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廬山的散文。本書以獨特新穎的視角,描繪了廬山百年來的人文景觀。就每一篇來說,都是很好的寫景抒情、懷古憑吊的散文。本書文字清晰明凈,質感很好,遇速平穩(wěn)、沉著,又不乏激情。在整體上本書像大型交響樂,往復回環(huán),整個將廬山人文地志寫活了。千百年來,是人類的足跡和創(chuàng)造賦予了大山以靈魂。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廬山所披掛的政治色彩正如廬山忽晴忽雨、云牽霧繞的天氣一樣變幻莫測。尤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廬山實為國民政府的夏都,隨之演繹了許多重大的歷史悲喜劇,使其在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書以探索的筆觸徜徉于廬山的青山綠水之間,撩開籠罩在那個諱莫如深、錯綜復雜、浮花璀璨年代的神秘面紗,圍繞夏都時期的人物和故事,一章章、一節(jié)節(jié)把讀者帶進既是懷舊的又是全新的發(fā)現(xiàn)之旅。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到近代史上眾多的知名人士與廬山的關系,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近代史上歷史人物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本書文字清晰明凈,質感很好,遇速平穩(wěn)、沉著,又不乏激情,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