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工具書/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定 價:¥38.00

作 者: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主編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水利工程

ISBN: 9787114053283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0cm 頁數: 186 字數:  

內容簡介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部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32-94)(以下簡稱原《規(guī)范》)于1994年6 月7日發(fā)布,1994年12月1日實施。規(guī)范在保證瀝青路面的建設質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公路建設的發(fā)展速度很快,1994年規(guī)范修訂時,我國高速公路還剛剛起步,1993年僅建成通車里程1130km。到2003年,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已經接近3萬公里,其中絕大多數是瀝青路面。在交通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國內外公路建設發(fā)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國際上隨著美國SHRP研究成果SuperpaveTM及歐洲CEN瀝青及瀝青混合料研究成果的發(fā)表,世界各國對瀝青路面的研究都更深入,得出了許多十分重要的新成果,不少國家對相關規(guī)范進行了適當的修改。涌現出一些新的筑路機械,新的施工工藝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在我國,通過國家科技攻關等一系列科學研究及長期的施工實踐,對瀝青路面的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認識。原《規(guī)范》已跟不上公路建設的需要,為了適應新的要求,再次進行了修訂,制定了《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以下簡稱本《規(guī)范》)。為了對與規(guī)范相關的主要技術問題進行研究,交通部先后組織開設了一系列研究專題,包括“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及配合比設計方法的修訂”、“瀝青路面透水測定方法及指標要求”、“超重載交通瀝青路面材料試驗標準(GTM對比)”、“SUPERPAVE設計方法的引進與開發(fā)”、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抗滑技術標準”、“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評價指標” 、“道路用乳化瀝青技術要求的修訂”等,許多省、市、自治區(qū)也開設了相關的研究專題,均取得了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成果,為本規(guī)范的修訂提供了技術依據。同時本規(guī)范與相關規(guī)范的修訂進行了充分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因此,本《規(guī)范》是在原《規(guī)范》的基礎上,合并了《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公路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技術指南》的相關內容,并針對主要技術問題開展了科學研究與試驗驗證工作,充分吸收了各專題的研究成果,經廣泛征求意見后制訂的。這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有:(1)在“ 八五”國家科技攻關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道路瀝青標準和瀝青路面的氣候分區(qū)。提出了按照當地氣候條件及交通情況(公路等級)選擇瀝青標號的方法。(2) 在總則中強調了幾個與早期病害有關的措施,如防治層間污染、合理工期、路基不均勻沉降等等。(3)在材料部分全面修訂了道路石油瀝青、乳化瀝青技術要求,局部修訂了集料技術要求。(4) 針對改性瀝青和SMA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進行了補充完善。(5)明確了三層礦料級配范圍的意義,修訂提出了規(guī)范礦料級配范圍,調整工程級配范圍的原則。(6)完善了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調整了馬歇爾試驗配合比設計方法及設計指標、標準,修訂了確定最佳瀝青用量的方法,統(tǒng)一了空隙率等體積指標的計算方法。(7)修訂并補充了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檢驗方法和技術要求,增加了滲水性檢驗指標。(8)調整了不同粒徑混合料的適宜的壓實層厚度,不同層位的瀝青混合料種類、規(guī)格。明確施工期間需要對設計結構、材料進行審查和監(jiān)督,予以確認。(9)在施工工藝部分,主要修訂了對拌和廠的要求,提出了過程控制、總量檢驗的方法,增加了提高平整度的措施,強調了攤鋪寬度限制和加強輪胎壓路機壓實等內容。強調了冬季施工及雨季施工的問題。(10)修改了透層、粘層、封層的內容。將封層部分移入表面處治一章中,并增補了有關稀漿封層、微表處等新型結構的內容。(11)修訂了施工質量檢驗指標、頻度、方法,增補了密水性(滲水系數)要求,強調壓實度檢驗主要是工藝控制、淡化了鉆孔。(12) 修訂了橋面鋪裝的厚度、混合料類型,施工工藝。提出了對鋼橋面鋪裝的基本要求。本次修訂時重點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提出更高的要求。許多條款對不同等級的公路明確提出了不同要求。

作者簡介

暫缺《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總 則
2 術語、符號、代號
2.1 術語
2.2 符號及代號
3 基層
4 材料
4.1 一般規(guī)定
4.2 道路石油瀝青
4.3 乳化瀝青
4.4 液體石油瀝青
4.5 煤瀝青
4.6 改性瀝青
4.7 改性乳化瀝青
4.8 粗集料
4.9 細集料
4.10 填料
4.11 纖維穩(wěn)定劑
5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
5.1 一般規(guī)定
5.2 施工準備
5.3 配合比設計
5.4 混合料的拌制
5.5 混合料的運輸
5.6 混合料的攤鋪
5.7 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
5.8 接縫
5.9 開放交通及其他
6 瀝青表面處治與封層
6.1 一般規(guī)定
6.2 層鋪法瀝青表面處治
6.3 上封層
6.4 下封層
5.5 稀漿封層和微表處
7 瀝青貫入式路面
7.1 一般規(guī)定
7.2 材料規(guī)格和用量
7.3 施工準備
7.4 施工方法
8 冷拌瀝青混凝土料路面
8.1 一般規(guī)定
8.2 冷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
8.3 冷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8.4 冷補瀝青混合料
9 透層、粘層
9.1 透層
9.2 粘層
10 其他瀝青鋪裝工程
10.1 一般規(guī)定
10.2 行人及非機動車道路
10.3 重型車停車場、公共汽車站
10.4 水泥混凝土橋面的瀝青鋪裝
10.5 鋼橋面鋪裝
10.6 公路隧道瀝青路面
10.7 路緣石及攔水帶
11 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11.1 一般規(guī)定
11.2 施工前的材料與設備檢查
11.3 鋪筑試驗路段
11.4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檢查
11.5 交工驗收階段的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
11.6 工程施工總結及質量保證期管理
附錄A 瀝青路面使用性能氣候分區(qū)
附錄B 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C SMA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D OGFC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E 瀝青層壓實度評定方法
附錄F 施工質量動態(tài)管理的方法
附錄G 瀝青路面質量過程控制及總量檢驗方法
附錄H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附件: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條文說明
1 總則
2 術語、符號、代號
3 基層
4 材料
5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
6 瀝青表面處治及封層
7 瀝青貫入式路面
8 冷拌瀝青混合料路面
9 透層、粘層
10 其他瀝青鋪裝工程
11 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附錄A 瀝青路面使用性能氣候分區(qū)
附錄B 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C SMA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D OGFC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附錄E 瀝青層壓實度評定方法
附錄F 施工質量動態(tài)管理的方法
附錄G 瀝青路面質量過程控制及總量檢驗方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