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修訂版)

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修訂版)

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修訂版)

定 價:¥46.00

作 者: 吳漢東,胡開忠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民法

ISBN: 9787503652721 出版時間: 2005-0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54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知識要成為財富,成為知識創(chuàng)造者個人控制和享有的財富,有賴于國家法律的確認與保護。知識財富的法律化、權利化形態(tài)就是知識產權或無形財產權。關于無形財產保護的法律制度,從其興起到發(fā)展至今只有三四百年的時間,但它卻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西方發(fā)達國家率先建立和健全了自己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并在世界范圍內倡導構建了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體系。進入20世紀下半葉以來,知識產權領域出現(xiàn)了兩個引人注目的變化:一是新技術革命的發(fā)展,帶來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二是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形成,帶動各國知識產權立法走上一體化、趨同化的進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fā)展與變革,不僅表現(xiàn)為其保護范圍不斷擴展、權利內容日益豐富多彩,而且表現(xiàn)為新的權利制度陸續(xù)產生、舊的權利體系幾乎打破。換言之,由于現(xiàn)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財富形態(tài)的變化,財產已越來越多地變?yōu)闊o形的、非物質性的,眾多的無形財產已不限于是傳統(tǒng)的知識產權。鑒于上述情形,作者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提議建立一個大于知識產權范圍的無形財產權體系,以包容一切基于非物質形態(tài)所產生的權利,以回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與商品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法律需求。<

作者簡介

  吳漢東,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51年1月生,1982年、1987年、1995年先后畢業(yè)于中南財經大學、中南政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教授、民商法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社科聯(lián)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專業(yè)方向為民商法理論、知識產權法。1993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錫拉丘茲大學法學院進修;1996至1997年赴澳門擔任立法議員法律顧問。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胡天忠,法學博士,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民商法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已在《法學》、《法商研究》、《法律評論》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著有《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權利質權制度研究》、《知識產權法比較研究》等多部著作,曾獲2002年度司法部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無形財產權基本理論
第一章 無形財產權制度的歷史變革
第二章 無形財產權的基本理論范疇
第三章 無形財產權的本體、主體與客體
第四章 無形財產權的利用
第五章 無形財產權的限制
第六章 無形財產權的保護
第七章 無形財產權的制度體系
第八章 無形財產權與反不正當競爭
第九章 地形財產權與有形財產權以及其他財產權
第十章 無形財產權的經濟分析
第十一章 無形財產權的管理
第二編 創(chuàng)造性成果權
第十二章 著作權
第十三章 專利權
第十四章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
第十五章 商業(yè)秘密權
第十六章 植物新品種權
第三編 經營性標記權
第十七章 商標權
第十八章 貨源標記或原產地名稱權
第十九章 商號權
第二十章 域名權
第四編 經營性資信權
第二十一章 形象權
第二十二章 商譽權
第二十三章 信用權
第二十四章 特許經營權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