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文學屆丁玲的故事

丁玲的故事

丁玲的故事

定 價:¥69.80

作 者: 新禾,周瑛,趙愛光著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作家故事文庫
標 簽: 丁玲 作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8710755 出版時間: 1997-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1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暫缺《丁玲的故事》簡介

作者簡介

  丁玲小傳丁玲,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臨澧縣一個官僚地主家庭。原名蔣冰之,曾用名蔣偉、丁冰之,筆名除丁玲外,還用過叢喧、彬芷、曉菡等。丁玲四歲喪父,跟隨寡母在常德長大?!拔逅摹边\動的洪波涌到常德的時候,丁玲和好友王劍虹、王一知等,積極投入運動。她毅然剪掉辮子,參加辯論會,就如何免當亡國奴、婦女怎樣求解放等反帝反封建的大課題,慷慨陳詞。在王劍虹和王一知所主持的貧民夜校,她是年齡最小的最熱情的教員。1919年,她在母親的支持下,來到長沙,進入周南女子中學。在這里,丁玲閱讀了許多新文學作品,都德的《最后一課》,強有力地打動了她的心,使她對文學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她開始學習寫詩,寫散文,也寫小說?!墩憬請蟆钒l(fā)表過她的詩歌習作。1921年,丁玲與舅舅發(fā)生激烈的爭吵。在母親與王劍虹的支持下,解除了外祖母為她包辦的與表哥的婚約,并在報上發(fā)表文章,揭露她舅舅虐待傭人,借辦育嬰堂等慈善事業(yè)剝削窮人的惡劣行徑。之后,她隨王劍虹和王一知到達上海,進入共產(chǎn)黨所辦的新民女子學校,同陳獨秀、李達和瞿秋白等著名共產(chǎn)黨人開始接觸。1924年,丁玲在北京一邊到北京大學聽課,一邊學習繪畫時,結識了首飾店學徒出身的青年詩人胡也頻。胡也頻的勇猛、熱烈、執(zhí)拗、樂觀和窮困,使丁玲大為驚異,她覺得自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少有的、有著最完美品質的人,于是,她和也頻之間,一下子便有了很深的友誼,深深地熱烈地相愛著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大革命失敗了。丁玲看到很多人犧牲,精神上痛苦極了,除了小說,找不到一個朋友,于是,開始寫小說。從此,丁玲成為一個作家。1928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出版了《自殺日記》,1930年出版了《一個女人》。她的這些小說,“充滿了對社會的卑視和個人的孤獨的靈魂的倔強”,比較深刻地表現(xiàn)了“五四”以來新女性的精神苦悶和要求解放的精神?!对诤诎抵小返摹渡婆康娜沼洝肥嵌×岬某擅?,顯示了她的藝術天才。1928年春天,丁玲再次來到上海。1930年她和胡也頻一起加入了以魯迅為首的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1年她主編左聯(lián)機關刊物《北斗》,并創(chuàng)作中篇小說《韋護》和《一九三○年春上海》,表達了以革命與戀愛相互矛盾為主題的思想內(nèi)容,看出作家對革命斗爭和群眾運動的熱烈向往之情。1931年初,左聯(lián)青年作家胡也頻被蔣介石秘密槍殺于上海龍華。這一年,他們的孩子未滿百日。丁玲在極度悲憤中把孩子送到湖南,寡母支持她挺直腰桿繼續(xù)革命?;氐缴虾?,她以本年全國十六個省份的大水災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水》,深情地描寫了舊中國農(nóng)民無窮無盡的災難和他們的覺醒、團結和抗爭。1932年,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圍剿”中,丁玲在上海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擔任了“左聯(lián)”的黨團書記。1933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綁架,囚禁于獄中,并且明令查封和禁售她的全部著作。1936年秋天,黨組織由馮雪峰同志出面,委派曹靖華和張?zhí)煲淼韧編椭×崽映隽吮O(jiān)獄。丁玲出獄后,即奔赴黨中央所在地的陜北保安,毛澤東等領導同志熱烈地歡迎了她。毛澤東還寫《臨江仙》詞一首贈給丁玲。在陜北,丁玲當過紅軍中央警衛(wèi)團政治處副主任,領導過八路軍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主編過《解放日報》的文藝副刊……。丁玲的足跡遍及西北和華北的廣大農(nóng)村,她的心始終和人民的心交融在一起。她不但努力創(chuàng)作,而且親自登臺演戲、唱歌。在創(chuàng)作中,她的文章始終貫穿著愛的主題,愛人民,尤其愛中國的不幸的婦女們。