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法學社會中,最高法院無疑位居司法金字塔的頂端,本書作者以最高法院為研究視域,以法官制度、審判規(guī)則、權力行使、內外關系等重要問題為切入點,通過比較,歷史、這辛等分析方法,向讀者展示了中外最高法院的全景圖以及中國最高法院改革的遠景圖。本書前言在現代法治社會中,最高法院無疑位居司法金字塔的頂端,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一舉一動無不牽連著眾多關注的眼光?;诖艘粏栴}的重要性,大約在兩年前,我們確定了最高法院比較研究這一課題,并在此后展開了研究,最終寫成了這部作品。然而,在確定具體的研究對象時,究竟哪些才是具有研究價值的真問題,曾經讓我斟酌再三,早已擬定的大綱也在我的不斷猶豫中凡易其稿。近些年在國外作訪問學者的經歷,使我深刻體認到,對法律制度的研究,應當持守一種"近距離"的立場,選取那些足以反射該國法制特色的制度設十七進行縱深的展開研究,才能真正把握研究對象。因此,考慮良久,“美國聯(lián)邦首席大法官”、“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法官助理”、“日本最高法院事務總局”、“中國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中國最高法院院長”、“中國最高法院出版物”……一個個對象進入了我的視野。最后,我決定從本書的角度來展開對最高法院的研究。毫無疑義,思考與寫作的過程既是快樂的也是痛苦的。因為在此過程中,課題組的所有成員都付出了不小的努力,而作為課題主持人的本人,亦深感其中的酸甜苦辣。這一方面是由于這一課題的有關研究特別是系統(tǒng)研究的缺乏,使作者在寫作時深感把握研究對象的困難;另一方面,這一課題不僅關涉到憲法學、司法制度、訴訟法學等學科,也涉及政治學、社會學等其他學科,從而使得作者在展開研究時壓力重重。所以,當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包括課題主持人對本書中幾乎每篇文章的基本構思、主要觀點、語言文字等反復多次進行大幅度修改并最終定稿時,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但仍戰(zhàn)戰(zhàn)兢兢于這部作品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