.2 部分備份注冊表
10.3.3 部分恢復/導入注冊表
10.3.4 注冊表的更新方法
10.4 在DOS下進行注冊表操作與恢復
10.4.1 在DOS下使用注冊表編輯器
10.4.2 在DOS下使用scanreg.exe進行注冊表備份與恢復
10.5 未備份注冊表被破壞后的處理
10.5.1 使用安全模式啟動
10.5.2 使用System.1st恢復注冊表
10.5.3 使用替換法恢復注冊表
10.6 注冊表的優(yōu)化
10.6.1 使用超級兔子注冊表優(yōu)化軟件
10.6.2 使用Windows優(yōu)化大師進行優(yōu)化
10.6.3 使用RegCleaner注冊表優(yōu)化軟件
第11章 系統(tǒng)相關修改實例
11.1 計算機啟動相關設置
11.1.1 啟用CD-ROM的自動運行功能
11.1.2 取消系統(tǒng)啟動時自動加載程序
11.1.3 禁止匿名登錄(Windows 9x)
11.1.4 隱藏前一個登錄者的賬號名稱(Windows NT/2000)
11.1.5 在登錄前加入登錄信息(Windows NT/2000)
11.1.6 啟動后不直接登錄局域網(wǎng)
11.1.7 解決啟動時找不到文件的情況(Windows 9x)
11.1.8 設置是否分析AUTOEXEC.BAT
11.2 關機相關設置
11.2.1 如何設置快速關機(Windows 9x)
11.2.2 在右鍵菜單中加入“快速重啟系統(tǒng)”命令(Windows 9x)
11.2.3 在右鍵菜單中加入“快速關閉系統(tǒng)”命令
11.3 文件系統(tǒng)
11.3.1 文件名在轉換為8.3格式時去掉“~”符號(Windows 9x)
11.3.2 使文件顯示擴展名(Windows 9x)
11.3.3 優(yōu)化磁盤文件系統(tǒng)(Windows 9x)
11.3.4 修改系統(tǒng)可用盤符
11.3.5 確定文件關聯(lián)的類型
11.3.6 關閉NTFS的8.3格式文件識別(Windows NT/2000/XP)
11.3.7 解決*.html和*.htm文件擴展名的問題(Windows NT/2000/XP)11.4 軟件相關設置
11.4.1 清除“添加/刪除程序”中的垃圾
11.4.2 增加驅動程序的識別級別
11.4.3 清除軟件遺留的注冊信息
11.4.4 查看系統(tǒng)中的16位和32位DLL文件
11.4.5 刪除多余的DLL文件
11.4.6 刪除或修改與注冊表相關的目錄和文件(Windows 98)
11.4.7 更改關閉應用程序時出現(xiàn)"等待"對話框的時間
11.4.8 設置記事本默認為自動換行方式
11.4.9 提高核心系統(tǒng)性能
11.4.10 為桌面和資源管理器創(chuàng)建單獨的進程
11.4.11 控制自動進行磁盤優(yōu)化
11.4.12 微處理器性能控制與管理
11.4.13 禁用“我的電腦”的屬性
11.4.14 禁用“桌面清理向導”
11.4.15 禁止顯示最后一個登錄的用戶名
11.4.16 禁止用戶運行某種特定程序
11.4.17 禁用Windows XP自帶的CD燒錄功能
第12章 系統(tǒng)顯示相關修改實例
12.1 “我的電腦”修改
12.1.1 更改“我的電腦”圖標的提示信息
12.1.2 隱藏“我的電腦”中的驅動器
12.1.3 雙擊“我的電腦”啟動“資源管理器”
12.2 桌面與窗口修改
12.2.1 鎖定桌面和環(huán)境變量
12.2.2 禁止在桌面上顯示圖標
12.2.3 刪除桌面上的系統(tǒng)級圖標
12.2.4 隱藏桌面上的“網(wǎng)上鄰居”圖標
12.2.5 隱藏“網(wǎng)上鄰居”中的“整個網(wǎng)絡”
12.2.6 在注冊表中給“我的電腦”改名
12.2.7 在注冊表中給“回收站”改名
12.2.8 隱藏快捷方式圖標上的箭頭(Windows 9x)
12.2.9 禁止快捷方式名稱前的“快捷方式”四個字
