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TCP/IP簡介
1.1 什么是TCP/IP
1.2 TCP/P的來源和歷史
1.2.1 TCPhP的設計目標
1.2.2 TCPfiP的年代史
1.2.3 誰擁有TCP/IP
1.2.4 管TCPhP的標準組織
1.3 TCP/IP標準和RFC
1.4 OSI網絡參考模型概述
1.4.1 模型將網絡分解為層
1.4.2 ISO/OSI網絡參考模型
1.4.3 協議層的運行情況
1.4.4 物理層
1.4.5 數據鏈路層
1.4.6 網絡層
1.4.7 傳輸層
1.4.8 會話層
1.4.9 表示層
1.4.10 應用層
1.5 TCP/IP網絡模型
1.5.1 TCP/IP網絡訪問層
1.5.2 TCPfiP網絡訪問層協議
1.5.3 TCPflP Internet層功能
1.5.4 Internet層協議
1.5.5 TCPflP傳輸層功能
1.5.6 傳輸層協議
1.5.7 TCP/IP應用層
1.6 TCP/IP協議、服務、套接字和端口
1.6.1 TCPfiP協議號
1.6.2 TCP/IP端口號
1.6.3 TCPfiP套接字
1.7 TCP/IP的數據封裝
1.8 關于協議分析
1.8.1協議分析的角色
1.8.2 協議分析器要素
1.8.3 混雜模式卡和驅動器
1.8.4 數據包篩選器
1.8.5 艮蹤緩沖
1.8.6 解碼
1.8.7 警報
1.8.8 統(tǒng)計數據
1.8.9 在網絡上設置協議分析器
1.8.10 外在集線器
1.8.11 端口重定向
1.8.12遠程監(jiān)測(RMON)
1.9 本章小結
1.10 復習題
1.1l 實習項目
1.12 案例項目
第2章 IP尋址技術及相關主題
2.1 IP尋址技術基礎知識
2.2 IP地址剖析
2.3 IP地址類別
2.3.1 A類地址詳談
2.3.2 B類地址詳談
2.3.3 C類地址詳談
2.3.4 D類和E類地址詳談
2.4 網絡、廣播、多播以及其他特殊的IP地址
2.4.1 廣播數據包結構
2.4.2 多播數據包及其地址結構
2.5 逐漸消失的IP地址空間
2.6 二進制的數學運算概述
2.6.1 十進制數字轉換為二進制數字
2.6.2 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
2.6.3 高階位模式
2.6.4 低階位模式
2.7 關于IP網絡、子網以及掩碼
2.8 CIDR(域間無類別路由選擇法)
2.9 公共IP地址和專用IP地址
2.10 管理對IP地址信息的訪問
2.11 獲得公共IP地址
2.12 IP地址配置
2.12.1 網絡空間
2.12.2 主機空間
2.13 本章小結
2.14 復習題
2.15 實習項目
2.16 案例項目
第3章 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TCP/IP協議
3.1 數據鏈路層協議
3.1.1 SLIP
3.1.2 PPP
3.1.3 PPP鏈接的特殊處理
3.2 幀類型
3.2.1 以太網幀類型
3.2.2 令牌環(huán)幀類型
3.3 IP環(huán)境中的硬件地址
3.3.1 ARP數據包域和功能
3.3.2 ARP高速緩存
3.3.3 代理ARP
3.3.4 RARP
3.4 網絡層協議
3.5 關于IP
3.5.1 發(fā)送IP數據報
3.5.2 路由器解析過程
3.6 IP數據報的生存時間
3.7 碎片和重新組裝
3.8 服務傳輸選項
3.8.1 優(yōu)先順序
3.8.2 服務類型(TOS)
3.9 IP題頭域和功能
3.9.1 版本域
3.9.2 題頭長度域
3.9.3 服務類型域
3.9.4 總長度域
3.9.5 標識域
3.9.6 標記域
3.9.7 碎片偏移量域
3.9.8 TTL域
3.9.9 協議域
3.9.10 題頭校驗和域
3.9.11 源地址域
3.9.12 信宿地址域
3.9.13 選項域
3.10 本章小結
3.11 復習題
3.12 實習項目
3.13 案例項目
第4章 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1CMP)
4.1 關于ICMP
4.1.1 ICMP和RFC 792概覽
4.1.2 ICMP在IP網絡上至關重要的角色
4.2 測試并故障排除ICMP的次序
4.2.1 用PING進行連通性測試
4.2.2 用TRACEROUTE進行路徑發(fā)現
4.2.3 用PATHPING進行路徑發(fā)現
4.2.4 用ICMP發(fā)現PMTU
4.2.5 ICMP的路由選擇次序
4.2.6 ICMP的安全問題
4.3 ICMP數據包的域和功能
4.3.1 ICMP的常數域
4.3.2 可變的ICMP結構和功能
