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人!在士與仕之間游走的一代巨擘卻在歷史的縫隙中流露出真切的私語!知有神方醫(yī)俗骨,難排蠱毒困窮隅。“我以前寫的書都該燒掉”,這是本書主人公在激蕩的政治運動中一次沉郁的表白郭沫若以其中國革命文化界領袖的形象,在社會與自我的雙重塑造中,在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中、漸漸地收斂了他浪漫張揚的個性。這就是郭沫若最后一段人生歲月中面臨的境況,也是中國知識分子道路選擇的一個縮影。我是個無產階級者,因為除個赤條條的我外,什么私有財產也沒有?!杜瘛肥俏耶a生出來的,或許可以說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個共產主義者。我們誠懇的全部接受周副主席給我們的提示,努力改造自己,向人民學習,學習我們所不熟悉的東西,熱誠地做毛主席的學生。我……自慚形穢,但心中總是憧憬著那詩的真善美的境界。我有時很不服老,但現在只得承認,我老了,恐怕再也寫不好詩了。你太年輕,太天真,目前你把世界上的事物看得太過于單純了……因此我勸你千萬不要寫什么反駁的文章,那不是什么“學術討論”,你千萬不要上當。像我們這樣從污泥中鉆出來的人,誰都難免沾染上污泥的,應該不斷地沖刷掉身上的骯臟。不要有這么多的假面具,這么多裝腔作勢的表演,大家都恢復赤子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