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散文隨筆理論評論

理論評論

理論評論

定 價:¥22.00

作 者: 張炯,賀紹俊編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叢編項: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
標 簽: 網(wǎng)絡/校園

ISBN: 9787507512274 出版時間: 2001-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1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一九○三:前夜的涌動(節(jié)選)王國維:20世紀的另一思想源頭王國維是本世紀初的又一位奇人。王國維的出現(xiàn),似乎純屬一個偶然,但它卻是20世紀初的一個歷史的奇跡!1903年,差不多就是章太炎在監(jiān)獄里讀佛經(jīng)的時候,也就是蘇曼殊寫完《慘社會》不久又上山當和尚的時候,王國維正在通州師范學校的某盞燈下讀叔本華。王國維讀叔本華的直接結(jié)果是,不久后他即寫出了《紅樓夢評論》。把目光從具體成果上拉開,放射到整個世紀,我們卻發(fā)現(xiàn),正是從這里,王國維牽起了20世紀思想的另一個源頭。而這一點,卻被排除在人們的研究視野之外,至今沒有被人談及。把“玉”敘述為“欲”之后王國維認為,《紅樓夢》是通過欲望的故事以尋找解脫之道。而為了論證《紅樓夢》是寫關(guān)于欲望的故事,他尋找的重要根據(jù)之一是,賈寶玉名字上的“玉”,是欲望之“欲”的諧音:“所謂玉者,不過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边@顯然太過牽強。這種牽強的依據(jù)便使王國維的論述建立在不太堅實的基礎之上。加拿大籍華裔學者、王國維研究專家葉嘉瑩便指出,《紅樓夢評論》的“第一個最明顯的錯誤乃是他完全以‘生活之欲’之‘痛苦’與‘示人以解脫之道’作為批評《紅樓夢》一書之依據(jù),甚至對‘寶玉’之名加以附會”。她認為:“這種說法從《紅樓夢》本身來看,實在有著許多矛盾不合之處。”因為“《紅樓夢》中的‘寶玉’決非‘欲’之代表”。而王國維指“玉”為“欲”,則“犯了中國舊文學批評傳統(tǒng)之比附字義勉強立說的通病”。國內(nèi)的近代文學史也多指出其論述“多有牽強之處”。然而,問題卻可以從另一角度思考。王國維不是一個隨便說話的人。他的其他研究,特別是古文字研究表明他是一位治學十分嚴謹?shù)膶W者??梢哉f,王國維的學術(shù)成就與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密不可分。今天,盡管我們?nèi)匀豢梢越o《紅樓夢評論》好幾頂桂冠,如第一個將西方美學引進中國,第一個用美學方法研究古典名著,第一次對《紅樓夢》的“精神”和“美學上之價值”等問題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探討和評價,較之先前舊紅學派的考證是一個明顯的進步,等等,但我們卻不能說《紅樓夢評論》在具體的《紅樓夢》研究上取得了多大的學術(shù)成就?!都t樓夢評論》更大的價值在于,王國維在文章里借題發(fā)揮,說了些他希望說的話。也正因此,《紅樓夢評論》本身已成為一個很好的文本,通過它,我們不是讀《紅樓夢》,而是讀王國維,讀王國維當時的思想與思路,并通過王國維讀20世紀初,乃至讀20世紀。首先要進入王國維的問題。欲望,在王國維那兒,是一個人生問題。王國維早期喜愛哲學,而對人生問題的關(guān)注是他喜愛哲學的重要原因。王國維青年時貧病交加,無論形而下還是形而上,都被人生問題所困擾著。為求“新學”,他四處奔波。曾進羅振玉創(chuàng)辦的東文學社學習,想不到小小的腳氣病卻能厲害到讓他不得不中斷學業(yè)的程度。1902年2月,他曾赴日本留學,進東京物理學校。誰知在日本只呆了四五個月便“腳氣病大作”,為治病,只能“依羅振玉之勸,遂以是夏歸國”。王國維回憶說,那時他“體素贏弱,性復憂郁,人生之問題日往復于事前。自是始決從事于哲學”。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叔本華進入了他的視野。這個“進入”的機遇似乎是偶然碰到的。王國維在東文學社學習時,社中教師為日本文學士藤田豐八和田岡佐代治。一天他偶然見到田岡的文集中引用的康德、叔本華哲學,十分喜愛,竟與康德、叔本華,特別是叔本華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本以為一生無讀德文原文的條件,但因為叔本華的強大吸引力,他竟在學英文、日文的同時學習德文,終于能借助工具書并參照日文譯文讀懂叔本華。1902年王國維從日本回國后因羅振玉的關(guān)系到南洋公學當辦事人員,不久又由羅振玉介紹到通州師范當教習。從南洋公學開始,王國維便開始讀叔本華、讀康德。“叔氏之書,思精而筆銳”,對他產(chǎn)生了強大的魔力。他反復研讀,不忍釋手。叔本華與王國維的緣分在于叔本華的理論與王國維對人生的感受與思考產(chǎn)生了契合。王國維天生具有哲學家的頭腦。在那個人心動蕩、社會躁動的年代,人們的思想都被一些熱鬧的問題燃燒著,他的思維卻透過了政治、社會的表層,鉆到了人生的深層。他所發(fā)出的追問是:生活的本質(zhì)是什么?正是在這樣的追問里,他與叔本華產(chǎn)生了共鳴。他興奮地從叔本華那里吸收著哲學營養(yǎng)。叔本華關(guān)于欲望、痛苦、解脫的觀點不僅給了他把握生活本質(zhì)的靈感,而且給了他具體的思想資源?!都t樓夢評論》便從人生談起。他以為,因為人之有生,人之欲生,于是便產(chǎn)生了人……

作者簡介

暫缺《理論評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目錄
   1.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7-2000年)
    全國優(yōu)秀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名單
    (以得票多少為序)
   2.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7-2000年)
    全國優(yōu)秀理論評論獎評委名單
   3.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7-2000年)
    全國優(yōu)秀理論評論獎備選作品名單
   4.編者的話
   5.獲獎作品目錄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7-2000年)
    全國優(yōu)秀理論評論獎
    獲獎作品
    作品 作者 原發(fā)表出版單位
   《“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評價》 陳涌 《文藝報》
   《一九○三:前夜的涌動》 程文超 山東教育出版社
   《12個:1998年的孩子》 何向陽 《青年文學》
   《西部:偏遠省份的文學寫作》 韓子勇 百花文藝出版社
   《文學理論現(xiàn)代性問題》 錢中文 《文學評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