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背景之一:全球金融自由化改革
波及東西方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使金融體制
掙脫了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的枷鎖 向更高層次深
入發(fā)展。
全球金融一體化成為歷史必然 要求各國政
府順應時勢,放松管制,承認創(chuàng)新。
在歷經“管制-創(chuàng)新-再管制-再創(chuàng)新”的
怪圈之后 發(fā)展中國家也相繼走上了金融自由化之
路。
國際金融的自由化,使得貨幣與資本市場呈
現(xiàn)出“無邊界的擴張”各國金融市場的彼此分割
被打破了。
二、背景之二:全球金融創(chuàng)新潮
全球金融創(chuàng)新浪潮的興起,并非來自哪國的
行政命令 而是金融市場在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
內在要求。
由金融創(chuàng)新浪潮引發(fā)的金融革命 強烈地沖
擊著西方傳統(tǒng)的金融體系和銀行制度。
金融創(chuàng)新對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的金融監(jiān)管
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政策效果趨于弱化。
金融創(chuàng)新將作為推動金融結構深化和銀行業(yè)
深入發(fā)展的革命性力量 繼續(xù)為全球金融業(yè)注入強
勁的革新動力。
附錄 部分衍生金融工具發(fā)展概況
三、背景之三:不斷推進的全球金融一體化
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趨勢已席卷每一個國家的
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 令全球金融結構處于空前的
大變革之中。
資本的循環(huán)與增值過程,早已沖破了國家和
民族界限的束縛,在全球奔騰流動。
金融機構的海外網絡迅速擴張 加速了全球
金融業(yè)的相互交融。
各國金融市場日益對外開放,連結成為一個
緊密聯(lián)系、相互依賴的全球一體化市場網絡。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和科技革命的深入
將推動一體化全球金融市場夢想成真
四、“黑色星期一會重演嗎?”:華爾街股市十年
滄桑
1987年10月19日將作為令全世界驚恐萬
端的“黑色星期一”永遠載入史冊。
在經濟長期的穩(wěn)定和繁榮中,人們漸漸抹去
了1929年大崩潰留下的可怕記憶 投機欲望悄然
滋長。
“八七股災 令全球股市損失2萬億美元的
財富,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
夫之和高出5倍。
附錄1道·瓊斯指數(shù)百年走勢
附錄21997年國際股市表現(xiàn)
五、“蛇吞大象的爭奪”:美國杠桿收購風潮
以“垃圾債券”為武器的杠桿收購,動搖了
美國傳統(tǒng)的企業(yè)體制,“大企業(yè)病”受到無情沖擊。
KKR收購雷諾,開創(chuàng)了華爾街嶄新的金融
時代,重構了現(xiàn)代商界的游戲規(guī)則和價值體系。
杠桿收購在企業(yè)機制、財務結構、法律形
式、金融活動等多方面均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
響,為美國金融史譜寫了新的篇章。
沒有“垃圾債券”,就不可能有20世紀80
年代席卷美國的企業(yè)買賣熱。
杠桿收購直接導致了企業(yè)格局的大調整和經
濟利益的再分配。
六、“大爆炸”: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性變革
保守落后的交易方式和管理制度,使老牌金
融中心倫敦逐漸喪失了昔日的輝煌和榮耀。
來自紐約和東京的競爭者的強烈挑戰(zhàn),將倫
敦證券交易所推向了不改革便難以生存的邊緣狀
態(tài)。
“大爆炸 使英國證券市場發(fā)生了根本性改
觀,昔日雄威開始重現(xiàn) 運行已近200年的舊機制
一朝為之改動。
倫敦證券交易所不斷采用發(fā)展變化了的新技
術,確保自己在國際金融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
敗之地。
七、“尋尋覓覓歐元夢”:統(tǒng)一的歐洲貨幣能如期
建成嗎?
