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寧,1918年出生于河北任邱。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冀中堅持敵后斗爭。1949年與傅作義先生一道參加水利部的籌組工作,數十年來歷任副司長、司長、副部長等職。從50年代起,他就是水利基建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李伯寧領命赴三峽,自稱是“感到又高興,又惶恐。高興的是,我做了那么漫長的三峽夢,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波光粼粼的高峽平湖已經在望了;惶恐的是,壓在我肩上的擔子太重,安置幾十萬移民的艱巨任務我力不勝任。但中央既已決定,我只能服從且盡力而為”!來到宜昌后,李伯寧躊躇滿志,決心為三峽省、為庫區(qū)貧困縣市的人民的未來拼命一搏。籌備一個行政省份的工作千頭萬緒,而三峽省的未來只能描繪在一窮二白的紙上,具有詩人氣質的李怕寧,對他履行的使命充滿信心。三峽省的區(qū)域范圍是:四川的涪陵、萬縣兩地區(qū)和湖北的宜昌市、宜昌地區(qū)及原恩施地區(qū)的巴東縣。省會設在宜昌市,全省總人口約1600萬。1985年的上半年,李伯寧往返穿梭于北京:宜昌::萬縣——涪陵——重慶之間,足跡踏遍庫區(qū)范圍內的山山水水,與中央及湖北、四川省的領導同志商討庫區(qū)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及開發(fā)型移民的選點示范工作。下半年,則著重從全國各地“招兵買馬”,逐步建立健全省政府機構及各職能部門。原《中國水利報》社社長楊秀偉作為省委宣傳部負責人駐扎宜昌,異?;钴S;原《中國電力報》社總編李講安以《三峽日報》負責人身份在宜昌頻繁活動,著名詩人雷抒雁負責籌備文化廳的工作……三峽省委、省政府首腦,除李伯寧外,湖北、四川兩省均委派兩名副省長擔任副手;三峽省人大、省政協也在組建班子。短短幾個月時間,各局、辦籌備組的負責人均欣然受命趕赴省會宜昌,宜昌地區(qū)和宜昌市機關亦抽調了部分工作人員到籌備組,企盼在三峽省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大展拳腳,青史留名。為使同事們深入了解三峽工程和理解中央對移民工作的指示,探索如何“變一次性賠償為開發(fā)型移民”的道路,李伯寧在三峽省籌備組工作會議上慷慨陳詞,發(fā)表了題為“修建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的長篇演講。他強調:“為什么要在長江修建三峽大壩?因為它有巨大的綜合效益,例如:防洪、發(fā)電、航運等。我看第一位的效益足可以解決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問題?!彼赋觯骸?0多年來,由于工程遲遲不定,川東、鄂西一直不敢上大的骨干項目,致使這里的窮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扭轉和改善。如果工程再拖下去,誰也不敢往這里擺項目,庫區(qū)人民還得窮熬下去。庫區(qū)移民雖有困難,但只要工程上馬,通過工程建設和這一地區(qū)的經濟開發(fā),群眾就會越來越富?!彼难葜v,博得與會者陣陣掌聲。人們認識李伯寧,從他的言行舉止窺見了三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