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二百年的人類歷史中,法國大革命無疑是最重大的事件,其影響之廣大久遠,分歧之尖銳激烈,是其他任何事情都無法相比的,無論在日常社會,還是在學術領域,它都在持續(xù)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激動著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即使在美國這樣以新教為基本精神的國家也不例外,毛姆說“法國人死了,靈魂上天堂;美國人死了,靈魂到巴黎”;今天,當你坐在紐約曼哈頓島前端的海堤上,眺望遠處的自由女神,依然可以感受大西洋彼岸吹來的自由的風。在大學里,討論法國大革命的文章、專著、博士論文漢牛充棟,在更廣泛的經濟、社會、政治領域中,試圖繞開法國革命來討論現(xiàn)代問題,是斷無可能的,它成為必須面對的基本背景,不管你是否直接研究法國革命;連羅爾斯這樣的學者也得處理法國革命展現(xiàn)的基本問題。甚至在儒家傳統(tǒng)的中國,因為近百年來的變遷和革命,法國大革命也開始成為人們的時尚話題,一些思想的精靈振動著想象的翅膀,從中國飛舞到法國,企圖用那付很寫意的羽翼把法國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串連起來,創(chuàng)作一本關于革命的連環(huán)畫??梢哉f,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段中,法國大革命都仍然是關于現(xiàn)代性、現(xiàn)代政治最重要的話題,它所包含的問題意識和思想空間會伴隨歷史的進程不斷地展示出新的意味、新的課題。這一點對于中國而言可能格外重要,作為后起的現(xiàn)代國家,同時又擁有深厚的文化資源,如何建設現(xiàn)代性的價值體系?如何理解現(xiàn)代性的真正含義?如何創(chuàng)建可以保證現(xiàn)代性持續(xù)和健康發(fā)展的有效機制?在所有這些方面,法國大革命呈現(xiàn)的經驗教訓都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參照,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這個意義上,傅勒的《思考法國大革命》的中文版的出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問題。我注意到最近十幾年來,英、美的政治學說,在中國政治學界占了壓倒性的影響,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他們的學術資源主要都來源于英語世界,無論是蘇格蘭啟蒙學派,還是美國功利主義政治實踐;無論是社群主義,還是文化主義政治學;這些學術流派構成了中國當代討論現(xiàn)代性的話語前提,法國的學術思想除了所謂后現(xiàn)代主義被不恰當?shù)胤旁谖膶W評論領域中引介以外,很少見于政治學的討論。這種主觀性的偏愛當然是有原因的,但無論如何是不健康的。傅勒的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法語世界的學術線索,豐富我們的學術譜系,在思考現(xiàn)代性時增加一個必要的參考向度。我在研究法國大革命時,曾經受到傅勒的觀點的很多影響,尤其是以法國革命的典范考慮中國問題的時候,他給我的啟發(fā)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分享心得,或許是推介這本書的比較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