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一批有特色的選修課、專題課與有影響的演講,以課堂錄音為底本,整理成書時秉持實錄精神,不避口語色彩,保留即興發(fā)揮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氛圍。希望借此促進校園與社會的互動,讓課堂走出大學圍墻,使普通讀者也能感知并進而關注當代校園知識、思想與學術的進展動態(tài)和前沿問題。這份課堂講錄大致可以按內容分為四類:一類是討論現(xiàn)代西方新理論和新方法如何能夠運用到中國思想是的研究中,這里包括年鑒學派、??潞秃蟋F(xiàn)代歷史學;一類是討論什么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包括考古發(fā)現(xiàn)、文物、圖像、甚至地圖,主要是想改變過去思想史研究資料狹隘其實是視野狹隘的缺欠;一類是嘗試使思想史與其他歷史研究領域——比如文明史、知識史、觀念史、法律史以及社會史——之間有溝通和互動;一類是與傳統(tǒng)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作者首倡的思想史研究中“加法”和“減法”。此外,在一頭一尾,還討論了近來中國文史學界的一些新變化和關于文史研究的學術規(guī)范問題,力圖在更大的背景上考量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境遇、問題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