4.4 本章小結
4.5 復習題
4.6 實習項目
4.7 案例項目
第5章 傳輸層TCP/IP協議
5.1 理解無連接傳輸協議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5.2.1 UDP題頭域和功能
5.2.2 UDP端口號和進程
5.3 理解面向連接的協議
5.4 傳輸控制協議(TCP)
5.4.1 TCP啟動連接進程(TCP握手)
5.4.2 TCP保持激活進程
5.4.3 TCP連接終止
5.4.4 TCP序列和確認進程
5.4.5 TCP錯誤檢測和錯誤修復進程
5.4.6 TCP堵塞控制
5.4.7 TCP滑動窗口
5.4.8 TCP題頭域和功能
5.5 TCP和UDP的常見正確用法
5.6 本章小結
5.7 復習題
5.8 實習項目
5.9 案例項目
第6章 基本的TCP/IP服務
6.1 上層IP協議的工作原理
6.2 理解FTP
6.2.1 FTP組成
6.2.2 FTP通信實例
6.3 理解TELNET
6.3.1 Telnet組成
6.3.2 Telnet通信實例
6.4 理解SMTP
6.4.1 SMTP組成
6.4.2 SMTP通信實例
6.5 理解HTTP
6.5.1 HTTP組成
6.5.2 HTTP通信實例
6.6 其他基于IP的常見服務
6.6.1 Echo
6.6.2 每日語錄
6.6.3 字符生成器(Chargen)
6.6.4 Windows 2000和簡單的TCP/IP應用程序
6.6.5 Whois
6.6.6 TFTP
6.6.7 Finger
6.6.8 遠程進程調用
6.6.9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6.6.10 TCP/IP上的NetBIOS
6.7 解碼上層協議
6.8 本章小結
6.9 復習題
6.10 實習項目
6.11 案例項目
第7章域名系統(tǒng)
7.1 DNS的歷史和背景
7.1.1 DNS數據庫結構
7.1.2 DNS概述
7.1.3 DNS數據庫記錄
7.1.4委托DNS授權
7.1.5 DNS服務器類型
7.1.6 DNS的客戶端
7.2 域名服務器工作機理DNS根層服務器
7.3 DNS高速緩存的重要性
7.4 DNS配置文件和資源記錄格式
7.4.1 SOA記錄
7.4.2 地址和別名記錄
7.4.3 將地址映射為名稱
7.4.4 處理回送地址
7.4.5 獲取和存儲根服務器數據
7.5 NSLOOKUP命令
7.5.1 NSLOOKUP詳細情況
7.5.2使用NSLOOKUP
7.6 DNS查詢/響應數據包格式
7.7 DNS實用程序
7.8 DNS存在的問題
7.9 本章小結
7.10 復習題
7.11 實習項目
7.12案例項目
第8章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議
8.1 DHCP簡介
8.1.1 DHCP起源
8.1.2 DHCP軟件組成
8.1.3 DHCP租約類型
8.1.4 DHCP租約的其他信息
8.2 理解DHCP的IP地址管理
8.3 標準地址發(fā)現進程
8.3.1 Discover數據包
8.3.2 Offer數據包
8.3.3 Request數據包
8.3.4 Acknowledge數據包
8.4 地址續(xù)租過程
8.4.1 續(xù)租時間(T1)
8.4.2 重綁定時間(T2)
8.5 DHCP地址釋放進程
8.6 DHCP數據包結構
8.7 DHCP中的廣播和單播
8.8 DHCP轉接代理
8.9 Microsoft DHCP作用域和類
8.10 DHCP的前景
8.11 發(fā)現并修理DHCP故障
8.12 本章小結
8.13 復習題
8.14 實習項目
8.15 案例項目
第9章 保護TCP/IP環(huán)境的安全
9.1 理解計算機和網絡安全性
9.1.1 網絡安全的三個方面
9.1.2 理解典型的IP攻擊、利用和闖入
9.1.3 有關IP攻擊的常見方法
9.1.4 哪些IP服務漏洞最多
9.1.5 漏洞、后門和其他非法闖入點
9.1.6 IP安全原理
9.2 常見的IP攻擊點
9.2.1 病毒、蠕蟲和特洛伊木馬程序
9.2.2 拒絕服務攻擊
9.2.3 分布式服務拒絕攻擊
9.2.4 緩存溢出
9.2.5 欺騙
9.2.6 TCP會話截擊
9.2.7 IP攻擊解析
9.2.8 檢測和發(fā)現進程
9.2.9 攻擊
9.2.10 掩蓋
9.2.11 網絡窺視
9.3 修復IP安全問題
9.3.1 補丁和修復程序的重要性
9.3.2 明白要關閉哪個端口
9.3.3 識別攻擊簽名
9.3.4 IP安全
9.3.5 防火墻、代理服務器和其他邊界設備
9.3.6 有關防火墻的其他信息
9.3.7 防火墻說明
9.3.8 商業(yè)防火墻特征
9.3.9 有關代理服務器的其他信息
