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IPv6基礎
1.1 內容簡介
1.2 1Pv6介紹
1.2.1 1Pv4的局限性
1.2.2 1Pv6的發(fā)展歷程
1.2.3 1Pv6新特性
1.3 1Pv6協議基礎
1.3.I IPv6基本術語
1.3.2 1Pv6報文結構
1.3.3 1Pv6基本報頭
1.3.4 1Pv6擴展報頭
1.3.5 與上層協議相關的幾個問題
1.4 1CMPv6
1.4.1 1CMPv6基本概念
1.4.2 1CMPv6差錯報文
1.4.3 1CMPv6信息報文
1.4.4 幾個應用
1.5 總結
第2章 IPv6地址技術
2.1 內容簡介
2.2 1Pv6地址概述
2.2.1 1Pv6地址表示
2.2.2 1Pv6前綴
2.3 1Pv6地址分類介紹
2.3.1 單播地址
2.3.2 組播地址
2.3.3 任播地址
2.4 1Pv6地址配置技術
2.4.1 1Pv6手工地址配置
2.4.2 重復地址檢測
2.4.3 無狀態(tài)地址自動配置
2.5 1Pv6DNS功能擴展
2.6 總結
第3章 IPv6單播數據轉發(fā)
3.1 內容簡介
3.2 1Pv6單播數據轉發(fā)概述
3.3 源和目的在同一鏈路的數據轉發(fā)
3.3.1 On-linkdetermination
3.3.2 地址解析
3.3.3 NeighborUnreachabilityDetection
3.4 源和目的在不同鏈路上的數據轉發(fā)
3.4.1 主機一路由器
3.4.2 路由器一路由器
3.4.3 RIPng
3.4.4 其他路由協議
3.5 總結
第4章IPv6基礎實驗
4.1 1Pv6基礎
4.2 總結
第5章 IPv6基本協議分析實驗
5.1 Router&PrefixDiscovery
5.2 1Pv6AddressResolution
5.3 總結
第6章 IPV6部署
6.1 內容簡介
6.2 1Pv6新應用
6.2.1 IPv6新特性
6.2.2 1Pv6新應用
6.3 1Pv6的部署進程
6.4 1Pv6過渡技術
6.5 1Pv6網絡之間互通
6.5.1 GRE隧道
6.5.2 手動隧道
6.5.3 1Pv4兼容IPv6自動隧道
6.5.4 6t04隧道
6.5.5 1SATAP隧道
6.5.6 6PE
6.5.7 60ver4
6.5.8 Teredo
6.5.9 隧道代理
6.6 1Pv6與IPv4網絡之間互通
6.6.1 雙棧技術
6.6.2 SIlT
6.6.3 NAT-PT
6.6.4 DSTM
6.6.5 SOCKs64
6.6.6 傳輸層中繼
6.6.7 BlS
6.6.8 BIA
6.6.9 1Pv6過渡技術總結
6.7 1Pv6的部署方案
6.7.1 小型辦公或家用網絡部署
6.7.2 組織及企業(yè)型的網絡部署
6.7.3 1SP網絡部署
6.8 總結
第7章 IPv6部署實驗
7.1 GRE隧道與手動隧道技術
7.2 自動隧道技術
7.3 6t04隧道
7.4 1SATAP隧道
7.5 NAT-PT
7.6 總結
【媒體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