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定 價:¥49.00

作 者: 符長青編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155935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 57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作者的學習與工作實踐,針對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工作需要,系統地介紹了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知識與方法。全書共分四篇:第一篇——基礎篇,主要討論什么是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為什么要實施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如何開展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第二篇——理論篇,主要討論信息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與監(jiān)理目標控制,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是工程監(jiān)理學的理論基礎;第三篇——專業(yè)篇,主要討論軟件工作方法、軟件的體系結構和工程標準、計算機網絡系統、電子商務、智能建筑、電子政務和數字地球等信息技術問題;第四篇——安全篇,主要討論信息系統安全的概念和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知識等。 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作為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信息化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系統集成人員學習參考,以及作為相關專業(yè)的大學生、研究生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暫缺《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1 信息系統工程的定義
1.2 國外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1.2.1 產生和發(fā)展
1.2.2 國外工程監(jiān)理制度簡介
1.3 國內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1.3.1 中國歷史上的監(jiān)工制度
1.3.2 建國以來工程監(jiān)督方式的變化
1.3.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1.4 信息系統工程
1.4.1 信息系統工程的特點
1.4.2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運作的特點
1.5 我國推行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必要性
第2章 系統科學與監(jiān)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2.1 系統科學發(fā)展概論
2.1.1 系統科學與系統論
2.1.2 系統科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2.1.3 系統論基礎
2.2 系統分析概論
2.2.1 系統分析概述
2.2.2 系統分析方法論
2.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2.3.1 基本建設的概念
2.3.2 技術改造工程項目
第3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基本概念
3.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3.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特性
3.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定義
3.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基本框架
3.2.1 政府監(jiān)管
3.2.2 社會監(jiān)理
3.2.3 我國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體制
3.2.4 企業(yè)自檢
3.3 信息系統工程實施的保證體系
3.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目標和行為主體
3.4.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目標
3.4.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任務
3.4.3 與信息系統工程有關的行為主體
3.4.4 信息系統工程中主體三方的職責關系
3.4.5 信息系統工程主體三方關系的進一步討論
3.4.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中的一些重要關系的處理
3.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運作模式
3.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建設監(jiān)理的關系
3.7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信息系統審計之間的比較
3.8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中的難點問題
3.8.1 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3.8.2 責任和賠償問題
3.9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依據
3.9.1 信息技術標準的分類
3.9.2 選擇信息技術標準的原則
3.9.3 國內有關的信息技術標準
3.9.4 國際上有關的信息技術標準
第4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
4.1 現代組織論的基本概念
4.1.1 組織的含義及作用
4.1.2 組織設計的原則
4.2 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組織結構模式
4.3 工程項目承發(fā)包的結構模式
4.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組織模式
4.4.1 監(jiān)理機構
4.4.2 組織模式
4.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組織和管理
4.5.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組織
4.5.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管理
4.5.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業(yè)務準則
4.5.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4.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服務費用
4.6.1 國家物價局、建設部的有關建設監(jiān)理收費規(guī)定
4.6.2 建設監(jiān)理費的構成
4.6.3 建設監(jiān)理費的核算
4.6.4 我國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收費標準建議
4.7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規(guī)定
4.7.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主管部門及其職責
4.7.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范圍和內容
4.7.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活動、合同和程序
4.7.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單位和監(jiān)理工程師
