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自由主義一直是一個為人們津津樂道而又眾說紛紜的話題,這種認識不僅表現(xiàn)在非西方的世界,即使是在自由主義盛行的西方世界也是如此。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傳統(tǒng)下的人們對自由主義的理解不盡相同,甚至是相互對立的。為了澄清這些混亂,在這個關于自由主義的認識誤差中找到相對統(tǒng)一的可辨識的要素,有“自由主義評論家”之稱的英國著名政治哲學家約翰·格雷在《自由主義》這本小冊子中對此進行了簡要而富有啟發(fā)性的嘗試。他從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平等主義、普世主義和社會向善論這四個要素出發(fā),按照歷史和觀念的分析視角,條分縷析,爬羅剔挾,揭示了自由主義作為西方現(xiàn)代性政治哲學的表征所具有的基本品格和特質??胺Q自由主義研究的典范,與安東尼·阿巴拉斯特的《西方自由主義的興衰》并稱研究自由主義通史方面的雙璧。當然,正如約翰·格雷本人指出的那樣,自由主義作為西方現(xiàn)代性文化和傳統(tǒng)的產物,本身并不具有許多自由主義者聲稱的那種普世主義特征,而對自由主義者所倡導的自由、平等、人權等自由主義價值也應做科學的具體分析。相信任何具有真正理論探索精神的人能夠從這本書中考察作者的深意,并本著理性批判的精神實事求是地看待書中的主要論點。書中許多觀點與我們所一貫秉持的信仰、理想不同之處,請讀者仔細甄別,保持清醒的頭、堅持正確的立場。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自由主義是與資本主義政治和經濟制度共生共存的思潮和意識形態(tài)。西方社會和少數西方國家也一直以來以自由主義為旗幟作為西化中國的武器,與科學技術和經濟形式這些以技術理性為基礎的非政治性思想不同,作為產自西方近代社會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固然有合乎西方自有文化的合理性,但世界是多樣性和多元性的,西方國家不應該也不能將這種以西方文化為基礎的意識形態(tài)強加給其他文化和主權國家。清末思想家魏源曾經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我們了解作為西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自由主義的目的恰恰是為了是國人更加清楚自身的國情,而不是人云亦云地隨聲附和;同時只有深入地理解西方自由主義得以產生的特定歷史和文化條件、演變規(guī)律,我們才能拿起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武器更好地捍衛(wèi)我們的政治和社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