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軍事氣象學

軍事氣象學

軍事氣象學

定 價:¥28.00

作 者: 張軍等編著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軍事理論

ISBN: 9787502939823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 218 字數:  

內容簡介

  《軍事氣象學》系統(tǒng)地論述了大氣環(huán)境對作戰(zhàn)人員、武器裝備和作戰(zhàn)行動的影響,以及軍事氣象保障的基本內容,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軍事氣象學專著。內容包括軍用模式大氣、大氣環(huán)境對作戰(zhàn)人員的影響、大氣環(huán)境對電磁波傳播以及光學偵察的影響、外彈道氣象、化學防護氣象、軍事氣象災害、軍事氣象保障的基本任務以及組織實施的方法。《軍事氣象學》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yè)師生以及從事氣象、作戰(zhàn)保障等專業(yè)的科技人員閱讀,也可供軍事部門各級指揮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軍事氣象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軍事氣象學研究的對象和基本內容
1.1.1 軍事氣象學研究的廣泛性
1.1.2 軍事氣象學研究的復雜性
1.1.3 軍事氣象學研究的系統(tǒng)性
1.2 軍事氣象學研究的基本特點
1.2.1 研究內容與軍事需求相適應
1.2.2 研究的范疇與軍事理論、技術與裝備的發(fā)展相適應
1.2.3 理論、試驗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1.3 軍事氣象學與鄰近學科的關系
1.3.1 軍事氣象學與軍事學的關系
1.3.2 軍事氣象學與大氣科學的關系
1.3.3 軍事氣象學與戰(zhàn)場環(huán)境及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二章 軍用模式大氣
2.1 標準大氣
2.1.1 標準大氣的基本特征
2.1.2 基本原理
2.1.3 計算公式
2.1.4 標準大氣表
2.1.5 實際大氣與標準大氣的偏差
2.2 參考大氣
2.2.1 基本假定
2.2.2 基本原理
2.2.3 80km以下的參考大氣模式
2.2.4 參考大氣與標準大氣的偏差
2.3 大氣風場模型
2.3.1 行星邊界中的風場模型
2.3.2 自由大氣中的風場模型
2.3.3 高層大氣的風場
2.4 大氣電場模型
2.4.1 大氣電場強度
2.4.2 全球大氣電場
2.4.3 晴天大氣電場
第三章 大氣環(huán)境對軍事人員的影響
3.1 人體熱平衡
3.1.1 人體熱調節(jié)
3.1.2 人體產熱與散熱
3.1.3 人體熱平衡方程
3.2 人類生物氣象學指數
3.2.1 體感指數
3.2.2 風寒指數
3.2.3 濕熱指數
3.3 特殊氣候條件對人體的影響
3.3.1 寒冷氣候對人員著裝的影響
3.3.2 酷熱氣候對人員中暑和失水的影響
3.3.3 高山、高原氣候環(huán)境與高原病
第四章 大氣環(huán)境對電磁波傳播的影響
4.1 地球大氣與電磁波傳播
4.1.1 大氣分層
4.1.2 電磁波的傳播方式
4.1.3 大氣環(huán)境對微波的衰減
4.1.4 電離層對短波通信的影響
4.2 大氣折射
4.2.1 大氣折射指數
4.2.2 大氣折射類型
4.2.3 中性層大氣折射指數垂直分布模式
4.2.4 大氣折射對無線電測量的影響
4.3 大氣波導
4.3.1 大氣波導傳播及形成條件
4.3.2 大氣波導分類
4.3.3 大氣波導的形成條件
4.3.4 海上大氣波導的戰(zhàn)術應用
