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容庚同志的文集。收錄了甲骨學概況、宋代吉金書籍述評、清代吉金書籍述評、周金文中所見代名詞釋例、飛白考、淳化秘閣法貼考等文章。容庚,(1894-?),字希白,號頌齋,善齋。室名五千卷金石畫室、寶蘊樓。廣東東莞人。少時得舅父鄧爾雅指教,習書法、篆刻,后師從羅振玉研究古文字。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1949年后,任中山大學教授,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古文字學術研究會理事。著名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工書法,尤精金文,蒼藹蘊籍。兼擅篆刻。著有《金文編》、《商周彝器通考》。1946年任嶺南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是第二~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xié)常委。曾鑒定清宮舊藏器物并編成書。選輯流散海外的青銅器,出版《海外吉金圖錄》。編選劉體智所藏青銅器為《善齋彝器圖錄》。匯編自己的收藏為《頌齋吉金圖錄》和《續(xù)錄》。所著《商周彝器通考》(1941,上、下編)在青銅器研究上有重大影響。晚年論著《叢帖考》引起海內外關注。與人合編的《殷周青銅器通論》(1958)列為《考古學??繁N第2號。晚年研究書畫碑帖,也有不少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