4.8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資質和設立
4.8.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4.8.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申請、評審和審批
4.8.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管理
4.8.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質變更、注銷和處罰
第5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
5.1 信息系統監(jiān)理工程師的概念
5.1.1 監(jiān)理工程師
5.1.2 其他監(jiān)理人員
5.1.3 監(jiān)理人員數量的確定
5.1.4 監(jiān)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5.2 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1 總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2 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3 項目經理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4 現場監(jiān)理員的崗位職責
5.2.5 總監(jiān)助理的崗位職責
5.3 監(jiān)理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5.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管理
5.4.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取得
5.4.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登記
第6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主要內容
6.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的任務
6.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階段、范圍、目標
6.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6.1.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運作程序
6.2 信息系統工程風險管理與項目目標控制
6.2.1 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的風險管理
6.2.2 信息系統工程的整體目標控制
6.3 信息系統工程的質量控制
6.3.1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概念
6.3.2 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控制程序
6.3.3 質量缺陷與事故處理
6.3.4 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6.4 信息系統工程的進度控制
6.4.1 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因素
6.4.2 進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6.4.3 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和審批
6.4.4 進度計劃的檢查與調整
6.4.5 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控制
6.5 信息系統工程的投資控制
6.5.1 信息系統工程投資控制的主要任務
6.5.2 信息系統工程投資控制的主要措施
6.5.3 施工過程中的投資控制
6.5.4 軟件開發(fā)的投資控制
6.5.5 工程結算
6.6 信息系統工程的合同管理
6.6.1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的概念
6.6.2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的作用
6.6.3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務
6.6.4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內容
6.7 信息系統工程的信息管理
6.7.1 監(jiān)理信息的類型
6.7.2 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
6.7.3 文檔控制
6.8 信息系統工程的施工協調
6.8.1 工程例會
6.8.2 現場協調會
6.9 信息系統工程的培訓管理
第7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制度
7.1 監(jiān)理工作管理制度
7.2 監(jiān)理部內部管理制度
第8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單位的選擇
8.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招標
8.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招標應具備的條件
8.1.2 招標單位應具備的條件
8.1.3 監(jiān)理招標的方式
8.1.4 監(jiān)理招標程序及方法
8.1.5 監(jiān)理投標、開標程序及方法
8.1.6 評標、決標程序及方法
8.2 監(jiān)理的技術建議書和費用建議書
8.2.1 技術建議書
8.2.2 費用建議書
8.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
8.3.1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及合同條件
8.3.2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的主要內容
8.3.3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條件的應用說明
8.3.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范本
8.3.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樣本
第9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法律責任1
9.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概念
9.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責任界定的依據
9.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責任的分類
9.1.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特點
9.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界定
9.2.1 民事責任(職業(yè)責任)
9.2.2 行政責任
9.2.3 刑事責任
9.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分析
9.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知識產權責任
9.4.1 知識產權的定義
9.4.2 知識產權的特征
9.4.3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概念和侵權的認定
9.4.4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賠償
9.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職業(yè)責任保險
第二篇 理論篇
第10章 項目和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0.1 程項目的基本概念
10.1.1 項目的基本概念
10.1.2 項目范疇的概念
10.1.3 項目的組織機構
10.2 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10.2.1 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0.2.2 程項目管理的環(huán)境和過程
