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希臘語意為“沒有或不存在的地方”;新拉丁語為“想象的島嶼”。從學理上講,“烏托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自從柏拉圖起,思想家們所一直追求的關于完美、理想的社會的觀念。按照這種觀念,“在社會、政治、經濟方面折磨人類的各種罪惡被根除;國家所發(fā)揮的功能就是為了所有人的利益與幸?!??!稙跬邪睢反碇昝?、絕對平等、絕對的“真、善、美”,它作為一種象征,一種代名詞,被廣泛運用于社會、政治、文學、建筑等諸多領域。莫爾作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空想社會主義奠基人的思想超越了時代,他對私有制進行了批判尖銳而深邃,這是當時人們不也想象的。莫爾的社會理想集中體現在他虛構的烏托邦島上,在那里廢除了私有制,消滅了三大差別,商品和貨幣按需分配。在那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窮人,財產公有,分配公平,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莫爾的時代是地理發(fā)現的大時代。新的航路,新的陸地,新的人民,一齊涌現出來,使歐洲人眼界頓開。他所建構的理想社會,未受新興工業(yè)的污染,在許多方面都保留著早期人類社會以及原始宗教的特征,他用充滿激情的表現方式,把古代思想家對完美盛世的零星想象融合在一起,使其系統化,勾勒了一個完美的理想國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