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人站在文人畫本位觀點來討論和書寫畫史,不僅導致原來博大深厚、異彩紛呈的繪畫傳統(tǒng)常常被割裂或曲解,而且也使得一些畫史上成就卓越的畫家和流派被蒙塵或湮沒。當然,曾經的聲名沉寂并不意味浙派繪畫成就價值的缺失。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即有學者拋開成見,開始在畫史中論及浙派的價值。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海內外學者從史料勾稽、總體認識到畫家、作品個案等各個角度,初步展開了浙派的研究。本期《朵云》刊發(fā)了部分海內外關于戴進與浙派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論文。相對于浙派曾經在畫史上的顯赫地位,目前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還遠遠不及對明清其他畫派的研究。如浙派的興衰與思潮迭起、流派紛爭的明清畫壇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關系及戴進、吳偉的藝術成就評析等等,都是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期待著有關的研究能夠展開并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