12.2.10 把特定信息放入系統(tǒng)任務欄
12.2.11 設置單擊鼠標代替雙擊
12.2.12 屏蔽資源管理器中的“文件”菜單
12.3 菜單修改
12.3.1 禁止修改“開始”菜單
12.3.2 加速桌面菜單的顯示 (Windows 9x)
12.3.3 在“運行”對話框中增加執(zhí)行文件路徑
12.3.4 刪除“開始”菜單中的“查找”的歷史記錄
12.3.5 刪除“開始”菜單的“注銷”項
12.3.6 禁用“開始”菜單的“運行”項
12.4 右鍵菜單修改
12.4.1 在“發(fā)送到”選項中添加文件夾
12.4.2 禁止右鍵菜單
12.4.3 禁止任務欄右鍵菜單
12.4.4 為文件夾的右鍵菜單添加運行DOS的命令(Windows 9x)
12.4.5 在“回收站”右鍵菜單中添加“刪除”及“重命名”選項
12.4.6 快速清空“回收站”
12.4.7 快速打開文件進行編輯
12.4.8 為右鍵菜單增加用記事本打開功能
12.4.9 為所有的文件增加“快速查看”選項
12.4.10 在鼠標右鍵菜單中增加“在新窗口中打開”功能
12.4.11 在“新建”菜單中添加新的文件類型
12.4.12 刪除文件夾的右鍵菜單選項
12.4.13 修改驅動器右鍵菜單
12.4.14 同時修改文件夾與驅動器右鍵菜單
12.4.15 在軟驅的右鍵菜單中增加“清空A盤”命令
12.4.16 刪除右鍵菜單中的遺留項目
12.4.17 修改“新建”菜單的選項
第13章 硬件相關修改實例
13.1 光驅修改
13.1.1 提高光驅的讀寫能力
13.1.2 更改光驅圖標
13.1.3 啟用CD播放器自動播放功能
13.1.4 刪除虛擬光盤圖標
13.1.5 解決安裝虛擬光驅后原光盤游戲無法運行的問題
13.1.6 解決刪除虛擬光驅后原光驅無法使用的問題
13.1.7 限制光驅的共享
13.2 硬盤修改
13.2.1 更改硬盤圖標(Windows 9x)
13.2.2 更改“設備管理器”中的硬件設備圖標 (Windows 9x)
13.2.3 修改分區(qū)上磁盤空間不足的警告
13.2.4 增加硬盤高速緩存,提高硬盤速度(Windows 9x/NT)
13.3 軟驅修改
13.3.1 提高軟驅讀寫速度(Windows 9x)
13.3.2 更改軟驅圖標
13.3.3 設置用軟盤快速啟動系統(tǒng)的功能
13.3.4 設置軟驅的共享(Windows NT/2000)
13.4 電源管理
13.4.1 設定電源方案
13.4.2 自動關閉電源(Windows NT)
13.5 鼠標、鍵盤修改
13.5.1 使用三鍵鼠標
13.5.2 禁止閃爍的光標
13.5.3 更改鼠標的雙擊速度
13.5.4 鼠標自動激活當前窗口
13.6 顯示設備修改
13.6.1 禁止修改顯示屬性
13.6.2 禁止在“顯示屬性”中出現(xiàn)“屏幕保護程序”選項卡
13. 6.3 禁止在“顯示屬性”中出現(xiàn)“設置”選項卡
13.6.4 禁用屏幕保護功能
13.6.5 刪除屏幕保護密碼
13.6.6 快速運行屏幕保護程序
13.6.7 刪除多余的配色方案
13.6.8 給所有的屏幕保護都加上密碼
13.7 聲卡修改
13.7.1 禁止電腦在出錯時發(fā)出聲音
13.7.2 為特定的應用程序增加聲音效果
13.7.3 選擇自動播放音樂CD的程序
13.8 打印機修改
13.8.1 禁止打印機出錯時發(fā)聲
13.8.2 設定所有打印機緩沖路徑
13.8.3 設定特定打印機緩沖路徑
13.8.4 禁止向其他服務器發(fā)送共享打印機的信息
13.8.5 禁止打印進程發(fā)送日志信息
13.8.6 定義打印優(yōu)先級
13.8.7 禁止改變打印機設置(Windows 9x)
13.8.8 禁止添加打印機 (Windows 9x)
13.8.9 禁止刪除打印機(Windows 9x)
第14章 網(wǎng)絡相關修改實例
14.1 瀏覽器設置
14.1.1 增強IE中的網(wǎng)址自動搜索功能