第五章 大氣環(huán)境對光學偵察的影響
5.1 大氣環(huán)境對可見光偵察的影響
5.1.1 可見光偵察的基本原理
5.1.2 可見光消光系數
5.1.3 氣幕亮度
5.1.4 可見光水平探測概率
5.2 大氣環(huán)境對紅外偵察的影響
5.2.1 目標和背景的紅外輻射
5.2.2 大氣衰減
5.2.3 目標、背景的紅外探測特征
5.2.4 目標與背景熱交叉時刻
5.3 大氣環(huán)境對激光偵察的影響
5.3.1 激光在偵察上的應用
5.3.2 大氣衰減
5.3.3 大氣湍流效應
第六章 外彈道氣象
6.1 發(fā)射飛行器
6.1.1 炮彈和迫擊炮彈的飛行特性和彈道形狀
6.1.2 無控火箭彈的飛行特性和彈道形狀
6.1.3 導彈的飛行特性和彈道形狀
6.2 發(fā)射飛行器在靜穩(wěn)大氣中的運動
6.2.1 作用在飛行中發(fā)射飛行器上的力
6.2.2 彈丸質點運動矢量方程
6.2.3 大氣參數偏差量引起的彈道諸元修正量
6.3 發(fā)射飛行器在大氣風場中的運動
6.3.1 風場的分解
6.3.2 主動段上的火箭彈在大氣風場中的運動
6.3.3 炮彈和在被動段上飛行的火箭彈在大氣風場中的運動
6.4 再入段導彈的運動
6.4.1 再入段的導彈運動
6.4.2 風對再入體運動的影響
6.4.3 密度對再入體運動的影響
第七章 化學防護氣象
7.1 化學武器
7.1.1 化學毒劑
7.1.2 化學武器
7.2 毒劑云團的擴散方程
7.2.1 湍流擴散的梯度一輸送理論
7.2.2 湍流擴散的統(tǒng)計理論
7.2.3 高斯擴散模式的基本公式
7.2.4 有界連續(xù)源濃度公式
7.2.5 特殊氣象條件下的高斯擴散公式
7.3 氣象條件對化學武器殺傷破壞作用的影響
7.3.1 氣象條件對地面染毒形成的影響
7.3.2 氣象條件對地面染毒持久度的影響
7.3.3 氣象條件對初生毒劑云團危害方向和傳播擴散的影響
7.3.4 氣象條件對再生毒劑云團傳播擴散的影響
7.3.5 復雜地形上毒劑云團的傳播、擴散和地面染毒持久度特點
7.3.6 氣象條件對化學事故引起大氣污染的影響
第八章 軍事氣象災害
8.1 低空風切變
8.1.1 低空風切變及其強度
8.1.2 低空風切變的形成
8.1.3 低空風切變的判斷
8.1.4 低空風切變對航空活動的危害
8.2 下?lián)舯┝?br />8.2.1 下?lián)舯┝鞯幕咎卣?br />8.2.2 下?lián)舯┝鞯男纬蓹C制
8.2.3 下?lián)舯┝鲗︼w機起飛和著陸的影響
8.3 誘發(fā)閃電
8.3.1 云中大氣電場
8.3.2 雷擊
8.3.3 誘發(fā)閃電
第九章 軍事氣象保障概論
9.1 近代軍事氣象保障的發(fā)展歷史
9.1.1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軍事氣象水文保障
9.1.2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軍事氣象水文保障
9.1.3 戰(zhàn)后40年的軍事氣象水文保障發(fā)展
9.1.4 高技術戰(zhàn)爭與軍事氣象保障
9.2 軍事氣象保障的基本任務
9.2.1 軍事氣象情報
9.2.2 氣象措施
9.2.3 人工影響局部天氣
9.3 軍事氣象保障的分類
9.3.1 按層次范圍分類
9.3.2 按軍兵種分類
9.3.3 按任務性質分類
9.3.4 按遂行場所分類
第十章 軍事氣象保障的組織實施
10.1 軍事氣象保障體制
10.1.1 軍事氣象保障組織體制
10.1.2 軍事氣象保障業(yè)務技術體制
10.2 軍事氣象保障的基本原則
10.2.1 統(tǒng)一組織,分工負責
10.2.2 全面保障,突出重點
10.2.3 周密準備,嚴密實施
10.2.4 積極主動,注重質量
10.3 軍事氣象保障的組織實施過程
10.3.1 準備階段
10.3.2 實施階段
10.3.3 總結階段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