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地方史志臺灣通史

臺灣通史

臺灣通史

定 價:¥68.00

作 者: 連橫著
出版社: 廣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臺灣省

ISBN: 9787219053973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3cm)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連橫的《臺灣通史》仿照司馬遷《史記》的體例,敘述了從隋大業(yè)元年(605年)到清光緒21年(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臺灣,橫跨1290年的歷史時空,將包羅萬象之內(nèi)容納入88篇之中。全書既體現(xiàn)了臺灣與祖國大陸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典儀、文化、宗教等方面一脈相傳的歷史淵源,又突出了臺灣地區(qū)的地方特色。其突出的特點,一是典據(jù)精深,記述詳明,因立足奠基臺灣史,故史料編撰寧詳勿略,寧取無棄。無論是舊籍疏略之島內(nèi)撫墾拓殖的情況、故紙未載之相逼而來的外交兵禍,還是島內(nèi)動植礦物等天然資源的種類及分布情況、稻米糖茶等諸種作物乃至食用方法,或據(jù)資料詳細系統(tǒng)地載錄下來,或依耳聞目睹據(jù)實列述,內(nèi)容扎實,使《臺灣通史》成為文獻大宗。二是較以往修史注重兵、刑、禮、樂者,凸顯“民貴”史觀,對島內(nèi)民生之豐嗇、民德之隆污,特別是攸關國民生計之官方奏疏一律詳細載錄,以供后人借鑒。三是對以往史書以“島夷??堋币曋还P代過之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以及其后率領大陸同胞遷臺拓臺的事跡給予重新矯正定位;對臺灣人民介乎以卵擊石、艱貞抵御日侮的歷史詳情,更是重筆彩墨,致意再三。四是全書既體現(xiàn)了臺灣與祖國大陸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典儀、文化、宗教等方面一脈相傳的歷史淵源,又突出了臺灣的地方特色,安排有序,相得益彰?!杜_灣通史》一書是由連橫歷經(jīng)十多年努力在一九一八年寫竣,記錄隋朝大業(yè)年間至清光緒二十一年止,臺灣一千二百九十年來的歷史發(fā)展過程。連橫是臺灣臺南市人。《臺灣通史》內(nèi)容分為三冊,分別在一九二○年出版第一冊,二一年出版中、下兩冊,為記錄臺灣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著作。《臺灣通史》浸透著連橫對家鄉(xiāng)臺灣的深厚感情,凝聚著連橫維系中華民族精神于不墜的樸素思想,也承載著連橫一介史家強烈的使命感。回顧連橫先生滿腔熱血為民族精神之傳承而奮斗的一生,瞻仰兩岸人民為祖國統(tǒng)一之祈盼而獻身的歷史,比照今日兩岸同胞仍多阻隔的現(xiàn)實,重讀此書,對其中意涵更是感懷至深。這部歷史著作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是連橫在書中特別推崇民族英雄鄭成功,他認為臺灣的立基與發(fā)展始于鄭成功時代。《臺灣通史》的“卷一”是“開辟紀”,主要記述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聯(lián)系,特別是隋朝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以后大陸和臺灣的聯(lián)系。但是,該書認為臺灣的“立基”始于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在臺灣建立政權,表現(xiàn)了連橫對民族英雄鄭成功及其事業(yè)的崇敬和贊許。其次是《臺灣通史》闡述了臺灣文化和大陸文化的同一性。連橫從臺灣職官制度、典禮、教育、刑法設立與演變以及文學等各個方面敘述了臺灣和大陸在文化上的同一性。認為臺灣原為“荒服之地”,至延平(鄭成功)至,在職官、典禮、刑法上仿照明朝制度推行之。關于教育,連橫說:“臺灣為海上荒島,靡有先王之制也。……延平(鄭成功)克臺,制度初建,休兵息民,學校之設,猶末遑也;永歷十九年八月,嗣王經(jīng)以陳永華為勇衛(wèi)。永華既治國,歲又大熟,請建圣廟,立學校。……清人得臺之后,康熙二十二年,知府蔣毓英始設社學二所于東安坊以教童蒙,亦曰義塾。其后各縣增設?!滴醵迥辏=偠酵跣旅?、巡撫張仲舉奏準,臺灣歲進文武童各二十名,科進文童二十名,凜膳生二十名,增廣生如之?!薄杜_灣通史》浸透著作者對家鄉(xiāng)臺灣的深厚感情,凝聚著作者維系中華民族精神于不墜的樸素思想,也承載著連橫一介史家強烈的使命感。此書雖然為史,但文辭樸實壯美,讀之或如涓涓漫流,或如駭浪凜然,流連其中,給人很高的審美享受。

