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科學大百科》就是帶著這些想法和實驗編纂而成的。它分為“植物和動物”,“物質的世界”,“運動和能量”,“地球和宇宙”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將科學小知識分成了若干小單元,每小單元又由簡練的學習指南和有一定情節(jié)性的漫畫組成。單元的名字很好奇,身邊小植物這么多,怎樣分類呢?要葉子,要花朵究竟有什么用,僅僅是好看嗎?動物是怎樣生長的?狼吃羊,羊吃草,這個世界怎樣讓他們都好好活下來?“植物和動物”一節(jié),仔細告訴你。水為什么會結成冰,滿是冰溜溜的衣裳如何在冬天也曬干了?我們喝的酸奶,吃的醋為什么都是酸的?媽媽做饅頭為什么需要堿?我們喜愛的汽水和可樂冒的泡泡究竟是什么?潛水運動員為什么要戴氧氣?讀讀“物質的世界”,我們就明白了。打別人一巴掌,你自己為什么也會疼?雞蛋為什么能夠豎起來?電燈為什么會亮?光是什么東西?星星的光和螢火蟲的光是一回事嗎?為什么有閃電,為什么要刮風,火山和地震為什么死去那么多人?我們一口氣讀完“運動和能量”,“地球和宇宙”,小朋友已經是科學小博士了,參加各種知識競賽也就不再撓頭了。本書“小常識”、“再詳細一點”等細膩又活潑的欄目設計,以及精致又豐富的照片和插圖,可都是單拎出來的知識點哦?!堵嬁茖W大百科》基本涵蓋中小學自然勞動課和物理化學課必然涉及的常識,并把這些知識和具體生活場景聯系起來,使小讀者輕松地讀漫畫學生活的同時就能懂得很多知識,激發(fā)自己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學的濃厚興趣,為進入初中學習提供必要的準備和常識。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發(fā)自己注意觀察細心思考自己周邊的問題。我們在生活和成長中,科學無所不在,只要我們擁有好奇的眼睛,創(chuàng)造性的大腦,一切都是常新的。祖沖之、牛頓、愛因斯坦都不是打小就是苦孩子,鄧稼先、陳省深、霍金也并不天天板著臉。相反,他們在求知求真的追索中,是滿懷樂趣,滿懷熱情的;沒有樂趣沒有熱情,什么動力,能讓他們付出一輩子的努力?還有比冥想思索里豁然開朗更純粹的快樂嗎?這就像我們在山洞里找出路,第一個發(fā)現影子的人是何等驚異,第一個發(fā)現光亮的人是何等欣悅?。‖F在正逢著加強青少年的科學啟發(fā)和素質教育的時流,強調感情帶動價值觀。我想,作為成人也該展開自己對科學的反思??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梁啟超說,你要問我信仰什么,那是趣味,趣味,還是趣味??茖W,并不是一貫正確的代名詞,也不是主客觀符合若節(jié)的意識形態(tài)或者哲學表達,它并不屬于那些總自認為真理的擁有者,它更屬于好之者、樂之者,是趣味讓那么多人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終其一生,九死其猶未悔。阿基米德在洗澡中發(fā)現了浮力,牛頓被蘋果砸一下弄懂了重力,這些快樂并非來自偶然,而是來自他們投身科學本身的報償。總之,科學屬于探索者,我們無邊的生活中有無邊的科學,無邊的科學就有無邊的快樂。學科學原本該很有興味的事。在大自然中,我們永遠是個孩子,在真理面前,我們永遠一無所知,科學大道如夷,是對我們謙卑的獎賞,這路上,趣味和快樂是指引我們前進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