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

定 價:¥34.00

作 者: 葛兆光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三聯(lián)講壇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108022011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一批有特色的選修課、專題課與有影響的演講,以課堂錄音為底本,整理成書時秉持實錄精神,不避口語色彩,保留即興發(fā)揮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氛圍。希望借此促進校園與社會的互動,讓課堂走出大學圍墻,使普通讀者也能感知并進而關注當代校園知識、思想與學術的進展動態(tài)和前沿問題。這份課堂講錄大致可以按內容分為四類:一類是討論現(xiàn)代西方新理論和新方法如何能夠運用到中國思想是的研究中,這里包括年鑒學派、??潞秃蟋F(xiàn)代歷史學;一類是討論什么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包括考古發(fā)現(xiàn)、文物、圖像、甚至地圖,主要是想改變過去思想史研究資料狹隘其實是視野狹隘的缺欠;一類是嘗試使思想史與其他歷史研究領域——比如文明史、知識史、觀念史、法律史以及社會史——之間有溝通和互動;一類是與傳統(tǒng)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作者首倡的思想史研究中“加法”和“減法”。此外,在一頭一尾,還討論了近來中國文史學界的一些新變化和關于文史研究的學術規(guī)范問題,力圖在更大的背景上考量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境遇、問題與方法。

作者簡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初中畢來以后,曾經在貴州苗族山區(qū)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1984年研究生畢業(yè)。曾經在江蘇揚州師范學遼歷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現(xiàn)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與兼職教授。并曾應邀先后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臺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過《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中國宗教與文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研究》、《歷史與文化理論》、《中國學術經典選讀與研究》、《宗教文獻概論》、《思想史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主要著述如下:《禪守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兜澜膛c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豆糯娢囊斀狻?,北京出版社,1988年?!稘h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1990年?!短圃娺x注》,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1999年?!吨袊浀涫N》,香港中華書局,1933年;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吨袊U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陡鹫坠庾赃x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2001年?!吨袊诮膛c文學論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队蛲庵袊鴮W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豆糯袊鐣c文化十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肚芳捌渌毫逄频澜痰乃枷胧费芯俊?,三聯(lián)書店,2003年。譯作有《通向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學術性的隨筆和評論結集出版的有《門外談禪》、《考槃在澗》、《佛影道蹤》、《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并不遙遠的歷史》和《在異鄉(xiāng)聽雨看云》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引言 近年來文史研究領域的新變
開場白
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政治、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變化
二 常識的變化:關天重建學術研究的基礎
三 基礎的動搖與瓦解:以國家、傳統(tǒng)、現(xiàn)代為例
四 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中的實例
五 文史領域:關注重心與使用資料的變化
六 小結
[建議閱讀文獻]
第一講 法國年鑒學派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一 年鑒學派的來龍去脈
二 年鑒學派的主要傾向及對中國史學的啟發(fā)
三 對年鑒學派的批評及60年代后年鑒學派的變化
四 個案介紹:以《國王神跡》為例
[建議閱讀文獻]
第二講 ??碌睦碚撆c中國思想史研究
一 知識考古學與思想史研究
二 關于思想史的重新考察
三 知識考古學視野中的思想史資料
四 思想史可以這樣寫:瘋癲、刑法與監(jiān)獄的背后
五 小結
[建議閱讀文獻]
第三講 后現(xiàn)代歷史學的洞見與不見
一 關于《懷柔遠人》和《白銀資本》在中國的爭論
二 什么是后現(xiàn)代歷史學的主要觀念?
三 歷史是虛構文本、是散文作品嗎?
四 歷史文本真?zhèn)螁栴}的另類觀察
五 歷史的寫法與讀法
六 后現(xiàn)代歷史學的不見或局限
[建議閱讀文獻]
第四講 什么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
一 思想史研究如何感到資料的局限和局促?
二 不在過去思想史視野范圍里面的各種資料
三 思想史怎樣才能充分運用這些資料?
[建議閱讀文獻]
第五講 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思想史研究
一 歷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對學術史之影響
二 20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發(fā)現(xiàn)和思想史的再認識
三 思想史的觀念如何改變才能回應不斷出現(xiàn)的考古發(fā)現(xiàn)
[建議閱讀文獻]
第六講 關于圖像的思想史研究
第七講 作為思想史資料的古輿圖
第八講 文化史與文明史——以宋代中國的歷史為例
第九講 知識史與思想史——以西洋天學進入中國及其對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為例
第十講 在法律史、社會史與思想史之間——以傳統(tǒng)社會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分配為例
第十一講 觀念史的研究方法——以陸九淵的“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為例
第十二講 文化史與思想史研究的“視域”轉換——以“唐宋”、“宋明”兩個不同研究范式為例
第十三講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
第十四講 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變化——以日本學者研究日本近代思想史為例
附說 想像的邊界——關于文史研究的學術規(guī)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