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鄭和之路

鄭和之路

鄭和之路

定 價:¥28.00

作 者: 韓勝寶著
出版社: 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學理論

ISBN: 9787543926363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六百年前,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從太倉劉家港楊帆起錨,率領(lǐng)當時世界上最龐大和最先進的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歷時二十八年,經(jīng)東南亞、印度洋到達紅海及非洲海岸,遍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造了史無前例的偉大壯舉。在鄭和所立的《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中,記載了鄭和七次下西洋都是從太倉起錨的。太倉是鄭和下西洋時期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在鄭和的航海事業(yè)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經(jīng)歷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據(jù)了解,今年是鄭和七下西洋六百周年,中國政府將隆重開展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世界各地也將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鄭和不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同時還是杰出的外交家、軍事家,是傳播中華文明的使者,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使者,是中國對外經(jīng)濟、文化、醫(yī)藥、科技交流和傳播的使者,他是世界上謎最多的偉人之一,許多謎至今仍未解開。為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中新社派出文字記者韓勝寶、攝影記者蔣振江,帶了一百多個探尋題目,采訪海內(nèi)外鄭和研究的專家學者,探訪鄭和的遺跡,從政治、軍事、航海、經(jīng)貿(mào)、文化、科技、外交、宗教等領(lǐng)域,通過文字和圖片全方位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鄭和之謎,宏揚鄭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此次探尋的報道通過中國新聞社播發(fā)以后,海內(nèi)外報紙以及許多網(wǎng)絡(luò)媒體廣泛刊載,產(chǎn)生重大的社會影響。這些報道匯編成《鄭和之路》一書,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系統(tǒng)地記述和探討了鄭和下西洋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填補了一些鄭和研究的空白,不失為一部融新聞性與學術(shù)性為一體的好書。<

