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一部分為《曠野呼告::克爾凱郭爾與存在哲學》。舍斯托夫大約在1928年時知道了克爾凱郭爾,當時愛德蒙特·胡塞爾極力堅持要舍斯托夫讀克爾凱郭爾。舍斯托夫在閱讀克爾凱郭爾中,不僅發(fā)現他自己的許多思想觀點與克爾凱郭爾有相同之處,而且也越來越對其思想深感興趣。1932年,舍斯托夫在波旁大學講授《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克爾凱郭爾》的課程,后來他又在宗教哲學學院作了題為《克爾凱郭爾的宗教一一哲學思想》的報告。舍斯托夫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沒有一位哲學家像克爾凱郭爾那樣與我所如此接近::據我所知,沒有::個人曾像他那樣,如此激情澎湃地、奮不顧身地到《圣經》里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從黑格爾和古希臘人的會飲式討論轉向約伯和亞伯拉罕;從理性轉向荒誕和悖論?!边@樣,舍斯托夫圍繞克爾凱郭爾哲學的核心主題::闡釋人如何墮落的《圣經》故事。描述了亞伯拉罕信仰的荒誕與蘇格拉底自明理性之間戲劇化角逐過程。1933年,舍斯托夫開始撰寫《曠野呼告>1934年完稿,其中能引白與黑格爾》一文干1934年發(fā)表在《道路》第42期上。1935年舍斯托夫在巴黎宗教哲學學院所作報告《克爾凱郭爾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發(fā)表干們苴路》第4日期,此報告后來作為本書的序言。1936年,舍斯托夫的朋友們借慶賀舍斯托夫誕辰?0周年之機征集出版簽名,于7月由Vrin出版社出版了《曠野呼告》的法文本。同年,“當代人札記”與“書籍之家”出版社出版了俄文本?,F根據巴黎1939年版譯出。第二部分收錄的是《無根據頌一一非教條主義思維的·一次嘗試》。《無根據頌》是舍斯托夫早期作品,大約是1903年開始撰寫,1905年在彼得堡出版。它當時曾以其箴言體形式和犀利的觀點引起轟動。此書是一本打破以邏輯關聯,或熟體系面貌出現的書,強調的是人的奇思異想,無需邏輯連貫性,無需根據,無需概念,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矛盾及對傳統(tǒng)的破壞。現根據列寧格勒大學1991年俄文本譯出。作者簡介舍斯托夫(1866::1938)俄羅斯著名哲學家、基督教存在的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悲劇哲學::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尼采》、《在約伯的天平上》、《曠野呼告::克爾凱郭爾與存大哲學》、《雅曲與耶路撒冷》等,舍斯托夫的著作以深沈的俄羅斯文化為根基,對西言以理性主義為主流的文明作了深刻批評。目錄作者序克爾凱郭爾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章約伯與黑格爾第二章肉中刺第三章擺脫倫理第四章偉大的誘惑第五章信仰的移動第六章信仰與罪第七章恐懼與虛無第八章天才與天命第九章知識就是墮落第十章殘酷的基督教第十一章恐懼與原罪第十二章知識的權力第十三章邏輯與雷霆第十四章倫理的自治第十五章被奴役的意志第十六章上帝是愛第十七章克爾凱郭爾與路德第十八章絕望與虛無第十九章自由第二十章上帝和強迫的真理第二十一章贖罪的秘密第二十二章結論無根據頌::非教條主義思維的一次嘗試序人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