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本書詳細介紹了計算機審計的技術和方法。本書內容共分三個部分16章。第一部分9章,論述計算機數據審計技術和方法,重點介紹了審前調查、數據需求分析、數據采集、數據轉換、數據清理、數據驗證、模型構建的技術和方法;第二部分6章,主要講解現行信息系統審計技術和方法,重點介紹了信息系統控制、一般控制審計、應用控制審計、應用軟件審計、日志的獲取和分析。第三部分1章,主要講解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審計技術和方法,介紹了信息系統規(guī)劃、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運行和維護的審計技術和方法。本書從實踐中提出問題,又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在注意觀察和跟蹤國際國內計算機審計理論發(fā)展的基礎上,把著重點放在審計實務上,力求研究和回答我國當前計算機審計發(fā)展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本書立意新穎、思路嚴謹、內容翔實、案例豐富、講解到位、可操作性強,既適合各類審計人員學習,又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和審計專業(yè)人員的參考書。前言計算機審計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嶄新的審計方式。早在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李金華審計長就深刻地描述了這種新的審計方式:要從系統論、信息論的高度來研究計算機審計。把審計對象作為一個系統,讓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都在審計監(jiān)督范圍之內。審計人員到一個單位去,一進去就把整個資料都掌握住,通過系統分析、對照、比較,選擇其中最薄弱的部分作為重點,找出核心問題在哪里,從總體上把握。不是像過去那樣瞎碰,逮著什么算什么。用計算機模擬出審計方案,安排審計計劃時就通過數據模型來分析,就很清楚審計該抓什么。從整個系統論、信息論的高度開發(fā)利用計算機,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我們的技術創(chuàng)新將有很大發(fā)展??梢赃@樣斷言,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同時,作為審計不這么做,就會失去審計的資格。在審計署的領導和組織下,全國廣大審計工作者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全面探索計算機審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計算機審計與傳統審計相比,雖然審計目標是相同的,但審計的技術和方法、審計作業(yè)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隨著審計環(huán)境、審計對象日益復雜,信息化發(fā)展日益加快,以手工審計為代表的傳統審計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傳統審計越來越快地向以計算機審計為代表的新的審計方式轉變。及時探索和總結計算機審計的技術和方法,研究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審計的作業(yè)方式,是形勢發(fā)展向廣大審計工作者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推進審計方式創(chuàng)新的一個關鍵問題?!队嬎銠C審計技術和方法》這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全書共包括數據審計、現行信息系統審計和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審計三個部分,涵蓋了計算機審計的主要內容。站在創(chuàng)造和推進新的審計方式的高度,來研究和總結計算機審計的技術和方法,而不是就技術而論技術、就方法而論方法,是全書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本書著眼新的審計方式的發(fā)展,歸納了數據審計的七個流程,給出了把握總體的解決方案,概括了建立審計分析模型的主要思路,探索了系統審計的矩陣技術,這些對于推進新的審計方式的實踐和發(fā)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注意觀察和跟蹤國際國內計算機審計理論發(fā)展的基礎上,把著重點放在審計實務上,力求研究和回答我國當前計算機審計發(fā)展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是本書在撰寫過程中貫徹始終的一個指導思想。從實踐中提出問題,又在探索中解決問題。本書對數據審計中的數據采集、數據清理、數據轉換、數據驗證、模型構建,對系統審計中的一般控制、應用控制、應用軟件,對生命周期中的各個階段的審計技術和方法都有系統的闡述。對于審計實務具有學了就能用的可操作性,對于審計人員具有解惑釋疑的指導性,對于計算機審計理論的研究具有參考作用。立意新穎、思路嚴謹、內容翔實、案例豐富、講解到位、操作性強——這是本書撰寫者們的孜孜追求。本書是以審計署昆明特派員辦事處為主,邀請審計署計算機技術中心、南京特派員辦事處、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有關同志共同撰寫的。袁孝康、李伏廷、周敦祥同志組織和領導了本書的撰寫。參加本書執(zhí)筆撰寫的是一批直接從事計算機審計實務和理論研究的年輕人。他們是昆明特派員辦事處的黃昌胤、陳波、趙輝、代斌、劉紹輝、羅昕、姜克軍、王寧遠;審計署計算機技術中心的程建勤;南京特派員辦事處的潘連安、萬建國;浙江大學的楊小虎、戴佳筑。第一部分的撰寫人員有黃昌胤、陳波、趙輝、潘連安、萬建國、代斌;第二、三部分的撰寫人員有楊小虎、戴佳筑、程建勤。參加案例撰寫的人員有黃昌胤、劉紹輝、姜克軍、羅昕、王寧遠等。各章成稿后萬建國對有關章節(jié)進行了認真修改和充實。劉汝焯對全書進行了統稿。南京特派員辦事處董化禮特派員對本書的撰寫和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熱情指導。審計署計算機技術中心主任王智玉審定了本書。計算機審計在我國正處在蓬勃發(fā)展的階段,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層出不窮。歡迎讀者對本書的不足和錯誤之處批評指正。本書成稿之后,呈送署領導斧正。李金華審計長欣然題詞:“積極探索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審計技術與方法”;劉家義副審計長撰寫了熱情洋溢的讀后感——《夢的追求》。對此,令作者感動不已,備受鼓舞。2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成立二十周年。謹以本書獻給審計署二十華誕!劉汝焯24年春節(jié)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