14.1.2 刪除IE的分級審查密碼
14.1.3 修改IE 5.0和IE 6.0的搜索引擎
14.1.4 更改IE的標題欄文字
14.1.5 在IE中顯示URL地址全名
14.1.6 取消URL地址的下劃線
14.1.7 如何重裝IE瀏覽器
14.1.8 禁止IE瀏覽器的腳本調試程序
14.2 網(wǎng)絡相關軟件設置
14.2.1 用Outlook Express收信時跳過無法收取的帳號
14.2.2 禁止Outlook Express的啟動畫面
14.2.3 禁止Outlook Express彩色消息背景
14.2.4 糾正Outlook Express啟動錯誤
14.3 連網(wǎng)設置
14.3.1 優(yōu)化撥號上網(wǎng)速度 (Windows 9x)
14.3.2 提高調制解調器連接到Internet的性能
14.3.3 指定優(yōu)先的網(wǎng)絡服務(Windows NT/2000)
14.3.4 支持網(wǎng)絡服務器上的長文件名(Windows 9x)
14.3.5 慢速網(wǎng)絡連接超時設置
14.3.6 禁止未認證的用戶訪問域內(nèi)信息(Windows NT/2000/XP)
14.3.7 禁止遠程調用command shell
14.3.8 設置Windows 處理TCP/IP數(shù)據(jù)的優(yōu)先權
14.3.9 指定TCP/IP接收窗口的大小
14.3.10 定義默認的TCP/IP服務類型
14.3.11 設置TCP/IP建立連接允許重試的最多次數(shù)
14.3.12 強迫TCP/IP路由數(shù)據(jù)包進行SNAP編碼
14.3.13 設置WINS的響應方式
14.3.14 設置DHCP服務器的地址(Windows NT/2000/XP)
14.3.15 設置TCP/IP數(shù)據(jù)庫文件的路徑(Windows NT/2000/XP)
14.3.16 設置局域網(wǎng)自動斷開的時間(Windows NT/2000/XP)
14.3.17 啟用DHCP(Windows NT/2000/XP)
14.3.18 配置網(wǎng)絡適配器的TCP/IP設置(Windows NT/2000/XP)
14.3.19 指定標準因特網(wǎng)數(shù)據(jù)庫路徑(Windows NT/2000/XP)
14.3.20 設置TCP連接的等待時間(Windows NT/2000)
14.3.21 啟用DNS轉發(fā)功能(Windows NT/2000/XP)
第15章 系統(tǒng)安全相關修改實例
15.1 權限鎖定
15.1.1 禁用注冊表
15.1.2 隱藏驅動器
15.1.3 禁用“任務欄屬性”功能
15.1.4 禁用MS-DOS方式(Windows 9x/NT)
15.1.5 禁止“重新啟動計算機切換到MS-DOS方式”(Windows 9x/NT)15.1.6 禁用“查找”功能
15.1.7 禁用“運行”功能
15.1.8 鎖定桌面上的“我的電腦”
15.1.9 鎖定“我的文檔”
15.1.10 鎖定“控制面板”
15.1.11 禁止從“我的文檔”中運行文件
15.1.12 鎖定“回收站”
15.1.13 使Windows密碼必須為數(shù)字和字母
15.1.14 設置Windows密碼的最小長度
15.1.15 禁止用戶運行“任務管理器”
15.1.16 禁止未認證的用戶進入網(wǎng)絡查看域內(nèi)用戶(Windows NT)
15.1.17 設置安全事件日志的保存時間(Windows NT/2000)
15.1.18 不允許在“登錄”對話框中關閉計算機(Windows NT/2000)15.1.19 禁止查看事件日志 (Windows NT/2000/XP)
15.1.20 屏蔽所有的系統(tǒng)熱鍵
15.1.21 禁止使用自動升級功能
15.1.22 禁用修改密碼按鈕(Windows NT)
