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定 價:¥18.00

作 者: (德)阿·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韋啟昌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東方書林俱樂部文庫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208055162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么,只要他破壞了誠和信,他也就永遠地失去了誠和信,隨之而來的苦果肯定在所難免。在某種意義上,榮譽和聲望相比,榮譽的特性是否定的,而聲望則具有一種肯定的性質。因為榮譽并不意味著別人認為:某某人具有某種特別的。為他的主體所獨有的品質;榮譽只是說明:某某人并沒有欠缺根據(jù)規(guī)則必須作為前提條件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品質。因此,榮譽只是表明這一個人不是一個例外。但聲望卻表明這個人是一個例外。聲望是要去爭取的,相比之下,榮譽只需要保有就行了。根據(jù)這一點,缺乏聲望就是默默無聞,它是否定的;但缺乏名譽則是恥辱,它是肯定的。我們可不能把榮譽的否定性質與被動性質相混淆。恰恰相反,榮譽具有一種完全主動的特征;它純粹從人的主體出發(fā),以主體的行為為基礎,而不是根據(jù)別人的所為以及外在的遭遇所決定,這也就是斯多葛派所說的“有賴于我們的事情”。這一點,正是真正的榮譽和騎士榮譽或虛假榮譽的區(qū)別標志,我們在下文很快就可以看到。只有通過詆毀侮辱才有可能從外面對榮譽實施攻擊。對付這種攻擊的唯一對策就是把這種詆毀予以公開,把詆毀者公之于眾。老年人得到別人的尊重似乎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年輕人享有假設的、但還未經(jīng)實踐檢驗的榮譽,因此是預先給予的,但這種榮譽還需要經(jīng)過考驗;因此他們的榮譽是信用貸款。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已經(jīng)通過自己的行為證明了自己仍然保有榮譽。單就年齡和經(jīng)驗而言,這兩者都不足以成為要求年輕人向老者表示敬意的充……

作者簡介

  叔本華,德國哲學家;因為他對人間的苦難非常敏感,對人生觀感到極度悲觀,所以被人稱作是“悲觀主義的哲學家”。他反對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是新的“生命”哲學先驅。他特別專精于研究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對和不屑于黑格爾、費希特和謝林等人的理論。他的一生不算風光,過著隱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時,他的哲學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視,不過卻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1789年生于但澤的叔本華從小孤僻,傲慢,喜怒無常,并帶點神經(jīng)質。他對自己的哲學也極為自負,聲稱是一種全新的哲學方法,會震撼整個歐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卻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學任教時,他試圖和黑格爾在講臺上一決高低,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他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于是叔本華帶著一種憤遭的心情離開了大學的講壇。叔本華與黑格爾的對抗實際上是兩種哲學傾向之間的較量。他失敗了。因為他不屬于那個時代。用叔本華自己的話說,他的書是為后人寫的。事實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時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終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榮譽。1818年叔本華發(fā)表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從而奠定了他的哲學體系。他為這部悲觀主義巨著作出了最樂觀的預言:“這部書不是為了轉瞬即逝的年代而是為了全人類而寫的,今后會成為其他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jù)”。然而該書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為廢紙售出的,極度失望的叔本華只好援引別人的話來暗示他的代表作,說這樣的著作猶如一面鏡子,“當一頭蠢驢去照時,你不可能在鏡子里看見天使”。叔本華是唯意志論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思辯傳統(tǒng),力圖從非理性方面來尋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論。人生就是一種痛苦,一個人所感受的痛苦與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強,人就越痛苦。要擺脫痛苦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拋棄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創(chuàng)造和欣賞來暫時解脫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脫辦法是,進入佛教的空、無的境界。叔本華死后,有關他的哲學講座逐漸將黑格爾排擠了出去,終于報了當年一箭之仇。他一時成了德國最時髦的哲學家。到1891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劃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擁有的財產(chǎn)
   第四章 人所展現(xiàn)的表象
   第五章 建議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論
   第二部分 我們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
   第三部分 我們對他人應采取的態(tài)度
   第四部分 我們對于命運和世事的發(fā)展所應保持的態(tài)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個階段
   
   附 叔本華的生平軼事
    叔本華哲學的神奇美麗與影響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