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收講座18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倫理學、法學、國際關系、文化、心理學、歷史學、考古學和微電子學等多個學科。講座篇目包括:三個代表和當代青年(夏學鑾);勞動價值論:反思與爭論(晏智杰);新聞出版改革的思路和實踐(柳斌杰);我國農村離小康社會到底有多遠:對解決當前我國三農問題的戰(zhàn)略思考(呂濱);禪與生命體悟(樓宇烈);克隆人的倫理問題(吳國盛);人與環(huán)境之間倫理關系的反思(林官明);物權法中的真實觀念(常鵬翱);超越大眾民主與權威主義:共和主義對中國政治轉型的啟迪(李強);五十年的中國與世界(牛軍);中美關系與美國總統(tǒng)大選(賈慶國);9.11以后美國的外國學生政策(韓葉龍);思維方式與跨文化交流(關世杰);自我、命運與心理健康(王登峰);詩是頭朝下栽進我們生活中來的一塊隕石(朱孝遠);北京大學史學系五十年變遷(1899-1949)(牛大勇);鈞窯發(fā)掘與研究的新收獲(秦大樹);微電子:信息社會的基石(張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