“統(tǒng)一的歐元 將成為國際貨幣史上一次史
無前例的實驗與變革 把歐洲一體化推向嶄新的階
段。
雄心勃勃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展現(xiàn)了
坎坷崎嶇的一體化道路。
歐元的如期啟動已不可逆轉,啟動歐元已成
為歐盟一體化要在20世紀末達到新高峰的攻堅突
破口。
歐洲貨幣聯(lián)盟作為當代國際貨幣體系中最重
要的大事,將給全世界帶來強烈的震撼 同時也敞
開了“機遇的窗口”。
附錄 英鎊退出歐洲匯率穩(wěn)定機制(ERM)
始末
八、“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巴林、
大和、住友事件綜述
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交易部的“明星交易
員”尼克·利森突然在一夜間神秘失蹤 只留下一
顆足以毀滅巴林的重磅金融炸彈。
“金融天才”井口俊英舞弊11年之久不為
人所知,自然敢笑舞弊不過3年的利森“不丈
夫”。一朝夢醒,“大和魂”斷美利堅。
濱中泰男足以告慰此生了:他給住友商社
釀成的40億美元巨額虧損紀錄不知何時才會被刷
新?
在金融創(chuàng)新潮涌全球,衍生產品層出不窮
的今天 誰能保證不會有下一個巴林 大和與住
友?
九、“太陽也會西沉”: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
日本的企業(yè)經營者和消費者既漂浮在泡沫之
上,又沉浸在泡沫之中。
日本股票市場泡沫膨脹規(guī)模之大 可以說是
駭人聽聞的。
一進入20世紀90年代,便給了滿懷憧憬
希望“平成景氣”創(chuàng)造新紀錄的日本人當頭一棒。
日本人長久以來引以為自豪的傳統(tǒng)精神像泡
沫一樣粉碎了。
十、“凋霧的櫻花”:當前日本金融危機
以強大的經濟為后盾而沾沾自喜的日本金融
業(yè),進入世紀交替之時卻不幸四面楚歌。
曾經輝煌一時的日本金融業(yè)經過危機血與火
的洗禮,已被折騰得遍體鱗傷。
接踵而至的金融丑聞使日本金融體系岌岌可
危,世界正在重新審視昔日的金融強國。
感受過金融危機的切膚之痛,日本人深切地
領悟到了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緊迫性。
十一、“邁向21世紀的東京市場”:日本金融業(yè)
跨世紀改革
橋本首相一手推動了“日本版金融大爆炸”,
一場將完全改變日本“40年體制”的全面改革開
始了。
泡沫經濟的崩潰,令股價和交易量大幅度下
滑,東京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嚴重削弱。
日本的跨世紀金融改革 將謀求廣泛的競
爭,推進資產交易自由化,重建金融法制和監(jiān)管
金融大改革作為對舊時體制的“總決算”,
將帶來空前的機遇 卻也存在著“空想市場主義”
的隱憂。
附錄 “走向2001年的東京市場振興計劃
的主要內容和實施時間表
十二、“沙灘上的大廈”: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歲尾年末,正當墨西哥人滿懷欣喜
等待新年的鐘聲敲響時 一場奪走他們希望與夢想
的金融風暴正悄然而至。
國庫告急,外商喪失投資信心,金融機構厄
運難逃,殃及他國金融市場……墨西哥危機到來
墨西哥好景不再。
痛定思痛 人們發(fā)現(xiàn)這場危機早在醞釀之
中。
墨西哥經濟走過了一段“風和日麗”的日
子,然而彈指一揮間,昔日的好時光終成過眼煙
云。人們不知道 過去的輝煌何日能再現(xiàn)
十三、“失落的奇跡”:東南亞貨幣危機
這是一次真正的危機 這是一場真正的噩
夢。
其實,危機的爆發(fā)早就有蛛絲馬跡;也許
危機來得正是時候。
撲朔迷離的危機背景 居心叵測的“金融
大鱷”,各有苦衷的政府心態(tài)
危機,終將過去;噩夢 總會醒來 但此
時奢談結局似乎為時過早。
前因 過程 結果 可能并不是一次危機
的全部……
附錄 亞洲金融危機與各國對美元匯率的變
化
十四、“歷經苦難顯風流”:聯(lián)系匯率制15年
風雨歷程
1美元=7.80港元 聯(lián)系匯率制在“港元風
暴”中應運而生。
聯(lián)系匯率制自誕生以來,屢屢遭受國際投機
“大鱷”的沖擊 卻均有驚無險 在風風雨雨中逐
漸成熟。
20世紀90年代以來香港持續(xù)的高通貨膨
脹,客觀上使港元存在著貶值的壓力 聯(lián)系匯率制
的有效運作倍受影響。
董建華大聲疾呼:“維持聯(lián)系匯率對香港經
濟的平穩(wěn)和繁榮很重要 要捍衛(wèi)港元 捍衛(wèi)聯(lián)系匯
率!”
