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公平與效率·法的
目標是什么
第一節(jié) 正義論:公平與
效率之爭
一 法的價值標準:公
平正義
作為價值標準的正
義
道德正義、分配正
義與訴訟正義
公平正義
恩格斯論公平的歧義
二、法的價值標準:效率正義
法律效率論
法律功利主義和邊沁主義
社會學法學的觀點
經濟分析法學的效率原則
三、經濟學的公平論與效率論
公平與效率的市場價值
市場經濟中公平與效率的矛盾
公平與效率的選擇
第二節(jié) 法學與經濟學
一 法律制度與個人行為
“理性人”與制度約束
有限理性與人的機會主義傾向
人的秩序化傾向
二 經濟關系與法律制度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經濟基礎
與上層建筑
制度經濟學:舊制度經濟學與新制度
經濟學
法學家怎樣看經濟制度與法律制度的
關系
三 經濟分析法學
“經濟學的帝國主義”
經濟分析法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經濟分析法學的方法
經濟分析法學的正義觀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度的效率
一、法律的目標
法律目標與人類的基本問題
法律目標的多重性與可變性
二、法律效率的經濟邏輯
法律制度的效率
法律制度的成本
第四節(jié) 關于經濟學與法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一、實證科學與規(guī)范科學
法學中的實證主義與規(guī)范主義
經濟學中的實證主義與規(guī)范主義
二、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問題的提出
經濟學中的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法律制度從個人主義到集體主義的
發(fā)展
國家干預問題
第2章 產權與增長:歷史經驗與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財產權的本質
一、財產的經濟意義與法律意義
一般的區(qū)分
馬克思與伯爾曼
康芒斯的觀點
二、財產權的本質與特征
產權的本質
產權的排他性與可交易性
產權作為社會關系
三、財產權的起源
稀缺:采集與狩獵社會的產權
自然產品與勞動產品:農業(yè)社會的
產權特征
動產與不動產:個人所有權與私有制
的起源
產權保護的成本與收益:產權的實施
分工與交換對產權的促進
四、財產關系與法律制度
最早的財產法:繼承法的產生
財產權制度與國家
生產關系與財產關系
第二節(jié) 產權制度與經濟增長
一 產權制度的效率
一般分析
產權的效率標準
產權的完整性與效率
二、幾種產權形式的效率比較
共有產權
國有產權
私有產權及其效率評價
企業(yè)產權
三、私有財產制度與近代經濟增長
近代西方經濟增長的原因
產權革命和近代私有財產制度的建立
私有財產制度與近代經濟增長:馬克思
的觀點
私有財產制度與近代經濟增長:諾思的
觀點
第三節(jié) 分工、產權與交易
一、交易:分工與合作
分工與效率
交易的本質與功能
交易的效率
二、產權、交易與效率
合作博弈
規(guī)范的霍布斯定理與規(guī)范的科斯定理
交易類型及其基本功能
三、產權的分割與重組
羅馬法傳統(tǒng)與日爾曼法傳統(tǒng)的差異
產權概念的擴大
產權的分割與重組
第四節(jié) 產權的界定、保護與限制
一、財產法目標
財產法的基本目標
財產與自由
財產與效率
秩序與公平
二 產權的界定與保護:技術、規(guī)則
與效率
產權的界定
技術進步與組織創(chuàng)新
產權界定和保護的規(guī)則
三、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
知識產權的經濟原因
知識產權的特點
知識產權法及其目標
知識產權保護的經濟分析
四、法律對財產權的限制
第3章 市場與秩序: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
分析
第一節(jié) 市場經濟與法律秩序
一、市場與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與市場秩序
秩序的本質與形式
二、習慣、慣例與法律
習慣
慣例化和法律制度
第二節(jié) 合同制度分析
一、合同法目標
交易與合同:合同法
合同法的經濟意義
合同法目標
二、交易原則與效率原則
合同法的兩個基本問題
交易原則
效率原則
完備合同理論
三、合同的成立與履行
立約抗辯與履約抗辯
