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4章構成。在第1章,作者大膽地向前人的自然壟斷理論挑戰(zhàn)。首先,對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和成本次可加性概念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討論。接著,回顧了自然壟斷理論產生、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3個階段。最后,從模型、方法、邏輯等7個方面指出并分析了當代自然壟斷理論的缺陷。在這些分析中頗有創(chuàng)新的見解。第2章是全書的重點。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自然壟斷理論進行了重構。首先,闡述了建立新的自然壟斷理論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和路徑,這是理論模型建構的前提。接著,作者還在討論技術與規(guī)模之間可能產生的三種經濟效應(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和成本次可加性的經濟效應)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了信息和網絡經濟的性質和特點:從信息資源的特性到網絡的結構效應,從而揭示出網絡經濟的奧秘。該書的第3章內容主要討論的是自然壟斷與市場結構的問題。作者闡述了完全自然壟斷產業(yè)的市場結構、準自然壟斷產業(yè)的市場結構和虛擬經濟的市場結構。作為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作者主要結合美國微軟案例探討了競爭性壟斷市場結構理論。作者討論了競爭性壟斷市場結構的形成及其特點,從而得出對微軟如何進行處理的結論。這一結論同美國法院對微軟的最后判決結果是完全一致的。該書的第4章是后來增加的。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涉及自然壟斷與價格管制問題。針對鐵路客運定價的爭議,作者討論了定價的主體、定價的策略、定價的標準、定價的目標和定價的方式等一系列問題。還討論了最低限價、惡性競爭定價和驅逐競爭對手定價等一些頗有爭議的價格競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