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尤其隨著我國加入WTO,信息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信息產業(yè)雖然在20世紀末取得了迅猛發(fā)展,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甚至與印度、愛爾蘭等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國家信息化的發(fā)展速度和信息產業(yè)的國際競爭能力,最終都將取決于信息科學技術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引進國外信息科學和技術優(yōu)秀教材,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動開展英語授課或雙語教學,是教育部為加快培養(yǎng)大批高質量的信息技術人才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教育部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先開展信息科學和技術教材的引進試點工作。同時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高水平,二是要低價格。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信息科學技術引進教材專家組的努力下,經過比較短的時間,第一批引進的20多種教材已經陸續(xù)出版。這套教材出版后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其中有不少是世界信息科學技術領域著名專家、教授的經典之作和反映信息科學技術最新進展的優(yōu)秀作品,代表了目前世界信息科學技術教育的一流水平,而且價格也是最優(yōu)惠的,與國內同類自編教材相當。這項教材引進工作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教社的共同組織下,由國內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專家、教授廣泛參與,在對大量國外教材進行多次遴選的基礎上,參考了國內和國外著名大學相關專業(yè)的課程設置進行系統引進的。其中,John Wiley公司出版的貝爾實驗室信息科學研究中心副總裁Silberchatz教授的經典著作《操作系統概念》,是我們經過反復談判,做了很多努力才得以引進的。William Stallings先生曾編寫了在美國深受歡迎的信息科學技術系列教材,其中有多種教材獲得過美國教材和學術著作者協會頒發(fā)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材獎,這批引進教材中就有他的兩本著作。留美中國學者Jiawei Han先生的《數據挖掘》是該領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由達特茅斯學院刀Thomas Cormen和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的幾位學者共同編著的經典著作《算法導論》,在經歷了11年的錘煉之后于2001年出版了第二版。目前任教于美國Massachusetts大學的James Kurose教授,曾在美國三所高校先后10次獲得杰出教師或杰出教學獎,由他主編的《計算機網絡》出版后,以其體系新穎、內容先進而倍受歡迎。在努力降低引進教材售價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做了大量和細致的工作。這套引進的教材體現了權威性、系統性、先進性和經濟性等特點。教育部也希望國內和國外的出版商積極參與此項工作,共同促進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和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我們在與外商的談判工作中,不僅要堅定不移地引進國外最優(yōu)秀的教材,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將版權轉讓費降下來,要讓引進教材的價格與國內自編教材相當,讓廣大教師和學生負擔得起。中國的教育市場巨大,外國出版公司和國內出版社要通過擴大發(fā)行數量取得效益。在引進教材的同時,我們還應做好消化吸收,注意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提高自編教材的水平,使我們的教學和教材在內容體系上,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上能有較大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