9.3.10 實現防火墻和代理服務器
9.3.11 計劃、安裝和配置
9.3.12 有關測試一攻擊一調整周期活動的其他信息
9.3.13 入侵檢測系統(tǒng)的其他信息
9.3.14 Windows 2000——新一代網絡安全
9.3.15 更新殺毒引擎和病毒清單
9.4 測試你的網絡
9.5 本章小結
9.6 復習題
9.7 實習項目
9.8 案例項目
第10章 IP環(huán)境下的路由
10.1 理解路由選擇
10.1.1 距離向量路由選擇協議
10.1.2 路由選擇循環(huán)
10.1.3 鏈路一狀態(tài)路由選擇協議
10.2 路由選擇特點
10.2.1 路由收斂
10.2.2 水平分割
10.2.3 有害逆轉
10.2.4 生存時間
10.2.5 多播與廣播修改行為
10.2.6 ICMP路由器廣告
10.2.7 黑洞
10.2.8 區(qū)域、自治系統(tǒng)和邊界路由器
10.3 內部網關協議
10.3.1 RIP
10.3.2 RIPv1
10.3.3 R1Pv2
10.3.4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yōu)先協議(0SPF)
10.3.5 增強型的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EIGRP)
10.4 外部網關協議
10.5 管理內部互聯網絡的路由選擇
10.6 混合網絡
10.7 在大區(qū)域網絡上打開和關閉路由選擇
10.7.1 小型辦公室
10.7.2 中心與分支機構
10.7.3 多協議
10.7.4 移動用戶
10.7.5 移動IP
10.7.6 本地移動
10.8 在Internet上進行來和去的路由選擇
10.9 路由器和路由選擇行為的安全
10.10 IP路由選擇的故障診斷及排除
10.11 本章小結
10.12 復習題
10.13 實習項目
10.14 案例項目
第11章 監(jiān)視和管理IP網絡
11.1 理解網絡管理的實踐和原理
11.1.1 網絡管理結構
11.1.2 OSI網絡管理模型
11.1.3 實際的網絡管理
11.1.4 in-band和out-of-band管理
11.2 理解SNMP
11.2.1 管理信息庫對象
11.2.2 使用對象標識符
11.2.3 加載MIB
11.2.4 遠程監(jiān)控(RMON)
11.2.5 SNMP代理
11.2.6 SNMP管理器
11.2.7 SNMP消息
11.2.8 GET命令(GET-REQUEST/GET-RESPONSE).
11.2.9 GET—NEXT
11.2.10 SET
11.2.11 TRAP
11.2.12 SNMP安全
11.3 安裝和配置SNMP代理和控制臺
11.3.1 代理配置
11.3.2 控制臺安裝
11.3.3 控制臺配置
11.4 SNMP的控制臺、工具、實用程序和主要文件
11.5 將SNMP與其他管理環(huán)境集成
11.6 SNMP的故障排除
11.7 本章小結
11.8 復習題
11.9 實習項目
11.10 案例項目
第12章 TCP/lP、NetBIOS和WlNS
12.1 什么是NetBIOS
12.2 Windows 2000中的NetBIOS
12.2.1 深入探討NetBIOS
12.2.2 NetBIOS的用途
12.2.3 NetBIOS的工作原理
12.2.4 注冊和保護NetBIOS名稱
12.2.5 NetBIOS名稱解析
12.2.6 其他NetBIOS服務
12.3 NetBIOS名稱
12.3.1 NetBIOS名稱的結構
12.3.2 NetBIOS名稱類型和后綴
12.3.3 NetBIOS作用域標識符
12.4 NetBIOS名稱灃冊和解析
12.4.1 節(jié)點類型的名稱解析策略
12.4.2 B節(jié)點(廣播節(jié)點)
12.4.3 P節(jié)點(對等節(jié)點)
12.4.4 M節(jié)點(混合節(jié)點)
12.4.5 H節(jié)點(雜合節(jié)點)
12.4.6 增強型B節(jié)點
12.4.7 NetBIOS名稱緩存和LMHOSTS文件
12.4.8 WINS名稱注冊和解析
12.4.9 DNS和HOSTS文件
12.5 TCP/IP上的NetBIOS
12.6 WINS服務器
12.6.1 WINS的工作原理
12.6.3 WINS服務器
12.6.4 WINS代理
12.6.5 WINS復制
12.6.6 集成WINS和DNS
12.7 WINS和NetBIOS的故障診斷
12.7.1 NetBIOS和WINS問題的故障診斷工具
12.7.2 NBTSTAT
12.7.3 WINS和DNS控制臺
12.7.4 WINS的SNMP
12.7.5 數據包分析器
12.7.6 NetBIOS和WINS中的典型錯誤