10.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的關系
10.3.1 項目管理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0.3.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
10.3.3 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工作內容的比較
10.3.4 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角色的比較
第11章 項目階段性管理
11.1 項目孵化和啟動階段
11.1.1 項目孵化階段概述
11.1.2 項目啟動階段概述
11.2 項目規(guī)劃階段
11.2.1 項目規(guī)劃和項目計劃
11.2.2 規(guī)劃的步驟和成果
11.2.3 項目規(guī)劃依賴性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系
11.3 項目實施階段
11.3.1 項目實施準備
11.3.2 項目控制
11.4 項目收尾階段
11.5 項目交接過渡階段
11.5.1 交接內容
11.5.2 項目后評價
11.5.3 項目審計
第12章 項目范圍管理
12.1 項目范圍管理概述
12.1.1 項目范圍管理的概念
12.1.2 項目范圍管理過程和項目選擇方法
12.2 項目章程和項目范圍計劃
12.2.1 項目章程的主要內容
12.2.2 制定范圍計劃和范圍說明書
12.2.3 范圍定義與工作分解結構
12.2.4 工作分解結構(WBS)
12.2.5 制定工作分解結構的方法
12.2.6 范圍審核和范圍變更控制
12.2.7 促進用戶參與的措施
12.2.8 減少變更的措施
12.2.9 范圍變更控制系統
第13章 項目時間管理
13.1 項目時間管理概述
13.1.1 項目時間管理的概念
13.1.2 項目時間管理的過程和進度計劃
13.2 與項目時間管理有關的工具和繪圖技術
13.2.1 圖形表示方法分類
13.2.2 項目網絡圖
13.2.3 甘特圖
13.2.4 關鍵路徑法(CPM)
13.2.5 計劃評審技術(PERT)
第14章 項目成本管理
14.1 項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14.1.1 成本和成本管理的概念
14.1.2 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原理
14.2 項目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
14.2.1 成本分解結構和掙得值分析
14.2.2 成本估算技術和成本控制
第15章 項目質量管理
15.1 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
15.1.1 項目質量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5.1.2 項目質量管理的技術措施
15.2 提高信息技術項目質量的措施
15.2.1 堅強有力的領導支持
15.2.2 質量成本
15.2.3 組織影響、工作環(huán)境因素和質量
15.2.4 成熟度模型
第16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16.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16.1.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6.1.2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
16.2 項目團隊建設
16.2.1 獲取項目人員
16.2.2 資源負荷和資源平衡
16.2.3 團隊建設
16.2.4 團隊建設要以人為本
第17章 項目溝通管理
17.1 項目溝通管理的概念
17.1.1 項目溝通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7.1.2 項目溝通管理的重要性
17.1.3 項目溝通觀念的改進
17.1.4 團隊建設與溝通的關系
17.1.5 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17.1.6 提高傾聽能力的技巧
17.2 項目溝通管理的目標和過程
17.2.1 編制溝通管理計劃
17.2.2 信息發(fā)送
17.2.3 項目績效報告
17.3 改善項目溝通的建議
17.3.1 利用溝通技能解決矛盾沖突
17.3.2 溝通技能培訓學習
17.3.3 召開有效的會議
17.3.4 要重視溝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17.3.5 有效的項目溝通來自心靈溝通
第18章 項目風險管理
18.1 項目風險管理的概念
18.1.1 風險管理的定義和概述
18.1.2 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18.1.3 風險效用理論的概念
18.1.4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風險與機會并存
18.1.5 項目風險的基本類型
18.1.6 風險按其影響結果分類
18.1.7 項目風險的特點
18.2 項目風險管理方法
18.2.1 項目風險管理的任務
18.2.2 項目風險管理的組織
18.2.3 項目風險管理的方法
18.2.4 編制項目風險管理計劃
18.3 程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
18.3.1 風險合理公平分配
18.3.2 常用的風險對策
18.3.3 12程項目保險概述
18.4 軟件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
18.4.1 發(fā)生軟件危機的原因
18.4.2 軟件危機的表現
18.4.3 軟件工程項目風險來源
18.4.4 軟件工程項目的風險識別和管理
18.5 人力資源的風險管理
18.5.1 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的定義
18.5.2 人力資源風險的分類
18.5.3 人力資源風險的識別
18.5.4 人力資源風險的評估
18.5.5 人力資源風險的控制
18.5.6 人力資源風險監(jiān)控機制
18.5.7 后備人力資源
第19章 項目采購管理
19.1 項目采購管理的概念
19.1.1 項目采購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9.1.2 項目采購管理的作用和過程
19.2 項目采購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19.2.1 采購計劃的編制
19.2.2 編制采購計劃的工具和技術
19.2.3 合同類型
19.2.4 合同專用條款和貨物清單
第20章 項目整體管理
20.1 項目整體管理的概念
20.1.1 項目整體管理的過程
20.1.2 項目計劃的制定
20.1.3 項目計劃的執(zhí)行
20.1.4 整體變更控制
20.1.5 高級管理層支持的重要性
20.2 項目整體管理的原則和方法
20.2.1 全目標管理
20.2.2 過程管理
20.2.3 整合管理
第21章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
21.1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應用概述
21.2 項目管理軟件應用的意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第三篇 專業(yè)篇
第22章 軟件工程概論
22.1 軟件工程的概念
22.1.1 軟件的基本概念
22.1.2 軟件工程的概念
22.2 軟件工程方法論
22.2.1 軟件工程研究的熱點課題
22.2.2 軟件工程方法的基本原理
22.2.3 軟件開發(fā)的生命期方法
22.3 軟件需求分析
22.3.1 用戶需求的內容
22.3.2 需求調研的步驟和方法
22.3.3 用戶需求分析報告
22.3.4 系統分析員的素質要求
22.4 軟件測試.
22.4.1 軟件測試的定義
22.4.2 軟件測試的目的
22.4.3 軟件測試的基本類型
22.4.4 軟件測試的階段步驟
22.4.5 軟件測試的影響因素
22.4.6 軟件獨立測試機構的作用
22.4.7 軟件測試的原則
22.4.8 軟件測試的工具
22.4.9 軟件黑盒測試的要點
第23章 軟件體系結構與工程標準
23.1 軟件體系結構的概念
23.1.1 軟件體系結構的起源
23.1.2 軟件體系結構的定義
23.1.3 軟件重用
23.1.4 構件
23.1.5 軟件體系結構的模型
23.2 多層B/S結構
23.2.1 多層B/S結構的概念
23.2.2 C/S結構與B/S結構的比較
23.3 軟件開發(fā)方法和代碼開放
23.3.1 軟件開發(fā)方法
23.3.2 數據倉庫技術
23.3.3 源代碼開放
23.4 軟件工程標準
23.4.1 軟件工程標準的分類.