15.1.23 禁止遠程修改注冊表(Windows NT)
15.1.24 開機自動運行屏幕保護
15.1.25 禁止密碼高速緩存功能
15.1.26 禁用“鎖定工作站”按鈕(Windows NT/2000)
15.1.27 隱藏“從光盤或軟盤添加程序”(Windows 2000/XP)
15.1.28 隱藏“從Microsoft添加程序”(Windows 2000/XP)
15.1.29 鎖定工具欄選項
15.1.30 禁止移動、添加或刪除計劃任務(Windows 2000)
15.1.31 禁止查看和更改現(xiàn)有任務的屬性(Windows 2000)
15.1.32 禁止“創(chuàng)建新任務”
15.1.33 禁止刪除計劃任務
15.1.34 禁止用戶使用reg文件
15.1.35 禁止用戶使用inf文件
15.2 控制面板修改
15.2.1 禁止修改“控制面板”
15.2.2 禁止“系統(tǒng)屬性”中出現(xiàn)“硬件配置文件”選項卡
15.2.3 禁止“系統(tǒng)屬性”中出現(xiàn)“文件系統(tǒng)”選項
15.2.4 禁用“控制面板”中的“密碼屬性”(Windows9x/NT/2000)
15.2.5 禁止使用“密碼屬性”中的“遠程管理”選項卡(Windows9x/NT/2000)
15.2.6 禁止使用“密碼屬性”中的“用戶配置文件”選項卡(Windows 9x/NT/2000)
15.2.7 禁止在桌面上添加快捷方式
15.2.8 隱藏“密碼屬性”中的“更改密碼”選項卡(Windows 9x/NT/2000
15.2.9 禁止刪除桌面上的內(nèi)容
15.2.10 禁止編輯桌面上的內(nèi)容
15.2.11 禁用“控制面板”的“網(wǎng)絡”屬性(Windows 9x)
15.2.12 禁止“網(wǎng)絡”屬性中的“文件及打印共享”選項(Windows 9x)
15.2.13 刪除多余的區(qū)域設置
15.2.14 禁用“控制面板”的“顯示”設置項
15.2.15 禁用“控制面板”的“顯示”設置項中的Web選項卡
15.2.16 禁用“添加/刪除程序”(Windows 2000/XP)
15.2.17 隱藏“添加新程序”(Windows 2000/XP)
15.2.18 隱藏“添加或刪除Windows組件” (Windows 2000/XP)
第16章 電腦硬件終極調整
16.1 CPU的超頻優(yōu)化
16.1.1 認識超頻
16.1.2 超頻CPU的準備工作
16.1.3 使用SoftFSB進行軟超頻
16.1.4 使用EasyTune進行軟超頻
16.1.5 通過調整FSB實現(xiàn)超頻
16.1.6 改變CPU倍頻實現(xiàn)超頻
16.2 CPU溫度的控制
16.2.1 如何對CPU溫度進行監(jiān)測
16.2.2 如何降低CPU的溫度
16.2.3 采用SoftCooler II進行CPU降溫
16.2.4 采用Waterfall Pro進行CPU降溫
16.2.5 采用CPUCool進行CPU降溫
16.3 內(nèi)存終極調整
16.3.1 在系統(tǒng)中優(yōu)化虛擬內(nèi)存
16.3.2 在BIOS中優(yōu)化內(nèi)存
16.3.3 使用“Windows優(yōu)化大師”優(yōu)化內(nèi)存
16.3.4 使用RAM Idle清理內(nèi)存
16.3.5 使用Memory Optimizer優(yōu)化內(nèi)存
16.4 主板終極調整
16.4.1 通過升級驅動程序優(yōu)化主板
16.4.2 通過BIOS設置與升級BIOS優(yōu)化主板
16.4.3 主板硬件監(jiān)控
16.5 顯卡終極調整
16.5.1 通過升級驅動程序優(yōu)化顯卡
16.5.2 通過配置驅動程序優(yōu)化顯卡
16.5.3 頻顯卡
16.6 顯示器終極調整
16.6.1 認識顯示器調節(jié)鍵與OSD菜單
16.6.2 屏幕顯示區(qū)域位置調節(jié)
