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文壇重要作家,要研究中國20世紀的文學要研究中國20發(fā)生與演變,要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關系,要研究中國20世紀散文發(fā)展的歷史,乃至要研究魯迅,似乎也不能不研究周作人。他是我國現代文壇有成就的翻譯家,文學?牖疃崠┝慫齙奈難?。本书精选翍Z拇罅烤貳?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后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后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參與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發(fā)表了《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并從事散文、新詩創(chuàng)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鎦弧!拔逅摹幣院?,痔d魅俗魑隊鎪俊分蕓鬧鞅嗪橢饕迦酥?,写了大量散文,肪^衿膠統(tǒng)宓弼劣難擰T謁撓跋煜攏?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家在內的散文創(chuàng)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現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失敗后,思想漸離時代主流,主張“閉戶讀書”。30年代提倡閑適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蟲魚”的狹小天地。此時直至40年代所寫的散文,格調“一變而為枯澀蒼老,爐火純青,歸入古雅遒勁的一途”(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影響日益縮小??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居留淪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等偽職。1945年以叛國罪被判刑入獄,1949年出獄,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從事日本、希臘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寫作有關回憶魯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讀抄》、《苦茶隨筆》、《風雨談》、《瓜豆集》、《秉燭談》、《苦口甘口》、《過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里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回憶錄《知堂回想錄》,另有多種譯作。現代文學名家作品精選叢書。本書精選了現代文壇作家周作人從1910年代至1960年散文。他的散文寫作在選材上取材于日常生活,甚至取材于因為過于熟悉而被人忽略的生活細節(jié),其實周作人散文的“平淡自然”之美與“深刻潑辣”之美是有機地結合在一塊的。加之他對獨立人格的強調,使他的散文內核有一種卓爾不群的精神風貌。至于他散文的知識性、趣味性,更是讀者喜愛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