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又作佛陀、浮屠等,是印度梵文(buddha)的音譯,簡稱做佛。漢意是覺者,白話是覺悟了的人。覺悟了的人就是佛,可見這佛不但不是迷信,而且還要破除迷信,讓人們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從而得到覺悟而成為自己的主人。覺的意思是一覺睡醒過來,悟的意思是有了自我的意識。沒有一個人愿意生活在黑暗或者蒙昧之中,所以人們都企盼著覺醒與明悟。悟字從心(忄)從吾,就是說心中有了吾的意識,或者說是吾自己意識到了吾的存在。就好比那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一樣,因為我有了清醒的意識,所以才標志著我自己的存在。有了這種存在的感受,也就是悟。通向這種境界的道路,就是一種最大的智慧。佛教的原本,來自于印度,也許有不少與我們本土文化不相符合的地方;但這種被改造和發(fā)展了的佛教所采用的方法,卻正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法寶?!读娣▽殙洝房梢哉f是禪宗獨立的標志,也是中國佛教的集大成者。禪宗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就是說,并不見得要去修煉苦行,擺脫世俗,只要你能夠從自己的心地上見到自己的本來佛性,那也就是修成就了。清代丁福保有箋疏,夏偉同志幫助擇要而注,以利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