十五、“海托震蕩”:香港銀行風潮
香港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海托風暴”,
令各銀行的深層次缺陷在虛浮的外表被剝離后一
覽無余,更推動了銀行監(jiān)管制度的不斷完善。
香港銀行多于米鋪,且日益走上電子化、
多元化 國際化 與港局低下的經濟管理水平矛
盾多多。
“海托震蕩 令“積極不干預 的管理政
策倍受抨擊 香港銀行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刻不容
緩。
金融監(jiān)管的加強并不能消除“產業(yè)空心化
和樓價畸高的不良影響,香港銀行業(yè)乃至整個經
濟的發(fā)展仍存在巨大隱憂
十六、“笑看香江驚濤”:香港股市百年風云
小小的香港股市,承載著全球政治經濟波動
的沖擊和震撼 勾勒了香港百年經濟發(fā)展的歷史滄
桑。
1973~1974年的第一次股市危機,宣布了
由“四會時代”向“聯(lián)交所時代”過渡的不可避
免。
“十月股災 以抹去近一半市值的代價,充
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直接導
致了《戴維森報告書》的出臺。
香港股市在迎接回歸祖國的大機遇和席卷東
南亞的貨幣危機的大沖擊中 度過了驚心動魄的
1997年,走向新的明天。
附錄 恒生指數(shù)十大跌幅記錄
十七、“花落水逝風流去”:臺灣證券市場
滄桑沉浮
臺灣股市歷經30年風雨,雖曾有過一度輝
煌,然而塵囂一過,全都是過眼云煙。
臺灣股市不幸淪為瘋狂投機的“大賭場
股場如沙場,動輒狂漲狂跌,令人觸目驚心。
臺灣股市先是在5年內狂升20倍,繼而在
短短8個月內跌去80%,雙雙勇奪全球之冠。
與臺灣龐大的地下金融網之間千絲萬縷或
明或暗的聯(lián)系 使證券市場弊端重重 積重難返
屢屢發(fā)生違約交割事件 成熟規(guī)范之舉任重而道
遠。
十八、“恐龍之戰(zhàn)”:全球第五次企業(yè)兼并高潮
全球大規(guī)模的兼并浪潮,在20世紀90年代
初便猛烈地拍上了企業(yè)、市場和民族國家固有疆界
的堤壩,令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與變革煥然一新。
全球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和科技革命的深入
發(fā)展,將世界各國都卷入了企業(yè)兼并的浪潮之中
趕不上潮流者將成為時代的“棄兒”。
兼并的產生,取決于企業(yè)自身成長機制,但
形成大規(guī)模浪潮還需經濟形勢 外部政策等因素的
密切配合。
20世紀末的世界經濟在企業(yè)大兼并 大分
化、大重組的大動蕩中又掀開了新的一頁
附錄 美國最大公司兼并案揭幕
結束語:順勢而為的國際金融監(jiān)管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