作者簡介

  連橫(1878-1936),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連橫的先祖興位公是福建龍溪人,因年少時家遭不幸,于是遠離家鄉(xiāng),渡海到臺灣,定居在當時鄭成功控制下的臺南,到連橫出世時已是第七代人。出身于書香世家,連橫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次,連橫的父親將購到的一部《臺灣府志》送給他,并告訴說:“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歷史?!笨梢哉f,連橫有志于撰修《臺灣通史》實源于此。 由于痛恨清政府的喪權辱國、腐敗墮落,連橫于甲午戰(zhàn)爭后攜眷返回大陸,在廈門創(chuàng)辦《福州日日新報》,鼓吹排清。但由于清政府嫉恨連橫的言論,報紙遂遭封禁。連橫不得已又攜眷返回臺灣,重主《臺南新報》漢文部。三年后移居臺中,主《臺灣新聞》漢文部,并與林癡仙、賴悔之、林幼春一起創(chuàng)辦櫟社,以道德文章相切蒯,《臺灣通史》的撰寫也是從這時候開始。 1911年秋,連橫大病初愈,遠游大陸,沿長江西溯至武漢,然后又北渡黃河到達北京。當時趙爾巽主持清史館工作,聘連橫入館共事,正因為此,連橫得以盡覽館中所藏有關臺灣建省檔案,而將其全部收入正在編撰的《臺灣通史》中。1914年倦游而歸臺,即開始潛心著述《臺灣通史》,五年后,完成《臺灣通史》的修撰工作。章太炎先生在讀后認為是民族精神之所附,此書為必傳之作。 1933年,連橫決意回大陸定居,居住在上海,以遂其終老祖國之志。1936年春,連橫因患肝病在上海去世,享年59歲。彌留之際,仍告誡其子震東:“今寇焰迫人,中日終必一戰(zhàn),光復臺灣即其時也。汝其勉之!”其子連震東后為著名政治家,其孫連戰(zhàn)更為國民黨主席,外孫女林文月為臺灣著名作家、教授。連橫一生著述甚豐,除了《臺灣通史》外,還著有《大陸詩草》、《大陸游記》、《臺灣詩乘》、《臺灣語典》、《雅言》、《劍花室詩集》、《雅堂文集》、《臺灣稗乘》、《臺灣詩薈》等;在寫作《臺灣通史》的過程中,他還將30余種極其珍貴的史料編輯成《臺灣叢刊》,對其后的臺灣史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圖書目錄

凡例
卷一  開辟紀
卷二  建國紀
卷三  經(jīng)營經(jīng)
卷四  獨立紀
卷五  疆域志
      臺南府
      臺北府
      臺灣府
      臺東直隸州
卷六  職官志
卷七  戶役志
卷八  田賦志
      官莊
      隆恩
      抄封
      番租
      屯租
      隘租
卷九  度支志
卷十  典禮志
      慶賀
      接詔
      迎春
      耤田
      祭社
      釋菜
      ……
卷十一  教育志
卷十二  邢法志
卷十三  軍備志
卷十四  外交志
卷十五  撫墾志
卷十六  城池志
卷十七  關征志
卷十八  榷賣志
…………
后序
連雅堂先生家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