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言
第一章 比較文學形象學意義上的異國形象
一 定義、范疇與方法論
二 投射性、互動性和跨學科性
三 中央數百年文化交流概覽
四 英國文學中的中國形象研究概述
第二章 想象的烏托邦和異域之美
一 想象在異國形象塑造中的獨特作用
二 《曼德維爾游記》中的傳奇中國
三 英國現實生活里的“中國風”
四 《忽必烈汗》殘篇里的夢幻中國
五 “古瓷”與“烤豬”上的懷舊中國
六 人類永恒的夢鄉(xiāng)——香格里拉
七 西方世界的折射——卡內蒂的《迷惘》
第三章 質疑與構建:進步與審美視野中的他者
一 英國文人的中國揄揚
二 伯頓:治療“憂郁”的靈丹妙藥
三 《趙氏孤兒》改編里的政治映射
四 《世界公民》中的英國批評
五 蘭陀:中國皇帝是東方的明珠
六 卡萊爾:文人英雄的成功政治
七 迪金森:現代審美視野中的烏托邦中國
八 羅素:拯救西方文明的東方之光
第四章 維護與整合:停滯與恐怖意識中的他者
一 “中國熱”的退潮和中國形象的改變
二 笛福:中國的嚴厲批評者
三 德·昆西:恐怖與停滯的中國
四 毛姆東方主義的傲慢與偏見
五 羅默的“黃禍論”幽靈付滿楚
第五章 文化的差異、誤讀與交流
一 文化差異、文化屏障與文化交流
二 文化交流與形象誤讀
三 文化交流的若干通則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