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電工技術高等電力網絡分析

高等電力網絡分析

高等電力網絡分析

定 價:¥26.50

作 者: 張伯明,陳壽孫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現(xiàn)代電力系統(tǒng)叢書
標 簽: 電力網絡分析

ISBN: 9787302021391 出版時間: 199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31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敘述了以計算機為工具進行電力系統(tǒng)網絡分析的基本原理、算法及實現(xiàn)技術。本書共12章,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有6章,內容包括:電力網絡的數學模型;網絡方程和網絡矩陣;稀疏矩陣和稀疏矢量技術;網絡方程的修正解法;網絡的變換、化簡和等值以及大規(guī)模電網的分塊計算法。第二部分有4章,內容包括電力系統(tǒng)潮流計算;潮流方程的各種特殊解法;潮流計算中的特殊問題以及潮流計算在各應用領域中的擴展。第三部分有2章,內容為:對稱分量法及相序網絡;電力系統(tǒng)故障分析的計算機計算方法。本書將矩陣分析、圖論描述和物理概念的解釋結合起來,論述深入淺出,并附有例題和習題,便于自學。本書可以作為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電力專業(yè)科技人員、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參考。

作者簡介

  張伯明1948年生,博士,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電力系統(tǒng)分析和電力系統(tǒng)調度自動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電網能量管理系統(tǒng)等領域取得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曾于1990年在東北電網率先實現(xiàn)實時狀態(tài)估計,又在河南、天津等多個電網實現(xiàn)開放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統(tǒng)高級應用軟件。發(fā)表論文7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教委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三次,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一次,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評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F(xiàn)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自動化與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委員,北京市電機工程學會理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篇 電力系統(tǒng)網絡方程及其基本解法
   第一章 形成網絡方程的系統(tǒng)化方法
    1.1 網絡的概念
    1.1.1 網絡的概念
    1.1.2 網絡的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
    1.2 電力網絡的拓撲約束
    1.2.1 圖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定義
    1.2.2 關聯(lián)矩陣和關聯(lián)矢量
    1.2.3 三種關聯(lián)矩陣A,B,Q之間的關系
    1.2.4 網絡拓撲約束——基爾霍夫定律的表達
    1.3 電力網絡支路特性的約束
    1.3.1 一般支路及其退化
    1.3.2 網絡支路方程和原始阻抗(導納)矩陣
    1.4 網絡方程——網絡的數學模型
    1.4.1 節(jié)點網絡方程
    1.4.2 回路網絡方程
    1.4.3 割集網絡方程
    1.5 變壓器和移相器支路的數學描述
    1.5.1 一般無源支路的數學描述
    1.5.2 廣義關聯(lián)矢量和變壓器/移相器支路的數學描述
    1.6 小結
    習題
   第二章 電力系統(tǒng)網絡矩陣
    2.1 節(jié)點導納矩陣
    2.1.1 節(jié)點導納矩陣的性質、特點及物理意義
    2.1.2 節(jié)點導納矩陣的建立
    2.1.3 節(jié)點導納矩陣的修改
    2.2 節(jié)點阻抗矩陣
    2.2.1 節(jié)點阻抗矩陣的性質、特點及物理意義
    2.2.2 用支路追加法建立節(jié)點阻抗矩陣
    2.2.3 連續(xù)回代法形成節(jié)點阻抗矩陣
    2.2.4 網絡變更時節(jié)點阻抗矩陣的修正
    2.3 節(jié)點導納矩陣和節(jié)點阻抗矩陣之間的關系
    2.4 小結
    習題
   第三章 電力網絡計算中的稀疏技術
    3.1 概述
    3.2 稀疏技術
    3.2.1 稀疏矢量和稀疏矩陣的存儲
    3.2.2 稀疏矩陣的因子分解
    3.2.3 利用稀疏矩陣因子表求解稀疏線性代數方程組
    3.3 稀疏矩陣技術的圖論描述
    3.3.1 基本定義和術語
    3.3.2 因子分解過程的圖論描述
    3.3.3 前代回代過程的圖論描述
    3.3.4 不對稱稀疏矩陣的圖上因子分解
    3.3.5 在賦權雙向因子圖上的前代回代過程
    3.3.6 計算代價的分析
    3.4 稀疏矢量法
    3.4.1 幾個定義
    3.4.2 稀疏矢量法中的幾個性質和定理
    3.4.3 道路集的形成
    3.4.4 不對稱矩陣情況的擴展
    3.4.5 計算代價的分析
    3.5 節(jié)點優(yōu)化編號
    3.5.1 在稀疏矩陣技術中使用的節(jié)點優(yōu)化編號方法
    3.5.2 提高稀疏矢量法計算效力的節(jié)點優(yōu)化編號方法
    3.6 小結
