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隋唐婚姻形態(tài)研究》共分九個部分,以門閥士族婚姻為重點,通過嚴謹、扎實的史料搜求和解讀,對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婚姻形態(tài)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察,得出了許多令人信服的結論廓清了不少一直難求正解的問題。例如關于門第婚姻的形成,以往史家多認為起于曹魏時期的九品官人法,實際上應在東晉門第政治高度發(fā)展時期。關于東晉楊佺期婚宦失類的材料,長期以來史家都是用為門第婚姻的力證,其實這只能證明民族婚姻而不能證明門第婚姻問題。又如失于士庶通婚,史家多以為始于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璋之子,而本書則經過辨析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早在劉宋時期,士庶之間就已開始通婚,且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類似于這樣的新見解、新觀點,在書中屢屢可見。此外,該書還從婚姻關系比較詳細地考察了魏晉隋唐時期婦女在社會變動中的家庭社會地位和作用。這一切都顯示了李金河博士勇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的治學態(tài)度。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