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達爾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tǒng)的敘述,并且提出了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全書共分三編二十一章。原書第一編敘述人類的由來或起源,闡述人是不是與任阿一種其他物種一樣,是從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種生物類型傳下來的。第二、三編敘述性選擇,性選擇與人類的關系。本書第一版印行于1871年,在屢次重版的時候,我已經有機會提出若干點重要的改正。到現(xiàn)在更多的時間過去了,在這段時間里,本書經歷了烈火一般的考驗;我也曾經盡力吸取這番考驗的教訓,并且把所有我認為合理的一些批評加以利用。對那些和我通信而把數(shù)量大得驚人的種種新事實、新見解告訴我的大群人士,我也大為感激。這些事實與見解實在是太多了,我所能利用的只是其中比較更為重要的一部分罷了。關于這些用到了的新東西,以及上面所曾說到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改正,我準備在本版里附加一張清單,以示前后兩版所以不同的原委。在這第二版里,有幾幅插圖是新添的,另有四幅舊的是換上了新而更好的,都是沃德(甲716)先生根據(jù)活標本的寫生手筆。我必須特別提請讀者注意,關于人腦和高等猿猴的腦的差別是屬于甚么性質的一些觀察,也是新的,是赫胥黎(甲344)教授推愛而提供給我的(今作為一個“附錄”編在本書第一篇之末),我要在此向他表示我的謝意。我特別高興地把這些觀察提供出來,因為在最近幾年之內,歐洲大陸上出現(xiàn)了關于這題目的好幾本專題論著,它們的重要性,被某些通俗作家過分地夸大了,理應加以糾正。我不妨利用這個機會說明一點,外間對我的批評時常假定,我把身體結構與心理能力的一切變化全都歸因于自然選擇對時常被稱為自發(fā)變異(spontaneousvariation)的那一類變異所起的作用,這是不對的。因為,早在《物種起源》一書的第一版里,我已經清清楚楚地說到,無論是身體方面的變化,或心理方面的變化,我們都必須把很大的分量歸之于用進廢退的遺傳影響。我也曾把一部分數(shù)量的變化的原因歸之于生活條件的改變所產生的直接而長期持續(xù)的作用。我也曾說到,我們還必須留一些余地給間或發(fā)生的結構上的返祖遺傳。我們也不能忘記我稱之為“相關”的生長(“correlated”growth)這一現(xiàn)象,那就是說,由于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在組織上有著我們現(xiàn)在還理解不到的某種方式的聯(lián)系,只要一個部分發(fā)生變異,其它某些部分也牽連著發(fā)生變異;而如果一個部分所發(fā)生的變異通過選擇而得到積累,其它部分也就會隨而經歷一些變化。再者,有若干批評我的意見說,當我發(fā)現(xiàn)人身上許多結構方面的細節(jié)無法用自然選擇作出解釋的時候,我就發(fā)明了性選擇(sexualselection)。不過,我認為,我在《物種起源》的第一版里,已經對性選擇的原理作出了相當清楚的一個素描,并且我也曾在那里說到,這原理也未嘗不適用于人。性選擇這一題目之所以到本書第二版才得到充分的處理,占有足夠的篇幅,那只是因為到此我才取得機會罷了。有許多對性選擇的批評是表示了相當程度的同意或同情的,它們和自然選擇在初期里所受到的批評頗為相象,這一相象之點曾經很引起我的注意。例如,有人說,這一原理要說明某些少數(shù)幾個瑣碎的事實是可以的,但肯定不能象我那樣地拿來漫無邊際地加以應用。盡管如此,我對性選擇的力量的信念至今一直沒有動搖。但我也承認,我作的許多結論中,今后將發(fā)現(xiàn)有若干點大概會是,乃至幾乎可以肯定會是錯了的。一個題目第一次有人承當下來,加以處理,這樣的前途也是難以避免的了。我相信,等到自然學家對性選擇的觀念變得熟悉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在比現(xiàn)在大得多的程度上接受它的。即使在今天,好幾位有能力的、善于作出判斷的學者也已經充分同意地把它接受下來了。于肯特、柏根漢、草坪,187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