23.4.2 軟件工程標準的使用裁剪
23.4.3 軟件成熟度模型(CMM)簡介
23.4.4 ISO 9000簡介
第24章 計算機網絡系統
24.1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24.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24.1.2 網絡的作用
24.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4.1.4 網絡操作系統(NOS)
24.1.5 網絡協議
24.1.6 網絡拓撲結構
24.1.7 網絡帶寬
24.2 局域網(LAN)
24.2.1 局域網的特征
24.2.2 局域網的組成
24.2.3 局域網的工作模式
24.2.4 局域網系統方案的選擇
24.3 城域網(MAN)
24.3.1 城域網(MAN)的由來和發(fā)展
24.3.2 城域網的架構
24.3.6 寬帶網絡的接入方式
24.4 廣域網(WAN)
24.5 網絡互聯設備
24.5.1 網絡傳輸介質互聯設備
24.5.2 網絡物理層互聯設備
24.5.3 數據鏈路層互聯設備
24.5.4 網絡層互聯設備
24.5.5 應用層互聯設備
24.6 國際互聯網(Internet)
24.6.1 互聯網(Internet)的概念
24.6.2 域名系統
24.6.3 互聯網的基本功能
24.6.4 互聯網的接入上網方式
第25章 電子商務
25.1 電子商務的概念
25.2 電子商務技術的核心問題
25.2.1 信息流
25.2.2 物流
25.2.3 資金流
25.2.4 安全認證
25.3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
25.3.1 認證中心體系結構
25.3.2 雙重數字證書
25.4 電子商務的特點、成因和影響
25.4.1 電子商務的特點
25.4.2 電子商務的興起與影響
第26章 智能建筑
26.1 智能建筑工程項目概述
26.1.1 智能建筑工程的由來
26.1.2 智能建筑工程的發(fā)展
26.1.3 我國智能建筑的發(fā)展
26.2 現代智能建筑的弱電技術
26.2.1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的概念
26.2.2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的組成
26.3 現代智能建筑的基本構成
26.3.1 智能建筑的主要結構
26.3.2 智能建筑主要的子系統
第27章 電子政務
27.1 電子政務概述
27.1.1 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
27.1.2 電子政務主要功能需求和服務內容
27.2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
27.3 實現電子政務的途徑
27.3.1 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計劃
27.3.2 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措施
27.4 十二金工程
第28章 數字地球與“3S”技術
28.1 數字地球概述
28.1.1 數字地球的基本概念
28.1.2 數字地球的應用
28.2 數字地球中的“3S”技術
28.2.1 全球定位系統(GPS)
28.2.2 地理信息系統(GIS)
28.2.3 遙感系統(RS)
第四篇 安全篇
第29章 信息系統安全概論
29.1 信息系統安全
29.1.1 信息系統安全的概念
29.1.2 計算機犯罪的形式和發(fā)展趨勢
29.1.3 信息系統安全的特性
29.1.4 信息系統安全監(jiān)理的內容
29.2 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
29.2.1 計算機的分類
29.2.2 計算機安全的概念
29.2.3 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
29.2.4 計算機硬件的維護
29.3 網絡安全監(jiān)理
29.3.1 網絡的脆弱性
29.3.2 網絡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業(yè)務
29.3.3 網絡的安全隱患
29.4.4 綜合安全保障體系
29.4.5 信息安全監(jiān)理的任務
第30章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30.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30.1.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30.1.2 計算機病毒的由來和發(fā)展
30.1.3 病毒的特性
30.1.4 病毒的種類
30.1.5 病毒的危害
30.2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30.2.1 防病毒的措施
30.2.2 如何選購防病毒軟件
30.2.3 數據備份技術
30.2.4 網絡防病毒產品的發(fā)展趨勢
第31章 黑客攻擊的防范技術
31.1 計算機黑客的概念
31.1.1 黑客現象的由來和發(fā)展
31.1.2 黑客給世界帶來的損失巨大
31.2 黑客攻擊的防范措施
31.2.1 網絡系統面臨的威脅
31.2.2 黑客攻擊的手法
3 1.2.3 防范黑客攻擊的措施
第32章 常用信息系統安全防范技術
32.1 防火墻技術
32.1.1 防火墻的定義
32.1.2 防火墻的基本分類
32.1.3 防火墻的安全措施
32.1.4 使用防火墻的注意事項
32.2 入侵檢測技術
32.2.1 入侵檢測技術的概念
32.2.2 入侵檢測技術的原理
32.2.3 入侵檢測的方法
32.2.4 入侵檢測系統的功能
32.2.5 入侵檢測系統的結構
32.3 安全審計系統
32.3.1 安全審計的概念
32.3.2 安全審計的分類
32.3.3 系統級審計的目標
32.3.4 審計系統的設計
32.3.5 安全審計系統的功能要求
32.4 數據加密技術
32.4.1 數據加密的概念
32.4.2 對稱密碼體制
32.4.3 非對稱密碼體制
32.4.4 對稱密鑰管理技術
32.4.5 數字簽名
32.4.6 身份認證技術
第33章 企業(yè)網絡系統安全監(jiān)理規(guī)劃
33.1 網絡系統安全風險分析
33.1.1 企業(yè)網絡結構的特點
33.1.2 企業(yè)網絡安全風險評估
33.2 企業(yè)網絡安全需求與安全目標
33.2.1 企業(yè)網絡安全需求分析
33.2.2 企業(yè)網絡安全策略
33.2.3 企業(yè)網絡安全目標
33.3 網絡安全方案總體設計
33.3.1 安全方案設計原則
33.3.2 企業(yè)網絡安全服務、機制與技術
33.4 企業(yè)網絡安全體系結構
33.4.1 物理安全
33.4.2 企業(yè)網絡結構
33.4.3 企業(yè)網絡系統安全
33.4.4 系統安全
33.4.5 信息安全
33.4.6 應用安全
33.4.7 安全管理
33.4.8 安全管理的實現
附錄
附錄 A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常用報表
附錄 B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樣板
參考文獻
BD0291701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外版名稱:
原出版社:
系列名:
作者:符長青
譯者:
出版單位: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版別版次:200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國標編號:ISBN 7-111-15593-9
條形碼:9787111155935
印張:37.25
字數:922千定
頁數:579
印數:0001-4000冊
開本:787*1092 1/16
定價:49
備注:
   本書綜合作者的學習與工作實踐,針對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工作需要,系統地介紹了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知識與方法。全書共分四篇:第一篇——基礎篇,主要討論什么是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為什么要實施入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如何開展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第二篇——理論篇,主要討論信息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與監(jiān)理目標控制,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是工程監(jiān)理學理論基礎;第三篇——專業(yè)篇,主要討論軟件工程方法、軟件的體系結構和工程標準、計算機、網絡系統、電子商務、智能建筑、電子政務和數字地球等信息技術問題;第四篇——安全篇,主要討論信息系統安全的概念和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知識等。
   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作為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信息化建設主管部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系統集成人員學習參考,以及作為相關專業(yè)的大學生、研究的參考資料。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1 信息系統工程的定義
1.2 國外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1.2.1 產生和發(fā)展
1.2.2 國外工程監(jiān)理制度簡介
1.3 國內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1.3.1 中國歷史上的監(jiān)工制度
1.3.2 建國以來工程監(jiān)督方式的變化
1.3.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1.4 信息系統工程
1.4.1 信息系統工程的特點
1.4.2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運作的特點
1.5 我國推行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制度的必要性
第2章 系統科學與監(jiān)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2.1 系統科學發(fā)展概論
2.1.1 系統科學與系統論
2.1.2 系統科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2.1.3 系統論基礎
2.2 系統分析概論
2.2.1 系統分析概述
2.2.2 系統分析方法論
2.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2.3.1 基本建設的概念
2.3.2 技術改造工程項目
第3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基本概念
3.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
3.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特性
3.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定義
3.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基本框架
3.2.1 政府監(jiān)管
3.2.2 社會監(jiān)理
3.2.3 我國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體制
3.2.4 企業(yè)自檢
3.3 信息系統工程實施的保證體系
3.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目標和行為主體
3.4.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目標
3.4.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任務
3.4.3 與信息系統工程有關的行為主體
3.4.4 信息系統工程中主體三方的職責關系
3.4.5 信息系統工程主體三方關系的進一步討論
3.4.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中的一些重要關系的處理
3.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運作模式
3.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建設監(jiān)理的關系
3.7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信息系統審計之間的比較
3.8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中的難點問題
3.8.1 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3.8.2 責任和賠償問題
3.9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依據
3.9.1 信息技術標準的分類
3.9.2 選擇信息技術標準的原則
3.9.3 國內有關的信息技術標準
3.9.4 國際上有關的信息技術標準
第4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
4.1 現代組織論的基本概念
4.1.1 組織的含義及作用
4.1.2 組織設計的原則
4.2 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組織結構模式
4.3 工程項目承發(fā)包的結構模式
4.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組織模式
4.4.1 監(jiān)理機構
4.4.2 組織模式
4.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組織和管理
4.5.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組織
4.5.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管理
4.5.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業(yè)務準則
4.5.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4.6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服務費用
4.6.1 國家物價局、建設部的有關建設監(jiān)理收費規(guī)定
4.6.2 建設監(jiān)理費的構成
4.6.3 建設監(jiān)理費的核算
4.6.4 我國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收費標準建議
4.7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規(guī)定
4.7.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主管部門及其職責
4.7.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范圍和內容
4.7.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活動、合同和程序
4.7.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單位和監(jiān)理工程師
4.8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的資質和設立
4.8.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4.8.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申請、評審和審批
4.8.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管理
4.8.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機構資質質變更、注銷和處罰
