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女孩,出生在一個“北京被大學覆蓋,但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這就是本書作者夏伊。她在書里講述了初三女生蕭若歆,相信每一個人都曾經、正在或將會為之感動。看夏伊的文字,有雪與陽光兩種感覺。一種是純凈的、清涼的,甚至有點陰郁和寒冷,另一種是朝氣的、熱烈的,充滿希望和青春氣息。這正是一個敏感又開朗的少女的心境。也許“云上的日子”意味著“看不到天際”,觸不到地盡”的虛無飄渺的日子,小說的情節(jié)也在于作者的虛構或編織,但虛幻的,并不代表不真實的。小說字里行間那種詩意與傷感超越故事情節(jié)成為額最真實的部分?;拥哪耆A,美麗的心事,這不正是最珍貴的人生體驗嗎?而這種“心境小說”,相比純粹記實的小說在文學性上也更勝一籌。 他走在那條長的看不見盡頭的街上。他邁步時腳幾乎不離開地面。流露出精確的頹廢感。多一點便是告狀小痞子百無聊賴的蹭地走。而少一點就沒了那種頹廢,會像大部分學生那樣空白地充滿希望,他卻只是恰到好處地把握分寸。那是我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