作者簡介

暫缺《鄭和之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航海篇
鄭和七下西洋為何選擇在太倉劉家港起錨1
太倉何以成為鄭和及世界遠航的發(fā)祥地3
太倉為何成為鄭和下西洋時期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4
周聞墓志銘為什么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5
鄭和何以選擇長樂作為駐泊港6
鄭和揭開了歷史性大航海的序幕7
鄭和下西洋涉及到哪些國內(nèi)外港口9
鄭和與哥倫布究竟誰更偉大10
鄭和還曾下東洋12
鄭和七下西洋最遠究竟到達哪里14
鄭和使中國人成為15世紀國際航運舞臺的主角15
鄭和到過菲律賓群島16
鄭和下西洋曾舟經(jīng)南澳島17
西沙群島沉船遺物的發(fā)現(xiàn)證明鄭和曾途經(jīng)此地侶
鄭和七下西洋取得了哪些偉大成就19
鄭和下西洋到過“天方夜譚”的國度20
鄭和下西洋前進行過海洋調(diào)查22
鄭和下西洋是如何進行區(qū)域布局的23
鄭和七下西洋的航程相當于繞地球三周24
鄭和七下西洋時期東非神秘而又深不可測26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擴展航程27
鄭和船隊曾遠航馬達加斯加28
鄭和下西洋有“前奏曲”29
鄭和下西洋完善了印度洋航線30
鄭和航海技術(shù)影Ⅱ向了后世的航海31
鄭和繪出中國人海上稱雄圖32
鄭和開辟了多少條中國遠洋航線33
鄭和副手王景弘也是杰出的航海家34
鄭和下西洋是如何掌握海浪氣象的35
鄭和下西洋是如何解決“候風轉(zhuǎn)航”問題的36
鄭和下西洋有七十二名“陰陽官”37
39 艦船篇
鄭和寶船是“西洋取寶之船”嗎39
鄭和下西洋遠航更新改造了多少船只40
鄭和下西洋使中國一舉成為世界造船大國40
鄭和船隊之造船技術(shù)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41
鄭和寶船比哥倫布旗艦大100倍42
舟山“綠眉毛”船是鄭和下西洋用的船43
鄭和下西洋船隊分為大腙和分腙44
鄭和對“火長”選拔特別嚴格46
鄭和下西洋引發(fā)了班輪運輸誕生47
鄭和下西洋船位如何測定47
鄭和寶船鐵錨能頂狂風駭浪48
鄭和寶船九桅說能成立嗎49
50 科技篇
鄭和時代科技成就領(lǐng)先世界50
《鄭和航海圖》比同期西方海圖更先進51
鄭和下西洋寶羅盤以八卦命名52
鄭和下西洋如何導航53
鄭和下西洋航行具有高超的駛風技術(shù)54
鄭和船隊主要靠“更”、“托”、“針位”航行54
鄭和下西洋創(chuàng)造并形成了“針位取海道”55
《鄭和航海圖》究竟成于何時56
《鄭和航海圖》是中國最早的針路海圖56
鄭和寶圖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航海圖集57
鄭和下西洋創(chuàng)造了“過洋牽星”航海技術(shù)59
61 文化篇
鄭和航海時期是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的最高峰61
鄭和下西洋所到國家一度掀起“中國文化熱”63
為什么說鄭和下西洋形成了太倉兼容開放的文化特征64
鄭和使中華建筑文化登上泰國殿堂65
文萊河岸發(fā)現(xiàn)中國瓷器道55
“鄭和群雕”的形態(tài)出自《西洋記》插圖67
《西洋記》取材于鄭和下西洋68
麒麟是鄭和下西洋牽回北京的嗎69
鄭和船隊還有儀仗隊70
南京鄭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70
鄭和下西洋使中國成為“禮品王國”71
鄭和下西洋影響了海外的茶風72
鄭和還是建筑工程專家嗎73
什么是鄭和精神75
鄭和是中國與亞非國家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使者76
蘇州才子馮夢龍、祝允明能為孟席斯佐證嗎77
鄭和下西洋發(fā)展了媽祖文化79
鄭和下西洋船上栽種蔬菜和生姜80
鄭和船隊人員吃什么81
水果之王榴蓮是鄭和命名的嗎83
魚翅的吃法源于鄭和船隊84
航海家鄭和是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Ⅱ馬85
鄭和下西洋把中國民俗文化融入異域86
印尼巴厘島民族村的形成受到鄭和的影響88
鄭和默許士卒與西洋婦女通婚89
麻將是鄭和下西洋時發(fā)明的Ⅱ馬90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醫(yī)學的國際交流91
鄭和下西洋船隊衛(wèi)生條件達到很高水準92
番藥是鄭和下西洋從“番國”引進的93
鄭和船隊是如何防止“壞血病”的94
鄭和下西洋執(zhí)行的是明成祖“厚往薄來”方針96
97 經(jīng)貿(mào)篇
“海上絲綢之路”超過“陸上絲綢之路”97
巴厘島中國古錢幣是鄭和留下的嗎98
中國青花瓷出口應(yīng)歸功鄭和嗎99
爪哇首府三寶壟的繁榮是鄭和帶來的嗎100
鄭和為何不要麻喏八歇國賠償六萬兩黃金102
馬六甲再現(xiàn)鄭和下西洋雄風103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東南亞各國的繁榮穩(wěn)定104
鄭和下西洋在貿(mào)易上推行的是平等交易105
紅木是鄭和帶回中國的嗎107
鄭和下西洋形成了東南亞貿(mào)易圈108
鄭和下西洋曾在馬六甲建立過官倉109
鄭和下西洋是否給明朝帶來經(jīng)濟利益110
鄭和下西洋帶回的貢品有多少種類111
明代香料是鄭和下西洋貿(mào)易的主營商品112
鄭和在古里也有官廠113
鄭和是一位偉大的儒商114
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與鄭和下西洋有關(guān)Ⅱ馬115
鄭和下西洋推行的朝貢貿(mào)易是利還是弊116
鄭和下西洋對東南亞貿(mào)易影響有多大117
龍涎香是鄭和從“天方夜譚”傳入中國的嗎118
鄭和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航線119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進料加工業(yè)120
鄭和下西洋進出口商品有多少種類121
“唐人街”是鄭和七下西洋形成的Ⅱ馬122
鄭和下西洋促成華僑大規(guī)模遷居南洋123
125 政治篇
鄭和下西洋是孤立偶然的事件嗎125
七下西洋是鄭和海權(quán)思想的嘗試126
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嗎128
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冠服和歷法帶到了國外129