第5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
5.1 信息系統監(jiān)理工程師的概念
5.1.1 監(jiān)理工程師
5.1.2 其他監(jiān)理人員
5.1.3 監(jiān)理人員數量的確定
5.1.4 監(jiān)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5.2 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1 總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2 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3 項目經理的崗位職責及權限
5.2.4 現場監(jiān)理員的崗位職責
5.2.5 總監(jiān)助理的崗位職責
5.3 監(jiān)理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5.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管理
5.4.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取得
5.4.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的資格登記
第6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主要內容
6.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的任務
6.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階段、范圍、目標
6.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6.1.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運作程序
6.2 信息系統工程風險管理與項目目標控制
6.2.1 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的風險管理
6.2.2 信息系統工程的整體目標控制
6.3 信息系統工程的質量控制
6.3.1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概念
6.3.2 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控制程序
6.3.3 質量缺陷與事故處理
6.3.4 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6.4 信息系統工程的進度控制
6.4.1 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因素
6.4.2 進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6.4.3 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和審批
6.4.4 進度計劃的檢查與調整
6.4.5 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控制
6.5 信息系統工程的投資控制
6.5.1 信息系統工程投資控制的主要任務
6.5.2 信息系統工程投資控制的主要措施
6.5.3 施工過程中的投資控制
6.5.4 軟件開發(fā)的投資控制
6.5.5 工程結算
6.6 信息系統工程的合同管理
6.6.1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的概念
6.6.2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的作用
6.6.3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務
6.6.4 信息系統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內容
6.7 信息系統工程的信息管理
6.7.1 監(jiān)理信息的類型
6.7.2 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
6.7.3 文檔控制
6.8 信息系統工程的施工協調
6.8.1 工程例會
6.8.2 現場協調會
6.9 信息系統工程的培訓管理
第7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工作制度
7.1 監(jiān)理工作管理制度
7.2 監(jiān)理部內部管理制度
第8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單位的選擇
8.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招標
8.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招標應具備的條件
8.1.2 招標單位應具備的條件
8.1.3 監(jiān)理招標的方式
8.1.4 監(jiān)理招標程序及方法
8.1.5 監(jiān)理投標、開標程序及方法
8.1.6 評標、決標程序及方法
8.2 監(jiān)理的技術建議書和費用建議書
8.2.1 技術建議書
8.2.2 費用建議書
8.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
8.3.1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及合同條件
8.3.2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的主要內容
8.3.3 “業(yè)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條件的應用說明
8.3.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范本
8.3.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樣本
第9章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的法律責任1
9.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概念
9.1.1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責任界定的依據
9.1.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責任的分類
9.1.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特點
9.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的界定
9.2.1 民事責任(職業(yè)責任)
9.2.2 行政責任
9.2.3 刑事責任
9.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法律責任分析
9.4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知識產權責任
9.4.1 知識產權的定義
9.4.2 知識產權的特征
9.4.3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概念和侵權的認定
9.4.4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賠償
9.5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職業(yè)責任保險
第二篇 理論篇
第10章 項目和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0.1 程項目的基本概念
10.1.1 項目的基本概念
10.1.2 項目范疇的概念
10.1.3 項目的組織機構
10.2 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10.2.1 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0.2.2 程項目管理的環(huán)境和過程
10.3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的關系