在延安期間,丁玲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收入《一顆未出膛的槍彈》和《我在霞村的時候》這兩個集子中。1946年夏秋之間,丁玲參加了華北地區(qū)的土地改革運動,在溫泉屯工作了一個多月,經(jīng)歷了這個村子土改的全過程。這一年的十一月初,她以溫泉屯土改運動為背景,開始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創(chuàng)作。1948年夏,該書在胡喬木、艾思奇和蕭三等同志的大力幫助下,順利問世,為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后中國革命文學樹起了一座堅實的豐碑。它榮獲過斯大林的文藝獎金,被譯成多種外文版本。新中國成立后,丁玲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領導中央文學研究所的工作,同時,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理事。作為中國作家及中國婦女的一名代表,她為保衛(wèi)世界和平,為發(fā)展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誼,積極地活動著。盡管工作繁忙,她仍抽時間寫作,1953年,寫成短篇小說《糧秣主任》,1954年,回到故鄉(xiāng)訪問,寫了散文《記游桃花坪》,對新中國明媚春光進行了熱情的描繪和謳歌。丁玲從1955年起便屢遭厄運。先是被定為“反黨集團”的頭目,受到殘酷的斗爭和無情的打擊。接著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1958年,她主動要求到黑龍江墾區(qū)勞動。她在王震同志和農(nóng)場領導的妥善安排下,喂雞、喂豬,當掃盲教員、夜校教員,編寫墻報、黑板報、做家屬工作……全心全意,兢兢業(yè)業(yè)為人民服務,得到農(nóng)民的理解和支持。在北大荒期間,和農(nóng)場家屬模范鄧婉榮結成知心朋友,并以她為模特兒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杜晚香》。在十年浩劫中,丁玲又被揪斗,遭受了難以想象的羞辱與苦痛,十幾萬字的小說稿和數(shù)十萬字的生活筆記,統(tǒng)統(tǒng)毀于一旦。1970年,林彪江青之流又把她和她的丈夫陳明關進了北京的秦城監(jiān)獄,分隔在同一座囚牢中,過了五年多的鐵窗生活。在巨大的委屈中,丁玲始終用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心中牢牢地保存著對人民的希望和信心。在獄中,她頑強地鍛煉身體,用自制的籃球——破毛巾包扎的報紙、衛(wèi)生紙,往墻上擲去,掉下來,接住,再掉下來,再接住!她不斷地活動身體,使被打傷的腰得以康復。1975年,丁玲和陳明同時得到無罪釋放,定居于山西省農(nóng)村。1976年春天,周恩來總理逝世和鄧小平同志被貶,使丁玲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偉大的“四五”運動喚醒了她。1979年,黨中央批準為她平反,推倒了強加于她身上二十多年的誣蔑不實之詞,她幸福地回到了母親——黨的懷抱中。1980年,丁玲患了乳腺癌,醫(yī)生給她做了切割手術。刀口尚未完全康復,她就奮筆疾書,又開始了新的創(chuàng)作。1981年9月至12月,應美國愛德華大學國際寫作中心邀請,赴美國訪問,其間,又應加拿大政府文化理事會邀請訪問了加拿大。1982年1月,從美國經(jīng)香港返回北京。之后,又曾在國內(nèi)外進行多次講學和訪問。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終年82歲。丁玲的一生,是和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她在將近60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上,寫出了許多思想深刻、為人民喜愛的作品。在新文學的幾個轉折時期,她的作品都受到人民的歡迎和喜愛,她的名字和作品,曾吸引和鼓舞許多青年走向革命,其影響遠及海外。她留下的近三百萬字著作,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她的業(yè)績,必將鐫刻在中國革命和中國文學史冊上。

圖書目錄

     目錄
   丁玲小傳
   少年文豪
   解除封建婚約
   母親余曼貞
   九姨向警予
   給瞿秋白當紅娘
   懲惡揚善的韋護
   詩人胡也頻
   吃魯迅奶長大的
   最懷念的人馮雪峰
   莎菲女士的恩怨
   獨具慧眼的伯樂
   主編《北斗》雜志
   別具一格的入黨儀式
   英文翻譯馮達
   在敵人的魔掌上
   飛向自由天地
   毛澤東的座上客
   在抗日前線
   情義深重的易俗社
   美國好友史沫特萊
   創(chuàng)辦文學研究所
   蒙受不白之冤
   在北大荒
   在“文革”的風暴中
   獄中五年
   在峰頭村的喜悅
   對黨一往情深
   出訪美國
   《杜晚香》
   創(chuàng)辦《中國》雜志
   《“牛棚”小品三章》獲獎
   魯迅精神傳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