    習題
   第四章 網絡方程的修正解法
    4.1 補償法網絡方程的修正解
    4.1.1 矩陣求逆輔助定理
    4.1.2 補償法網絡方程的修正計算
    4.1.3 補償法在電網計算中的應用
    4.1.4 補償法的物理解釋
    4.2 因子表的修正算法
    4.2.1 系數矩陣不增階時因子表的修正——秩1因子修正
    4.6 本章小結
    4.7 問題與解答
    4.8 專題討論
    4.8.1 測驗
    4.8.2 練習
   第5章 Word2000中文版提高
    5.1 高級排版技術
    5.1.1 分欄排版
    5.1.2 版心大小的調整
    5.1.3 段落排版高級技巧
    5.2 樣式和模板
    5.2.1 樣式的制作與使用
    5.2.2 模板的制作與使用
    5.3 表格和圖形的使用技術
    5.3.1 表格的建立與編輯
    5.3.2 表格的排版
    5.3.3 Word2000中的圖形功能
    5.6 本章小結
    5.7 問題與解答
    5.8 專題討論
    5.8.1 測驗
    5.8.2 練習
   第6章 初識Excel2000中文版
    6.1 Excel2000中文版窗口簡介
    6.1.1 Excel2000中文版的功能
    6.1.2 Excel2000中文版的啟動
    6.1.3 Excel2000的窗口界面
    6.2 Excel2000中文版的使用
    6.2.1 Excel2000窗口中的基本操作
    6.2.2 打開一個Excel2000文件
    6.2.3 存盤和退出
    6.2.4 用Excel2000的模板打開新文件
    6.3 本章小結
    6.4 問題與解答
    6.5 專題討論
    6.5.1 測驗
    6.5.2 練習
    第二篇 電力系統(tǒng)潮流計算
   第七章 潮流計算的數學模型及基本解法
    7.1 潮流計算問題的數學模型
    7.1.1 潮流方程
    7.1.2 潮流方程的討論和節(jié)點類型的劃分
    7.2 高斯迭代法(Gauss法)為基礎的潮流計算方法
    7.2.1 基于導納矩陣的方法
    7.2.2 基于阻抗矩陣的方法
    7.2.3 關于高斯法的討論
    7.3 牛頓-拉夫遜法潮流計算
    7.3.1 牛頓-拉夫遜法的一般描述
    7.3.2 直角坐標的牛頓-拉夫遜法
    7.3.3 極坐標的牛頓-拉夫遜法
    7.3.4 牛頓-拉夫遜法和雅可比矩陣的討論
    7.4 小結
    習題
   第八章 潮流方程的特殊解法
    8.1 直流潮流
    8.2 潮流計算的快速分解法
    8.2.1 快速分解法的理論基礎
    8.2.2 快速分解法的計算流程
    8.3 潮流計算中的靈敏度分析和分布因子
    8.3.1 潮流靈敏度矩陣
    8.3.2 分布因子
    8.4 小結
    習題
   第九章 潮流計算中的特殊問題
    9.1 負荷的電壓靜態(tài)特性
    9.1.1 把負荷功率看作節(jié)點電壓的線性函數
    9.1.2 把負荷功率看作節(jié)點電壓的二次函數
    9.2 節(jié)點類型的相互轉換和多Vθ節(jié)點問題
    9.2.1 PV節(jié)點轉換成PQ節(jié)點
    9.2.2 PQ節(jié)點轉換成PV節(jié)點
    9.2.3 多Vθ節(jié)點時的潮流計算
    9.3 中樞點電壓和聯(lián)絡線功率的控制
    9.3.1 中樞點電壓的控制
    9.3.2 聯(lián)絡線功率的控制
    9.4 無功電壓問題和網損分析
    9.4.1 電力系統(tǒng)的無功電壓問題
    9.4.2 電力系統(tǒng)網損的分析
    9.5 潮流方程解的存在性、多值性及病態(tài)潮流解法
    9.5.1 潮流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多值性
    9.5.2 病態(tài)潮流及其解法
    9.6 潮流方程中的二次型
    9.7 小結
    習題
   第十章 潮流計算問題的擴展
    10.1 概述
    10.1.1 變量的劃分
    10.1.2 潮流方程
    10.1.3 約束方程
    10.2 潮流計算問題的擴展
    10.2.1 常規(guī)潮流
    10.2.2 約束潮流
    10.2.3 動態(tài)潮流
    10.2.4 隨機潮流
    10.2.5 最優(yōu)潮流
    10.2.6 開斷潮流
    10.3 最優(yōu)潮流及其求解方法
    10.3.1 最優(yōu)潮流算法的分類
    10.3.2 簡化梯度法最優(yōu)潮流
    10.3.3 牛頓最優(yōu)潮流算法
    10.3.4 有功無功交叉逼近最優(yōu)潮流算法
    10.3.5 關于最優(yōu)潮流的目標函數
    10.4 開斷潮流及其求解方法
    10.4.1 補償法支路開斷時的潮流計算
    10.4.2 發(fā)電機開斷的潮流計算
    10.5小結
    習題
    第三篇 電力系統(tǒng)故障分析
   第十一章 對稱分量法及相序網絡
    11.1 對稱分量法
    11.2 電力系統(tǒng)元件的序參數和序網
    11.2.1 同步發(fā)電機和負荷的序參數
    11.2.2 輸電線元件的序參數
    11.2.3 變壓器元件的序參數
    11.2.4 電力系統(tǒng)的序網絡及其節(jié)點導納矩陣
    11.3 故障電路的對稱分量模型
    11.3.1 橫向故障電路的相分量模型
    11.3.2 橫向故障電路的序分量模型
    11.3.3 縱向故障電路的相分量和序分量模型
    11.4 小結
    習題
   第十二章 電力系統(tǒng)故障分析的計算機計算方法
    12.1 電力系統(tǒng)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
    12.2 規(guī)范化的計算機故障分析計算方法
    12.2.1 一條輸電線元件發(fā)生故障的情況
    12.2.2 不同故障時Yf的分析
    12.2.3 故障影響一組元件的情況
    12.3 小結
    習題
    附錄I 分塊矩陣求逆公式
    附錄Ⅱ 矩陣求逆輔助定理的證明
    附錄Ⅲ IEEE14母線和30母線標準試驗系統(tǒng)數據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