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夏,著名作家張恨水從北京出發(fā),在鄭州、洛陽稍作逗留后,進入陜西,開始了潼關至蘭州的西北之旅,《西游小記》從一個旅游者的視角,記述了沿途各地的風景名勝以及民風民俗,可作導游文字來讀?!段餍须s記》是李孤帆1939年3月至12月在甘、青、陜以及四川的游歷筆記,有兩點值得重視:一是對西北和成、渝等地的后方抗戰(zhàn)情況敘述較詳,二是對甘、青一帶的藏、回民族風情和宗教問題關注較多?!段饔涡∮洝肥侵袊F(xiàn)代家喻戶曉的作家張恨水的游記?!熬拧ひ话恕比毡厩终紪|北以后,有識之士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倡導開發(fā)西北,建設大后方,以為抗日救國之基地,于是東南人士紛紛來西北考察。1934年5月,張恨水攜北華美專工友小李,離開北京,前往西北考察,考察活動歷時近3個月。張恨水以“西北民生疾苦”作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燕歸來》、《小西天》兩部長篇小說,以反映西北大社會,而將西北沿途所見所聞,寫為《西游小記》,介紹風景名勝、民生民俗、歷史地理,以引起國人對于開發(fā)西北的關注?!段餍须s記》是李孤帆以中國銀行高級職員的身份,于1934年3月19日至12月19日,在甘肅、青海、四川、陜西等地公干之余的游記,共31節(jié),大體按時間先后排列。書中作者用較多篇幅記述了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重慶、成都、蘭州、西安、寶雞、漢中、桂林的情況,以及當?shù)孛癖娪行蚴枭?、沉著防空的情形。書中還對甘青一帶的藏族及藏傳佛教、回族及伊斯蘭教有著極為詳細的記述,舉凡寺院、教派、生活習俗等都有生動的記述。此外,書中還對西部的成都、西安、蘭州等地的風物、民俗、民眾生活等都有細致深入的記述,并對一些陋習予以批判??傊?,本書對于認識抗戰(zhàn)時期的中國西部社會,編寫西部地方史志,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