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年齡有多大?人類的命運有多長?西方歷史上,有四個人將科學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其中三人——哥白尼、伽利略與達爾文,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且被視為其研究領域的先驅;然而,另一個人——詹姆士·赫頓則從未得到相同的待遇,但是他卻深深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的了解。赫頓一生只有一本地質著作,即1795年出版的《地球理論》,這本書讓他成為“現(xiàn)代地質學之父”。他說:“我們既找不到起點的蹤跡,也看不見結束的征兆”。他提出的“深邃時間”的觀念,不但導正了地質學的發(fā)展方向,也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理論基礎,成為赫頓對人類最深遠的貢獻。本書《圣經》編年學談起,進而追溯赫頓成長與求學的歷程,真實地再現(xiàn)了18世紀愛丁堡的貴族、知識分子聚會與成長的場景。描繪了相對于歐陸教延及德法學術中心,處于邊陲之地的一群有自主意識的知識分子,包括哲學家休謨、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等,如何通過非正式的沙龍與社交活動建立起復雜的網絡,展開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寧靜革命。此外,本書對赫頓的科學地位從新的角度給予評價與認定?!妒ソ洝づf經》中有詩篇:“千年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中國也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神仙故事。什么是時間?歲月多悠遠?一直是人類糾纏不清、于遐想中幻化莫測的論題。20世紀的放射性無素定年終于告訴我們地球的年齡有46億年,萬古果真如長夜,夜色如墨、深不見底?!安幌Ц枵呖啵珎粝 ?,赫頓逝去兩百多年后,他對人類知識與智慧的貢獻終于獲得了應有的肯定。通俗科學作家雷普切克在本書中展現(xiàn)了驚人的科學史識與洞察力,本書不僅是一本科學普讀本,也不僅是一部科學史,更是人類探求科學真相過程中一場高潮迭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