12.8 本章小結
12.9 復習題
12.10 實習項目
12.11 案例項目
第13章 Internet協議第6版(1Pv6)
13.1 創(chuàng)建新版本IP的原因
13.2 IPv6的地址空間
13.2.1 地址格式和分配
13.2.2 地址格式和符號
13.2.3 網絡和主機地址部分
13.2.4 作用域標識符
13.2.5 接口標識符
13.2.6 包含IPv4地址的IPv6地址
13.2.7 對URL中本地IPv6地址的建議
13.2.8 地址類型
13.2.9 專用地址
13.2.10 不再使用廣播
13.2.11 多播地址
13.2.12 任意播地址
13.2.13 單播地址
13.2.14 集中全局單播地址
13.2.15 鏈路本地和地區(qū)本地地址
13.2.16 地址分配
13.2.17 多播分配
13.2.18 單播和任意播分配
13.2.19 NSAP分配
13.2.20 IPX分配
13.3 路由選擇考慮事項
13.3.1 鄰居發(fā)現和路由器通告
13.3.2 碎片中的路徑MTU發(fā)現和修改
13.4 IPv6數據包格式
13.4.1 基本的IPv6題頭格式
13.4.2 Version(版本)域
13.4.3 Class(類)域
13.4.4 Flow Label(流標簽)域
13.4.5 Payload Length(有效負載長度)域
13.4.6 Next Header(下一題頭)域
13.4.7 Hop Limit(跳限制)域
13.4.8 Source Address(源地址)域
13.4.9 Destination Address(目標地址)域
13.4.10 擴展題頭
13.4.11 Hop-by-Hop Options Extension Header(逐跳選項擴展題頭)
13.4.12 Routing Extension Header(路由選擇擴展題頭)
13.4.13 Fragment Extension Header(碎片擴展題頭)
13.4.14 Authentication Extension Header(驗證擴展題頭)
13.4.15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Extension Header(封裝安全有效負載擴展題頭)
13.4.16 Destination Options Extension Header(目標選項擴展題頭)
13.5 IPv6的新增特性
13.5.1 自動配置
13.5.2 無狀態(tài)自動配置
13.5.3 DHCPv6
13.5.4 安全
13.5.5 加密術語
13.5.6 安全結構
13.5.7 IPSec實現和基本操作
13.5.8 通信模式和通道模式
13.5.9 密鑰和協調
13.5.10 服務質量(QoS)
13.5.11 路由器警報和逐跳選項
13.5.12 特大數據包
13.5.13 移動的用戶
13.5.14 移動問題
13.5.15 移動IPv6的綁定和路由選擇
13.6 過渡:IPv4和IPv6的共存
13.6.1 棧方法
13.6.2 經過IPv4 Cloud的通道
13.6.3 原本的IPv6
13.6.4 IPv6速率的采用
13.7 本章小結
13.8 復習題
13.9 實習項目
13.10 案例項目
附錄A 重要的RFC
附錄B 主要的lP在線資源
B.1 一般的IP/Internet綜述
B.2 IP/Internet的歷史
B.3 關于Internet和網絡主題的綜合線索
B.4 RFC資源
B.5 IP尋址、子網和超級網
B.6 二進制算術綜述
B.7 一般的IP協議信息
B.8 DNS信息
B.9 DHCP信息
B.10 IP安全
B.1l IP路由選擇
B.12 SNMP
B.13 在TCP/IP基礎上的NetBIOS
B.14 IPv6
B.15 TCP/IP新聞組
附錄C 命令行l(wèi)P實用程序
C.1 ARP
C.2 IPCONFIG
C.3 NETSTAT
C.4 PATHPING
C.5 PING
C.6 ROUTE
C.7 TRACERT
附錄D Windows 2000注冊表設置
附錄E 隨書CD的內容
E.1 工具
E.1.1 EtherPeek for WindOWS演示程序
E.1.2 IP Subnet CalculatOr
E.1.3 NetScanToOls Standard EditiOn
E.1.4 Network Analysis SurviVal Kit
E.1.5 NeoTrace PrO Demo
E.1.6 PacketScrubber
E.1.7 PrOConvert
E.2 跟蹤文件
附錄F TCP/UDP端口號
附錄G DHCP選項
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