梁啟超為何寫《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130
若沒有鄭和馬六甲歷史要改寫131
明朝政治體系限制了鄭和下西洋嗎133
鄭和下西洋是歷史上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一次探索134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里程碑135
137 軍事篇
鄭和是運籌帷幄的軍事家137
鄭和何以成為統(tǒng)領(lǐng)七下西洋的帥才138
鄭和下西洋是否侵略過別國139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之一就是肅清海盜140
錫蘭山戰(zhàn)役是鄭和的自衛(wèi)反擊戰(zhàn)141
《衛(wèi)武所職選簿》是研究鄭和下西洋的珍貴材料142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南中國海的有效控制143
明初海軍的強大是鄭和下西洋的基礎(chǔ)144
鄭和下西洋曾獲金衛(wèi)鄉(xiāng)大捷145
鄭和下西洋只有揚威而沒有威脅146
鄭和艦隊如何保障通訊聯(lián)絡(luò)147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一支龐大的特混艦隊148
鄭和具有“經(jīng)略有方”的戰(zhàn)略眼光150
152 外交篇
鄭和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152
鄭和引來東南亞九位國王訪華153
鄭和與馬六甲三代國王關(guān)系友好155
菲律賓古國國王長眠在中國德州156
鄭和造就了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人157
“本頭公墓”是中菲關(guān)系友好的見證158
文萊國王體魄托葬中華159
文萊第二世蘇丹“失蹤”近六百年161
鄭和締結(jié)了中國和文萊兩國友好關(guān)系162
鄭和七下西洋七次出訪越南163
鄭和到過新加坡“龍牙門”164
鄭和支持施二姐繼承舊港宣慰使職165
泰國華人和泰人何以和諧相處一家親166
文萊有一條“王總兵路”167
鄭和下西洋到孟加拉曾受到千騎迎接168
以鄭和航海為代表的中國對外交往最文明168
鄭和時代中國和印度關(guān)系最密切169
鄭和是偉大的和平使者170
鄭和運用“宣德化”、“柔遠人”方法開展外交172
173 遺跡篇
在海外鄭和紀念場所知多少173
在中國鄭和遺物留存知多少174
鄭和三寶公的尊稱在印尼聞名遐邇176
馬六甲三保山是怎么來的177
菲律賓中國古代移民甕棺是鄭和留下的嗎178
馬六甲鄭和石像為何在“鐵籠”中困鎖十多年之久179
江蘇是鄭和的第二故鄉(xiāng)180
鄭和部下后裔在非洲有個“中國村”182
鄭和何以與福建長樂結(jié)下不解之緣183
鄭和為何青睞泉州185
北京鄭和衣冠冢與李蓮英墓毗鄰Ⅱ馬186
疑是鄭和的巡海大臣塑像為何長胡須187
鄭和在海外的傳說富有神奇色彩188
南京牛首山形成鄭和村189
鄭和與古代“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有緣190
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大本營”191
鄭和群礁留下了航海家的光輝足跡193
南京鄭和墓是衣冠冢嗎194
鄭和府邸所在街為何叫“馬府街”195
鄭和為何在古里建碑196
福建惠安東園鎮(zhèn)三寶宮系奉祀鄭和遺跡197
馬六甲三寶山是如何被保護下來的198
東南亞華人華僑是如何紀念鄭和的199
鄭和命名物遍布海內(nèi)外200
中國有幾個鄭和公園201
云南三寶樓盡展航海家風采204
206 身世篇
鄭和生卒究竟是何年206
鄭和是賽典赤·贍思丁的裔孫Ⅱ馬207
鄭和故里在云南晉寧208
馬哈只墓碑解開鄭和身世之謎209
三寶太監(jiān)鄭和何以有后裔211
鄭和與燕王朱棣形如兄弟212
鄭和生前身后為何遭受冷遇213
太監(jiān)李福善就是鄭和嗎214
《鄭和家譜》在哪里215
鄭和少年時代就以湖當海志向遠大216
鄭和“三寶”名號的來歷217
鄭和航海家的開放意識從何而來218
馬和何以變成鄭和219
航海家鄭和究竟病逝何處220
222 宗教篇
太倉鄭和紀念館為何假座天妃宮內(nèi)222
太倉天妃宮及通番事跡碑見證了鄭和七下西洋223
鄭和是“多神教徒”嗎224
南京凈覺寺由鄭和子孫世代居守226
華人印尼三寶廟為何可進“駿馬”227
印尼清真寺為何以鄭和名字命名 228
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是為了“佛牙”嗎229
鄭和在湄州島主持過御祭230
長樂“天妃靈應(yīng)之記”碑是鄭和立的嗎231
長樂天妃宮銅鐘為鄭和所鑄232
《天妃經(jīng)》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鄭和下西洋圖像233
隨鄭和下西洋的穆斯林有何貢獻234
鄭和的宗教信仰促進了七下西洋的順利進行235
南京天妃宮碑對鄭和研究有重要的歷史價值236
鄭和推動了伊斯蘭教在東南亞傳播237
鄭和下西洋祈求天妃保護238
泉州清凈寺是鄭和禮拜之處239
南京靜海寺是否為表彰鄭和下西洋而建240
242 學術(shù)篇
海外學者對鄭和的研究越來越廣泛242
鄭和下西洋在海外的研究機構(gòu)和著作知多少243
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因北京宮殿火災(zāi)夭折244
鄭和究竟安葬何處245
鄭和下西洋產(chǎn)生哪些重大影響247
鄭和下西洋在海外影響有多大248
鄭和隨行人員寫了多少著作249
鄭和下西洋是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重大貢獻250
鄭和航海為何沒有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251
中國和世界都需要重新認識鄭和253
鄭和下西洋有利于中國的和平崛起254
鄭和船隊可能到過澳洲海岸255
孟席斯“鄭和環(huán)球論”舉證之地圖有足夠說服力嗎257
鄭和下西洋終止的原因是什么258
鄭和是否到過臺灣259
鄭和遠航戰(zhàn)略原因是為“斷帖木兒帝國左臂”嗎261
鄭和與哥倫布比較(附表)263
鄭和下西洋時間(附表)264
鄭和大事年表265
鄭和下西洋所到各國(或地區(qū))古今名稱對照表266
268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