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教人如何為人處世的經典古書。盡管是本古書,但其中的保身箴言對身處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仍是行之有效的珍貴遺產??粗@部書,猶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點一滴地向我們講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學問、處世的真經。由此可見,《處世懸鏡》并非無用之閑書。方先生還說,他曾仔細研究過《處世懸鏡》,覺得這實在是一部難得的有關修身、做人處世方面的奇書。老先生說,其作者傅昭,生于我國封建割據、南北分裂的南北朝動蕩時期,其父曾在朝為官,但因一大案而受株連被殺,此時傅昭年方六歲,此事對傅昭影響巨大。長大后,傅昭潛心研究為人處世的方法,使之雖身處繁亂之世,卻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很響的名聲,并在晚年把其人生閱歷及處世經驗提煉為“九字箴言”,即“識”、“行”、“止”、“藏”、“忍”、“信”、“曲”、“厚”、“舍”。這“九字箴言”,可謂每一字均意蘊深遠,博大精深。世人如能做到其中十之六七,可保心想事成、富貴榮華。如能修煉成其中十之二三,可保逢兇化吉、平安康泰。他還說,在中國古代,關于做人處世方面的論著,可謂是林林總總,最早見于諸子百家,到了明清時期,此類書的專著才相繼出現(xiàn),其中《菜根譚》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最具代表性。但欲尋求此類著述的源流,傅昭的《處世懸鏡》當為開先河之作。在方老先生的極力薦舉之下,我便把《處世懸鏡》借回家中展卷細讀。誰知,這一讀,便再也放不下手。這部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慈祥而又睿智的老者,在一點一滴地向我講授著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學問、處世的真經。其聲音之悅耳,有如小橋流水;其人生體驗之獨到,令人心悅誠服、茅塞頓開。掩卷沉思,覺得這部書對世人仍有巨大的警醒作用。如今是商業(yè)社會,人與人之間合作密切,競爭激烈,處世學這門實用而高深的學問,誰掌握得好,誰就能占得先機,獲得更多更便捷的發(fā)展機遇?!短幨缿溢R》正是這樣一部開啟人們的心智的讀物。我把讀書的心得馬上用電話告訴了方老先生,并征求他的意見,可否尋求出版機會,使這部未流行于世的書早日與世人見面,方老先生當即應允。此后,我便日夜兼程,注譯此書。現(xiàn)在此書在沉寂多年之后終于面世了,相信讀者諸君看過此書之后,也會和此書的發(fā)現(xiàn)者、注譯者及出版者一樣,喜歡此書,并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受到教益,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