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窗雜錄》是宋人編輯的一部彙集從初唐到北宋有關詩格、吟譜、句圖以及詩論的總集,具有較重要的詩學文獻價值。因歷來只存有明抄本和明刻本,流傳極少,讀者很難看到。今據該書明抄本縮微膠片(原書現藏臺灣中央圖書館)影印出版,以供讀者閱讀研究。因底本存在不少訛誤倒脫等問題,有的篇章難以卒讀,因此又用以下幾種本子做了??薄#ㄒ唬┟鞒尽蛾悓W士吟窗雜錄》五十卷,目錄三卷,八冊。此本有“鐵琴銅劍樓”印章,每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字,無格?,F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明抄本)。(二)明刻本《陳學士吟窗雜錄》五十卷,十冊。此本序后署有“嘉靖戊申孟夏吉旦崇文書堂家藏宋本重刊”,知為嘉靖二十七年崇文書堂據宋本刊刻,每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F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三)明刻本《陳學士吟窗雜錄》五十卷,十六冊,卷六至卷十為抄配。此本有“虞山汲古閣主毛晉圖書”印章,前有序,分門類,無細目,行格與北京大學所藏本相同,文字也相同,但版框高廣略異,抄配部分文字也略有異文(以上兩種簡稱明刻本,抄配部分簡稱“抄補”)。此次??敝饕羌m正和指出底本訛誤倒錯脫漏等問題。凡底本錯簡處,如三三三至三四五頁、三九○至三九三頁、五五八至五六三頁、五九七至六○三頁、一○三九至一○(四五頁等皆依據他本、目錄或前后文意乙正。凡底本缺頁可補者,如三六六、三六七、三九一、三九二、八四五、八四六、一一二九、一一三○、一一四七、一一四八等頁,皆依北圖藏明抄本補印。凡底本文字有誤,他本不誤,或他本異文有參考價值的,皆出校,並作簡要案斷。底本不誤,他本有誤的則不出校記。張伯偉先生《論〈吟窗雜錄〉》一文所指出的某些問題,也收入了校記。校勘記排印於全書之后。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整理主要是做版本校,不做他校,旨在恢復明本原貌。只在版本校發(fā)現問題需判斷是非時,查閱了一些有關書藉。詩句話語文字問題等等。書中所引大量詩校發(fā)現問題需判斷是非時查些有關書籍。明本原有的缺憾而未及校正的問題還有不少,如詩的作者張冠李戴問題、詩的題目問題、詩句文字問題等等。書中所引大量詩句,有的未署作者,有的沒有標題。如對詩句一一核對,尚須查閱大量書籍,做深入研究。這是一項十分繁難艱巨的工程,不是短時間可以成的。限于體例和精力,此次影印,未能校正全部問題。由于原目錄存在一些缺陷,有些一地方題目與正文不符,有的有文無目,加之影印無法標明頁碼,不便查閱,因此又編了一個新的目錄。但此書編輯體例較為雜亂,如何擬定題目、確定標題的等級,也頗費斟酌。新編目錄糾正了原目錄的明顯脫漏和舛誤,但也難免會有不妥之處。好在原目錄仍舊保留,讀者可相互參閱。為了避免繁復,目錄部分不再出校記。南京大學張伯偉先生對此書曾做過深入研究,今將其論文《論〈吟窗雜錄〉》收入書后,作為附錄,以便讀者參閱。在本書的??闭碇?,得到北京圖書館善本室、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室、中國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有關同志的大力幫助,僅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整理者正秀梅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