16.6.3 亮度和對比度調節(jié)
16.6.4 質量調節(jié)項目
16.6.5 幾何失真調節(jié)
16.6.6 為顯示器消磁
16.6.7 進入工廠菜單模式調整顯示器
16.7 光驅終極調整
16.7.1 升級驅動程序優(yōu)化光驅
16.7.2 增加高速緩存
16.7.3 優(yōu)化BIOS設置
16.7.4 自由調整光驅速度
16.7.5 光驅的軟件護理
16.7.6 利用專業(yè)軟件延長DVD使用壽命
16.8 虛擬光驅終極調整
16.8.1 認識虛擬光驅
16.8.2 創(chuàng)建虛擬光盤文件
16.8.3 運行虛擬光盤文件
16.8.4 設置多個虛擬光驅
16.8.5 自由定制虛擬光盤
第17章 硬盤終極調整
17.1 硬盤優(yōu)化調整
17.1.1 磁盤優(yōu)化維護的步驟
17.1.2 如何進行磁盤清理
17.1.3 如何進行磁盤掃描
17.1.4 何進行磁盤碎片整理
17.1.5 使用VoptXP進行磁盤碎片整理
17.1.6 使用Diskeeper進行磁盤碎片整理
17.1.7 開啟DMA傳輸模式
17.1.8 優(yōu)化硬盤緩存設置
17.2 硬盤分區(qū)調整
17.2.1 認識各種文件系統(tǒng)
17.2.2 創(chuàng)建和刪除分區(qū)
17.2.3 改變分區(qū)大小或移動分區(qū)位置
17.2.4 合并與拆分分區(qū)
17.3 分區(qū)的文件格式轉換
17.3.1 FAT16文件系統(tǒng)轉換為FAT32文件系統(tǒng)
17.3.2 FAT32文件系統(tǒng)轉換為NTFS文件系統(tǒng)
17.3.3 利用PartitionMagic轉換分區(qū)的文件格式
17.3.4 使用NTFSDOS 實現(xiàn)FAT與NTFS的自由訪問
17.3.5 使用NTFS for Windows 98實現(xiàn)FAT32與NTFS的自由訪問
17.4 硬盤數(shù)據(jù)備份與還原
17.4.1 安裝與運行Norton Ghost
17.4.2 進行系統(tǒng)備份
17.4.3 進行硬盤克隆
17.4.4 進行系統(tǒng)還原
17.4.5 Ghost 2003的運行參數(shù)
17.4.6 運用PowerQuest Drive Image對系統(tǒng)進行備份與還原
17.4.7 隔離硬盤壞道
17.5 硬盤數(shù)據(jù)修復
17.5.1 修復硬盤分區(qū)表信息
17.5.2 FAT表損壞引起的讀寫故障
17.5.3 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17.5.4 誤刪除分區(qū)時數(shù)據(jù)的恢復
17.5.5 誤格式化硬盤時數(shù)據(jù)的恢復
17.5.6 恢復被CIH病毒破壞的C盤上的數(shù)據(jù)
17.5.7 解除硬盤邏輯鎖
第18章 系統(tǒng)終極調整
18.1 系統(tǒng)啟動終極調整
18.1.1 認識系統(tǒng)的啟動過程
18.1.2 通過Windows附帶程序優(yōu)化啟動
18.1.3 減少多操作系統(tǒng)啟動時的默認等待時間
18.1.4 利用“Windows優(yōu)化大師”優(yōu)化系統(tǒng)啟動
18.1.5 修改Windows XP啟動畫面
18.2 系統(tǒng)運行終極調整
18.2.1 進入超級兔子魔法設置
18.2.2 整理內(nèi)存
18.2.3 優(yōu)化軟件
18.2.4 修復系統(tǒng)
18.2.5 修復瀏覽器
18.3 系統(tǒng)清理
18.3.1 系統(tǒng)清理的相關設置
18.3.2 清理臨時文件
18.3.3 清理無效快捷方式
18.3.4 系統(tǒng)的終極清理
18.3.5 挽救誤刪除的文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