合同成立的經濟分析
合同的免除與風險分擔
違約賠償的經濟分析
第三節(jié) 侵權責任制度
一、侵權法目標
侵權行為的法學解釋與經濟學解釋
侵權責任制度的變遷
侵權法目標
二、侵權法的經濟分析
交易成本與侵權法
社會成本與侵權法
漢德法則的經濟理論
三、產品責任制度
產品責任制度的產生與沿革
現代產品責任的理論依據
嚴格產品責任制度的危機
第四節(jié) 公司制度的經濟分析
一、公司制度的起源與發(fā)展
1500年以前的公司
近代的公司企業(yè)
現代公司
二、公司法目標
公司法的產生和對公司的規(guī)范
法人制度與有限責任制度的起源
與發(fā)展
公司法目標
三、公司企業(yè)的經濟和法律分析
企業(yè)作為生產組織的經濟分析
公司法律制度的經濟分析
經理主義和“兩權分離”
四 政府對公司的規(guī)范
公司法目標的轉變
對股東和公司利益的保護
披露制度
第4章 國家與法制:自由放任還是國家干預
第一節(jié) 國家、自由與效率
一、國家與法的起源
關于國家起源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起源理論
法的產生:從習慣到法律
國家的效率
二、自由與效率
自由、理性與法
經濟自由:自由與效率
市場經濟與經濟自由的法律保障
三、市場失靈與國家干預
國家干預的法理學依據
國家干預的經濟學依據
國家干預的實體法演變
四、經濟法問題
經濟法的產生
經濟法的基本制度
經濟法的評價
第二節(jié) 競爭與壟斷
一、反壟斷法的經濟學依據
一般看法
競爭與壟斷的組合及其特征
反壟斷的經濟理由
政府的反壟斷政策
二、反壟斷法的產生及其要點
美國壟斷組織的發(fā)展
美國的反托拉斯立法運動
反托拉斯法所限制的壟斷行為
三、反托拉斯法實施原則的變遷
本質原則與合理原則
行為主義與結構主義
效益原則
反托拉斯法的豁免
四、反托拉斯法的效益評價
反托拉斯法的反壟斷效果
反托拉斯法所遵循的效益路線
集中和壟斷的效益觀
第三節(jié) 政府管制
一、政府管制的經濟原因和法律依據
二、自然壟斷與行業(yè)管制
自然壟斷的經濟分析
政府管制的起源與法律制度變遷
政府管制的效率
競爭行業(yè)的管制
三、外部性與環(huán)境立法
外部性的經濟分析
外部性與污染的控制方法
環(huán)境立法問題
第四節(jié) 福利國家的法律制度
一、福利國家制度的理論依據
福利國家制度的法理學依據
福利經濟學與福利國家論
二、福利國家制度的演進
英國福利國家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
德國的福利國家立法
美國的福利國家立法
三 福利國家制度與法律目標的矛盾
與統(tǒng)一
第5章 法律制度變遷:一個經濟學解釋
第一節(jié) 經濟增長與法律制度變遷
一、社會發(fā)展與制度變遷理論
從馬克思到諾思
制度變遷的機制
法律制度在制度變遷中的地位
法律制度變遷
二、經濟增長與法律目標
經濟目標與法律目標
“以增長為第一目標”的法律制度
經濟增長與法律目標的變化
第二節(jié) 法律制度均衡
一、制度需求與制度供給
制度需求
制度供給
制度均衡
二、法律制度變遷的需求
法律制度變遷的初始動因
影響法律制度變遷的因素
憲法制度與法律制度變遷的需求
技術變化、市場規(guī)模與要素的相對
價格
三 法律制度的供給
法律制度供給的特點
決定法律制度供給的主要因素
立法和司法的作用
法律制度供給的成本—收益分析
利益集團對法律制度變遷的作用
法律制度變遷的成本與收益關系
的可變性
四、法律制度的供需均衡
法律制度的均衡
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時滯
法律制度變遷滯后的經濟學解釋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度變遷的基本形式與經濟
分析
一 法律制度變遷的基本形式
法律制度變遷的經濟分析方法
法律制度的繼承與發(fā)展
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移植
二、法律移植:美國移植普通法
獨立后普通法的危機
美國采納普通法的原因
三、法律移植:日本移植大陸法
開國以來日本對西方制度的全面移植
日本法律制度移植的成功與失敗
日本法律制度的“二元”特點
四、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革命
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
革命與新舊法律制度的更替
經濟變革:從非法到合法
革命與法律制度的繼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