10.3.1 項目管理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0.3.2 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
10.3.3 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工作內容的比較
10.3.4 監(jiān)理與項目管理角色的比較
第11章 項目階段性管理
11.1 項目孵化和啟動階段
11.1.1 項目孵化階段概述
11.1.2 項目啟動階段概述
11.2 項目規(guī)劃階段
11.2.1 項目規(guī)劃和項目計劃
11.2.2 規(guī)劃的步驟和成果
11.2.3 項目規(guī)劃依賴性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系
11.3 項目實施階段
11.3.1 項目實施準備
11.3.2 項目控制
11.4 項目收尾階段
11.5 項目交接過渡階段
11.5.1 交接內容
11.5.2 項目后評價
11.5.3 項目審計
第12章 項目范圍管理
12.1 項目范圍管理概述
12.1.1 項目范圍管理的概念
12.1.2 項目范圍管理過程和項目選擇方法
12.2 項目章程和項目范圍計劃
12.2.1 項目章程的主要內容
12.2.2 制定范圍計劃和范圍說明書
12.2.3 范圍定義與工作分解結構
12.2.4 工作分解結構(WBS)
12.2.5 制定工作分解結構的方法
12.2.6 范圍審核和范圍變更控制
12.2.7 促進用戶參與的措施
12.2.8 減少變更的措施
12.2.9 范圍變更控制系統
第13章 項目時間管理
13.1 項目時間管理概述
13.1.1 項目時間管理的概念
13.1.2 項目時間管理的過程和進度計劃
13.2 與項目時間管理有關的工具和繪圖技術
13.2.1 圖形表示方法分類
13.2.2 項目網絡圖
13.2.3 甘特圖
13.2.4 關鍵路徑法(CPM)
13.2.5 計劃評審技術(PERT)
第14章 項目成本管理
14.1 項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14.1.1 成本和成本管理的概念
14.1.2 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原理
14.2 項目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
14.2.1 成本分解結構和掙得值分析
14.2.2 成本估算技術和成本控制
第15章 項目質量管理
15.1 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
15.1.1 項目質量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5.1.2 項目質量管理的技術措施
15.2 提高信息技術項目質量的措施
15.2.1 堅強有力的領導支持
15.2.2 質量成本
15.2.3 組織影響、工作環(huán)境因素和質量
15.2.4 成熟度模型
第16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16.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16.1.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6.1.2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
16.2 項目團隊建設
16.2.1 獲取項目人員
16.2.2 資源負荷和資源平衡
16.2.3 團隊建設
16.2.4 團隊建設要以人為本
第17章 項目溝通管理
17.1 項目溝通管理的概念
17.1.1 項目溝通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7.1.2 項目溝通管理的重要性
17.1.3 項目溝通觀念的改進
17.1.4 團隊建設與溝通的關系
17.1.5 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17.1.6 提高傾聽能力的技巧
17.2 項目溝通管理的目標和過程
17.2.1 編制溝通管理計劃
17.2.2 信息發(fā)送
17.2.3 項目績效報告
17.3 改善項目溝通的建議
17.3.1 利用溝通技能解決矛盾沖突
17.3.2 溝通技能培訓學習
17.3.3 召開有效的會議
17.3.4 要重視溝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17.3.5 有效的項目溝通來自心靈溝通
第18章 項目風險管理
18.1 項目風險管理的概念
18.1.1 風險管理的定義和概述
18.1.2 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18.1.3 風險效用理論的概念
18.1.4 信息系統工程項目風險與機會并存
18.1.5 項目風險的基本類型
18.1.6 風險按其影響結果分類
18.1.7 項目風險的特點
18.2 項目風險管理方法
18.2.1 項目風險管理的任務
18.2.2 項目風險管理的組織
18.2.3 項目風險管理的方法
18.2.4 編制項目風險管理計劃
18.3 程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
18.3.1 風險合理公平分配
18.3.2 常用的風險對策
18.3.3 12程項目保險概述
18.4 軟件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
18.4.1 發(fā)生軟件危機的原因
18.4.2 軟件危機的表現
18.4.3 軟件工程項目風險來源
18.4.4 軟件工程項目的風險識別和管理
18.5 人力資源的風險管理
18.5.1 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的定義
18.5.2 人力資源風險的分類
18.5.3 人力資源風險的識別
18.5.4 人力資源風險的評估
18.5.5 人力資源風險的控制
18.5.6 人力資源風險監(jiān)控機制
18.5.7 后備人力資源
第19章 項目采購管理
19.1 項目采購管理的概念
19.1.1 項目采購管理的定義和內容
19.1.2 項目采購管理的作用和過程
19.2 項目采購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19.2.1 采購計劃的編制
19.2.2 編制采購計劃的工具和技術
19.2.3 合同類型
19.2.4 合同專用條款和貨物清單
第20章 項目整體管理
20.1 項目整體管理的概念
20.1.1 項目整體管理的過程
20.1.2 項目計劃的制定
20.1.3 項目計劃的執(zhí)行
20.1.4 整體變更控制
20.1.5 高級管理層支持的重要性
20.2 項目整體管理的原則和方法
20.2.1 全目標管理
20.2.2 過程管理
20.2.3 整合管理
第21章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
21.1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應用概述
21.2 項目管理軟件應用的意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第三篇 專業(yè)篇
第22章 軟件工程概論
22.1 軟件工程的概念
22.1.1 軟件的基本概念
22.1.2 軟件工程的概念
22.2 軟件工程方法論
22.2.1 軟件工程研究的熱點課題
22.2.2 軟件工程方法的基本原理
22.2.3 軟件開發(fā)的生命期方法
22.3 軟件需求分析
22.3.1 用戶需求的內容
22.3.2 需求調研的步驟和方法
22.3.3 用戶需求分析報告
22.3.4 系統分析員的素質要求
22.4 軟件測試.
22.4.1 軟件測試的定義
22.4.2 軟件測試的目的
22.4.3 軟件測試的基本類型
22.4.4 軟件測試的階段步驟
22.4.5 軟件測試的影響因素
22.4.6 軟件獨立測試機構的作用
22.4.7 軟件測試的原則
22.4.8 軟件測試的工具
22.4.9 軟件黑盒測試的要點
第23章 軟件體系結構與工程標準
23.1 軟件體系結構的概念
23.1.1 軟件體系結構的起源
23.1.2 軟件體系結構的定義
23.1.3 軟件重用
23.1.4 構件
23.1.5 軟件體系結構的模型
23.2 多層B/S結構
23.2.1 多層B/S結構的概念
23.2.2 C/S結構與B/S結構的比較
23.3 軟件開發(fā)方法和代碼開放
23.3.1 軟件開發(fā)方法
23.3.2 數據倉庫技術
23.3.3 源代碼開放
23.4 軟件工程標準
23.4.1 軟件工程標準的分類.
