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概論
1.1引言
1.2研究動機
1.2.1復雜行為過程建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2工程藍圖的啟發(fā)
1.2.3統一建模語言在行為過程建模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2.4傳統過程開發(fā)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1.2.5影響圖形化技術發(fā)展的一些趨勢和因素
1.3研究工作的目標
1.3.1總體目標
1.3.2具體目標
1.4方法學概述
1.4.1方法學的主要內容
1.4.2過程藍圖語言
1.4.3開發(fā)過程
1.5過程藍圖CASE工具
1.6過程藍圖的研究工作
第2章過程藍圖語言
2.1方法和組織
2.1,1語言定義方法
2.1.2元模型的規(guī)格說明結構
2.1.3語言形式化
2.2過程藍圖的基本概念和基礎設施
2.2.1基本概念
2.2.2語言的基本構造
2.2.3語言的構成
2.2.4三層描述二級映射的體系結構
2.3抽象概念結構圖
2.3.1基本集合
2.3.2抽象語法
2.3.3良構規(guī)則
2.3.4動作語義
2.3.5圖形表示法
2.3.6應用
2.3.7小結
2.4抽象邏輯結構圖
2.4.1基本集合
2.4.2抽象語法
2.4.3良構規(guī)則
2.4.4圖形表示法
2.4.5小結
2.5抽象實現結構圖
2.5.1基本集合
2.5.2抽象語法
2.5.3良構規(guī)則
2.5.4圖形表示法
2.5.5小結
2.6過程藍圖
2.6.1基本函數
2.6.2直觀元模型
2.6.3統一元模型
2.7過程藍圖語言的完整性
2.7.1過程藍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2.7.2過程藍圖的完備性
2.7.3過程藍圖的正確性
2.7.4過程藍圖的完整性
2.8用法指南
2.9總結
第3章過程藍圖的設計原理和性質
3.1設計要求
3.2設計目標
3.3設計原則
3.4設計原理
3.4.1分層描述性
3.4.2程序獨立性
3.5設計內容
3.6表示法設計
3.6.1控制流和數據流的表示
3.6.2動作及其結構關系的表示
3.6.3過程的表示
3.6.4表示法的屬性
3.7過程藍圖的性質與目標
3.7.1過程藍圖的目的
3.7.2過程藍圖的范圍
3.7.3過程藍圖的語境
3.7.4過程藍圖的含義
3.7.5過程藍圖的作用
3.7.6過程藍圖的功能
3.7.7過程藍圖的用途
3.7.8過程藍圖的優(yōu)點
3.8相關工作比較
3.8.1過程表示法的分類
3.8.2比較對象的選擇
3.8.3比較項目和原則
3.8.4比較與分析
3.8.5討論
第4章過程藍圖開發(fā)
4.1過程藍圖開發(fā)技術的層次
4.2過程藍圖開發(fā)過程
4.2.1階段.制品和活動
4.2.2開發(fā)工作流程
4.2.3過程藍圖開發(fā)過程的特點
4.3過程藍圖設計技術
4.3.1過程藍圖設計模型
4.3.2過程藍圖設計方法
4.3.3設計實例
4.4與軟件分析和設計技術的結合
4.4.1與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技術的結合
4.4.2與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技術的結合
4.5Jackson程序規(guī)格說明到過程藍圖的轉換和映射
4.5.1Jackson程序結構圖到抽象概念結構圖的轉換
4.5.2Jackson程序規(guī)格說明到編程語言過程藍圖的映射
4.6技術效用分析
4.6.1程序質量效用
4.6.2開發(fā)效率效用
4.6.3軟件管理效用
第5章過程藍圖CASE工具
5.1過程藍圖CASE工具的基本概念
5.1.1CASE工具與方法的關系
5.1.2手工構造存在的問題
5.1.3CASE工具的作用
5.1.4CASE工具的開發(fā)目標
5.1.5CASE工具的構成
5.2JAVA可視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支撐系統的設計
5.2.1設計背景
5.2.2體系結構設計
5.2.3子系統設計
5.2.4環(huán)境數據庫設計
5.2.5界面設計
5.2.6系統的特點
5.3C++函數開發(fā)工具CFDST的設計與實現
5.3.1設計背景
5.3.2CFDST的體系結構
5.3.3CFDST的功能
5.3.4CFDST的實現
5.3.5小結
5.4FoxPro程序設計支持工具FPDST的設計與實現
5.4.1概述
5.4.2FPDST的體系結構
5.4.3FPDST的功能和特點
5.4.4FPDST的實現
5.4.5FPDST的交互式編程界面技術
5.5方法和工具的初步應用
第6章過程藍圖的現狀與未來
6.1過程藍圖的統一性
6.2過程藍圖的現狀
6.3過程藍圖在可視化程序自動重構方面的潛力
6.4過程藍圖的未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