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控中國先進分子救亡圖存和進行思想文化啟蒙的重要旗幟。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智慧分子胸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宏愿,積極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努力進行科學思想的啟蒙,呼吁創(chuàng)建中國的科學事業(yè),從而導致了中國近代科學思潮的形成、發(fā)展、勃興與激蕩。近代科學思潮是愛國主義的進步思潮,是反封建、倡導主的啟蒙思潮,它不但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的建立和發(fā)展打下了重要基礎,而且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學術等廣泛領域由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當然,它也是一種存在的嚴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比如沒有處理好發(fā)動革命與提倡科學的關系,沒有將科學普及到民眾中去,以及帶有濃厚的科學主義色彩等等,這些都帶來了相當消極的影響。今天,全面系統(tǒng)地考察這一思潮,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應當繼承近代思想家對科學巨大的功能及價值的認識,努力推進科教興國事業(yè);同時應當堅持不懈地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尤其是,要堅持科學與民主相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tǒng)一的原則,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協(xié)調發(fā)展,努力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內容提要導論第一章 近代前期的科學傳播與科學思潮的萌發(fā) 一、近代初期的科學傳播與“師夷長技”思潮(一)近代初期的科學傳播(二)近代初期的“師夷長技”思潮 二、洋務運動時期的科學傳播與提倡格致之學思潮(一)洋務運動時期的科學傳播(二)提倡格致之學思潮 三、源流之辯與體用之爭(一)西學中原說(二)中體西用論第二章 戊戌時期的科學啟蒙與科學思潮的形成 一、戊戌時期科學思潮形成的條件和標志(一)科學思潮形成的體制外背景(二)科學思潮形成的體制內條件(三)科學思潮形成的主要標志 二、維新派的科學啟蒙思想(一)科學知識的傳播(二)科學方法的引介(三)近代科學觀的啟蒙 三、維新派的科學救國思想(一)康有為的“物質救國論”(二)嚴復的“西學救亡”觀(三)梁啟超、譚嗣同的科學救國思想 四、提升與?;何煨缈茖W思潮的特點第三章 辛亥革命時期科學思潮的持續(xù)發(fā)展 一、辛亥革命時期科學加劇潮持續(xù)發(fā)展的背景和表現(xiàn)(一)新教育的發(fā)展與新知識分子的出現(xiàn)(二)科學團體和科研機構的廣泛建立(三)以傳播科學為己任的各類報刊的大量創(chuàng)辦 二、辛亥革命時期科學思潮的基本內容(一)揭橥“科學救國”旗幟,宣傳科學的巨大功能(二)提倡科學教育,主張推廣實用技藝(三)傳播科學理性,反對宗教迷信和愚昧(四)以科學公理推導革命,主張革命全憑公理第四章 五四時期科學思潮的勃興與激蕩(上) 一、五四時期科學思潮高漲的條件與表現(xiàn)(一)科學思潮高漲的歷史條件(二)科學思潮高漲的具體表現(xiàn) 二、《新青年》派人文思想家的科學宣傳(一)科學與民主:人文思想家的啟蒙旗幟……第五章 五四時期科學思潮的勃興與激蕩(下)第六章 多維視野下的評價與反思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