23.4.2 軟件工程標準的使用裁剪
23.4.3 軟件成熟度模型(CMM)簡介
23.4.4 ISO 9000簡介
第24章 計算機網絡系統
24.1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24.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24.1.2 網絡的作用
24.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4.1.4 網絡操作系統(NOS)
24.1.5 網絡協議
24.1.6 網絡拓撲結構
24.1.7 網絡帶寬
24.2 局域網(LAN)
24.2.1 局域網的特征
24.2.2 局域網的組成
24.2.3 局域網的工作模式
24.2.4 局域網系統方案的選擇
24.3 城域網(MAN)
24.3.1 城域網(MAN)的由來和發(fā)展
24.3.2 城域網的架構
24.3.6 寬帶網絡的接入方式
24.4 廣域網(WAN)
24.5 網絡互聯設備
24.5.1 網絡傳輸介質互聯設備
24.5.2 網絡物理層互聯設備
24.5.3 數據鏈路層互聯設備
24.5.4 網絡層互聯設備
24.5.5 應用層互聯設備
24.6 國際互聯網(Internet)
24.6.1 互聯網(Internet)的概念
24.6.2 域名系統
24.6.3 互聯網的基本功能
24.6.4 互聯網的接入上網方式
第25章 電子商務
25.1 電子商務的概念
25.2 電子商務技術的核心問題
25.2.1 信息流
25.2.2 物流
25.2.3 資金流
25.2.4 安全認證
25.3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
25.3.1 認證中心體系結構
25.3.2 雙重數字證書
25.4 電子商務的特點、成因和影響
25.4.1 電子商務的特點
25.4.2 電子商務的興起與影響
第26章 智能建筑
26.1 智能建筑工程項目概述
26.1.1 智能建筑工程的由來
26.1.2 智能建筑工程的發(fā)展
26.1.3 我國智能建筑的發(fā)展
26.2 現代智能建筑的弱電技術
26.2.1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的概念
26.2.2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的組成
26.3 現代智能建筑的基本構成
26.3.1 智能建筑的主要結構
26.3.2 智能建筑主要的子系統
第27章 電子政務
27.1 電子政務概述
27.1.1 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
27.1.2 電子政務主要功能需求和服務內容
27.2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
27.3 實現電子政務的途徑
27.3.1 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計劃
27.3.2 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措施
27.4 十二金工程
第28章 數字地球與“3S”技術
28.1 數字地球概述
28.1.1 數字地球的基本概念
28.1.2 數字地球的應用
28.2 數字地球中的“3S”技術
28.2.1 全球定位系統(GPS)
28.2.2 地理信息系統(GIS)
28.2.3 遙感系統(RS)
第四篇 安全篇
第29章 信息系統安全概論
29.1 信息系統安全
29.1.1 信息系統安全的概念
29.1.2 計算機犯罪的形式和發(fā)展趨勢
29.1.3 信息系統安全的特性
29.1.4 信息系統安全監(jiān)理的內容
29.2 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
29.2.1 計算機的分類
29.2.2 計算機安全的概念
29.2.3 計算機安全監(jiān)理
29.2.4 計算機硬件的維護
29.3 網絡安全監(jiān)理
29.3.1 網絡的脆弱性
29.3.2 網絡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業(yè)務
29.3.3 網絡的安全隱患
29.4.4 綜合安全保障體系
29.4.5 信息安全監(jiān)理的任務
第30章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30.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30.1.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30.1.2 計算機病毒的由來和發(fā)展
30.1.3 病毒的特性
30.1.4 病毒的種類
30.1.5 病毒的危害
30.2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30.2.1 防病毒的措施
30.2.2 如何選購防病毒軟件
30.2.3 數據備份技術
30.2.4 網絡防病毒產品的發(fā)展趨勢
第31章 黑客攻擊的防范技術
31.1 計算機黑客的概念
31.1.1 黑客現象的由來和發(fā)展
31.1.2 黑客給世界帶來的損失巨大
31.2 黑客攻擊的防范措施
31.2.1 網絡系統面臨的威脅
31.2.2 黑客攻擊的手法
3 1.2.3 防范黑客攻擊的措施
第32章 常用信息系統安全防范技術
32.1 防火墻技術
32.1.1 防火墻的定義
32.1.2 防火墻的基本分類
32.1.3 防火墻的安全措施
32.1.4 使用防火墻的注意事項
32.2 入侵檢測技術
32.2.1 入侵檢測技術的概念
32.2.2 入侵檢測技術的原理
32.2.3 入侵檢測的方法
32.2.4 入侵檢測系統的功能
32.2.5 入侵檢測系統的結構
32.3 安全審計系統
32.3.1 安全審計的概念
32.3.2 安全審計的分類
32.3.3 系統級審計的目標
32.3.4 審計系統的設計
32.3.5 安全審計系統的功能要求
32.4 數據加密技術
32.4.1 數據加密的概念
32.4.2 對稱密碼體制
32.4.3 非對稱密碼體制
32.4.4 對稱密鑰管理技術
32.4.5 數字簽名
32.4.6 身份認證技術
第33章 企業(yè)網絡系統安全監(jiān)理規(guī)劃
33.1 網絡系統安全風險分析
33.1.1 企業(yè)網絡結構的特點
33.1.2 企業(yè)網絡安全風險評估
33.2 企業(yè)網絡安全需求與安全目標
33.2.1 企業(yè)網絡安全需求分析
33.2.2 企業(yè)網絡安全策略
33.2.3 企業(yè)網絡安全目標
33.3 網絡安全方案總體設計
33.3.1 安全方案設計原則
33.3.2 企業(yè)網絡安全服務、機制與技術
33.4 企業(yè)網絡安全體系結構
33.4.1 物理安全
33.4.2 企業(yè)網絡結構
33.4.3 企業(yè)網絡系統安全
33.4.4 系統安全
33.4.5 信息安全
33.4.6 應用安全
33.4.7 安全管理
33.4.8 安全管理的實現
附錄
附錄 A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常用報表
附錄 B信息系統工程監(jiān)理合同樣板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