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按原始宗教、后世宗教、現(xiàn)代宗教的發(fā)展時序分為上、中、下篇。上篇敘述宗教與舞蹈在起源上的淵源關系,依照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神話信仰和巫術活動的四種方式分析與其共振的四種舞蹈。中篇介紹后世宗教對舞蹈的輻射以及舞蹈所顯示的宗教意識,分門別類為基督教舞蹈、伊斯蘭舞蹈、佛教舞蹈、道教舞蹈。前三者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后二者是中國的兩大本土宗教,只是由于本書對中國舞蹈的側重而將其與前三者并列。下篇涉及現(xiàn)代宗教與現(xiàn)代舞的關系,由于他們目前都處于一種探索狀態(tài),所以其篇幅少于上篇和中篇。此外,導言部分簡述宗教的基本定義和觀念,并在這一視角內說明舞蹈的一些特點。第五章屬于過渡性章節(jié),連接上篇與中篇。第十二章則是以宗教為坐標和紗而對舞蹈作出的一種審美判斷,最終還原到舞蹈的藝術范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